生而不养,养而不教

生活里总有些小孩是这样的,从小到大缺少家庭的关爱与教育,当然有些可能是原生家庭导致、有可能老一辈父母不懂如何去教导。

很多时候看了无数新闻,总有小孩住在贫困山区,吃不饱、穿不暖,打小就与爷爷奶奶生活,甚至也不知外面世界是多么精彩又容易迷失自我。一般年轻的父母都不愿待在家里,守着那几分几亩地,因此导致小孩从小缺乏父母的陪伴关于关怀。

有朋友前年去了桂林旅游,她告诉我说:桂林只适合去一次,山里十八弯,待久有些受不了。很多山,房子都在山顶或半山腰上,有些小孩去上学还得走很远的路程,吃的食材有限,时常山上下小雨,阴冷天,看到的大多数都是老人还有小孩,看着老人与小孩的眼睛,总透出一种可怜的眼神。让人怪心疼。

一年到头除了过年的时候,父母可能会回来一次,甚至有些不会回来。小孩从小缺少的关怀,多少导致有些身心不健康。

还有一种情况是,可能老一辈父母,不懂如何去教育一个小孩,他们的思维里只要给他们饭吃,有衣服穿已经是很好的啦。但往往会缺乏考虑到孩子的心灵,是否平常多跟他们交流,教他们如何认清社会的复杂。

特别是一些农村的父母思想总觉得一定要生男孩才能传宗接代,说句不好听的,如母猪生仔一般。隔壁村有个人生了九个小孩,父母只顾的干农活賺钱,起早贪黑,缺乏对孩子的教育。认知能力强的可能比较懂事,认知能力差走歪路。最差的可能就是走上犯罪的道路。几乎回去没有几次父母能跟他们坐下来闲聊心事,总是不知道在忙什么。时间久了小孩习惯了不善言谈。

有时没爸妈的小孩是最可怜的,但有时有爸妈也可怜。有父母却从未主动打过电话问问你在外过的好不好,工作顺不顺利。等有消息的时候却是传了小孩犯罪、犯错的消息,最后一昧的抱怨责怪与辱骂。

父母应该有些时候去学会如何关爱一个小孩,去了解小孩,估计每个小孩内心不再是孤独的,心中也会装满爱。

最近看了一个电影:讲述了一个男孩,从小丧失父母,寄生在于叔叔家,白天上学,放学回家做家务干活,还得经常挨他叔叔的打骂。为了不让同学知道他是孤儿,编了谎话说是父母出去旅游,没有人给他做饭带便当到学校吃,因此很多同学还算是懂的分享,把自己的午餐分给他吃。但他的老师可没那么好,经常辱骂责怪他不带便当,专吃别人的,后面老师也意识到他的错误就离开了学校。

虽然只是一个电影,但我相信这世界上还是有很多这种情况存在。所以无论是父母或老师,应该多给孩子或学生一个关爱与交流,可能以后小孩心里会有更多的阳光,别只会去责怪或辱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