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视频平台的“花式赚钱”何时休?

音视频平台的“花式赚钱”何时休?

短视频诈骗,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翻看案例就会发现上当受骗的人还真不少。

有的人用视频内容吸引用户加好友,冒充微商骗钱;

有的人在视频平台发布“红包返利”的活动信息,一旦得手就玩消失;

还有的人以“免费领取苹果手机”为借口套取用户信息,索要“快递费”“手续费”“所得税”

……

近两年,网络直播和短视频呈爆发式发展。各类视听网站的兴起,迅速吸引了大量网友参与互动,“日刷抖音三百条,逢事发个小视频”早已成为了很多人平时的习惯。通过拍摄短视频分享在网络上,大家不仅能记录美好生活,也能因此结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然而,骗子们也纷纷将目光也瞄准了短视频平台。

抽中万元红包 要交所得税

刘先生在某网站观看一视频时,看到一抽奖广告,结果一点,果然手气很好,一下就中了1万元。随后,客服让其提供银行卡号用于发放奖金,但领奖前需要缴纳900元税费,税费一缴奖金立马发放。

虽然以前也收到过中奖的短信或电话,但他都觉得是骗局,而这回是在直播间抽奖,实实在在经历了整个抽奖中奖过程,所以他也没多想这其中是否有诈。

沉浸在中奖的兴奋中,便立即往对方指定账户转了900元。然而,对方一收到汇款,就立马拉黑了,说好的1万奖金肯定也是不会转来的。尹先生这才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作案方式:

在短视频、直播等时下火热的App里,骗子以“中奖了”、“免费领XXX”等借口诱导用户加微信或QQ,套取用户信息,索要“快递费”“手续费”“所得税”等进行诈骗。

视频伪装身份 骗钱骗感情

王女士在快手短视频上看到有人拍摄直播殡仪馆工作情况,出于好奇,她添加了拍摄者沈某为好友并聊天。通过聊天,王女士了解到沈某是南京市殡仪馆的副馆长,年薪百万,而且在连云港还开设了一家殡仪公司。不久,两人便确定了恋爱关系。

期间,沈某多次以殡仪公司资金短缺为由,累计向王女士借取资金50余万元。半年时间里,王女士多次讨要借款,可是沈某一次都没有还过。久而久之,两人之间矛盾加深。直至今年6月,王女士再次索要钱款无果,一气之下报了警。

沈某到案后交代,王女士并不是他诈骗的第一个人。通过快手,他还以“高管身份”认识了另一名受害人梁女士,并以帮助其安排高薪工作为由,骗取了梁女士3万余元。

作案方式:

骗子会冒充中年成功男性,添加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女性意图实施诈骗。由公司员工通过公司提供的特定话术剧本与被害人聊天加深感情后,伺机向被害人以资金短缺为由借款。

周女士在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一则招聘广告,里面说紧急招聘短视频抖音的点赞员,而且在家就能做,一天能赚八十到一百五元。

周女士心动了,于是想试一试,她立即加了广告上的工作群并联系里面的管理人员,按照他们的要求,周女士下载了相关的操作软件并且还交了一百多元的会员费。可令她没想到的是,自己成为钻石会员后也没有接到可以赚钱的相关任务,而且还被管理员反复地要求申请新的信用卡。

这下周女士才反应过来,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她追问管理员为什么还要申请信用卡?结果,管理员把她拉黑了。这一下,周女士确信自己是被骗了,于是就向当地的派出所报警了。

作案方式:骗子在短视频等粉丝QQ群、微信群、贴吧等处随机发送招聘“点赞员”的广告,受害人主动添加好友后,作案人会发送一些所谓的入职手续和链接,让受害人交付押金、会员费等形式实施诈骗,或者直接要求受害人进行扫码大额支付进行刷单,待未能按时获取佣金时才发现被骗。

自动续费难取消


“明明计划这个月取消芒果TV的会员,不再进行续费,但到期后平台却自动续费扣款,也没有提前收到通知。”消费者宋女士表示,并表达自己对于视频平台这一操作的不满。


目前会员服务自动续费扣款已经成为视频平台频频遭受消费者质疑的重灾区,不只是芒果TV,腾讯视频等视频平台也均有类似情况发生。且通过消费者的遭遇可以发现,不少消费者均是在最初购买会员时选择了自动续费并在相关平台上签署了免密支付,从而导致了扣款情况的出现。


在宋女士看来,“虽然购买会员之初为了省事勾选了自动续费,但视频平台也应在确认扣款前再通知提示消费者,但平台不仅没有在扣款前事先进行提醒,消费者在发现被扣款后联系客服并想退订服务,也不能完成,钱只能又白白扣除,这存在欺骗消费的嫌疑”。


值得注意的是,还有消费者反映称,自己已事先通过操作解除了免密支付以及自动续费,但会员服务到期时,视频平台仍进行了扣款操作。

音视频平台的“花式赚钱”何时休?

11家音视频平台被约谈

据报道,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根据前期就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等9家视频平台以及2家音频平台的会员消费体验结果,对存在问题的音、视频网站进行约谈并提出了整改意见。

这些音视频网站之所以被约谈,与其“花式赚钱”有莫大关系。

调查发现,除了会员专属广告,在腾讯视频、爱奇艺、芒果TV等网站成为会员后,仍有开屏广告、弹窗广告、页面广告、会员广告、暂停页面广告等;

在优酷,仍有开屏、页面、暂停页面广告;

在搜狐视频,仍有会员广告;在PP视频,仍有开屏和页面广告;

在乐视视频,仍有开屏和暂停页面广告;

在哔哩哔哩,仍有页面广告;

除了搜狐视频和哔哩哔哩,其他7家平台均有开屏广告。

仔细查看会员协议,所谓的“免广告”“跳广告”,仅仅是免或跳过视频开始的片头广告而已,但该描述在开通会员页面并没有明示。

对于这些“花式赚钱”,不少消费者都有切身体会。

如中间插播广告,“约定”了开通会员免广告,但免的只是“片头广告”,不少广告藏于剧中,有些还“快进”不过去。

如自动续费,只想买1个月的VIP,但网站非要替你“自动续费”,想取消的话,操作还挺麻烦。

再如被无数人诟病的超前点播,已经买了VIP,但想多看几集还得掏更多的钱。正如一位网友评价,这VIP买的,权益有限、续费无限,太憋屈,总有一种被“钓上钩”“拉进坑”的感觉。

“花式赚钱”的背后自然是利益驱动。虽然商家赚钱天经地义,但关键还得把账算明白。

上述各种“花式赚钱”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增加收入,但从长远来看,却会损害消费者对这一行业的满意度和信心,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从“11家音视频平台被约谈”这一消息被众多感同身受的网友送上热搜第一名即也可见“民愤”之大。

“会员自动续费”这3大“套路”

1、价格诱惑绑定“自动续费”

俗话说,一分钱就是一分货,很多人看自动续费每月15元,而正常收费却要25元,并且自动续费还能随时取消,往往都被价格诱惑到了,原本并不想开会员的人,都忍不住绑定了“自动扣费”,这对爱奇艺、优酷等视频软件来说,就是一种营销上的“胜利”。

2、页面不设置取消“自动续费”的选项

想要开通会员,开通自动续费,即便你不主动点击,系统也会直接提示你办理,但等到我们想要关闭自动续费时,你想要从页面中,找到取消自动续费的选项时,那简直无异于大海捞针,而一般人短时间找不到,也就懒得去找了,这就减少了会员数量的流失。

3、开通了会员还有VIP

开通了会员,你能够看一些付费的影片了,但想要跳过广告,不好意思,那需要另外收费,但一些用户,就出现了这种心理,反正都花钱买了会员,再省一顿饭钱,开一个VIP也不错。可一旦你有这种想法,也就中了那些视频软件的“圈套”了。

音视频网站想重新赢回消费者的心,必须走规范化发展之路。

其一,监管层面要有所作为。此次浙江省消保委约谈11家音视频网站,要求其在4月17日前提交整改方案及整改进度表,并认真落实,就是在释放明确、积极的监管信号。

其二,商家本身也要自律。音视频网站须明白,竞争已经进入比拼优质内容和服务的“下半场”,那些只会给服务减分的“花式赚钱”当休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