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的大街小巷成“广告墙”,“牛皮癣”何时休?

来源 掌中九江—九江日报

一张张小至豆腐块大小、大至A4、A3纸大小的小广告四处乱贴,被大家称为“牛皮癣”。这“牛皮癣”虽然不是“大病”,却很顽固,容易“复发”,而且难以清理,严重损害市容。在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清理“牛皮癣”成了不少街道社区最头疼的事,因为你这刚清理好了,没过多久,又贴上了新的小广告,让人好不烦恼。

九江的大街小巷成“广告墙”,“牛皮癣”何时休?

“牛皮癣”无孔不入

近日,记者走上街头,对我市“牛皮癣”的“病情”现场直击。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居民楼往往是“牛皮癣”的重灾区。特别是在物业管理缺乏的老旧社区,很多居民楼的楼梯、楼道墙体、外墙体、住宅门、商铺的卷闸门等各类小广告十分醒目,特别有碍观瞻。广告内容多为房屋出租出售、搬家服务、下水道清理,甚至还有办假证刻章、无抵押贷款等非法小广告。

在六角石社区,记者从步行街入口走了一圈,沿途发现张贴的“牛皮癣”无孔不入。一张纸质较新的的广告是沿路贴了十几处,外墙上、电线杆上处处贴满。柴桑小学侧边的大门墙壁上,也是贴满了卖房、“好房出租”等小广告。

“创全国文明城市期间,社区里刚清理了居民楼外墙和楼道里的一些小广告,但没过多长时间又贴上了。这些小广告贴得特别牢固,清理起来非常困难。”社区一位工作人员无奈地告诉记者。

在龙开河社区一居民楼的外墙,因小广告反复的清理和张贴,上面“斗争”的痕迹历历在目。在被粉刷过的墙体下,“补丁”处仍能看到此前被涂写过的痕迹。“乱贴起码还能清理,但是那种用喷漆涂写在墙体上的就真的麻烦,只能部分涮白但是还是能看到痕迹,影响美观。”家住在这栋楼里的一位居民说道。

记者在这些居民楼集中的社区看到,路面都清扫得干净整洁,看得出来为了“三城同创”,是花了不少功夫的,唯独这“牛皮癣”难以根治。为了防止被撕,很多小广告都贴在楼梯甚至天花板上。“以前楼道里的小广告是用胶水贴的,撕起来是挺容易,现在则越来越‘先进’,有些小广告还是用印章的方式或者喷漆盖到墙上,除非将墙皮铲除或重新粉刷,否则根本没办法处理。但往往也是新粉刷好的墙不久又会被贴上了小广告。”六角石社区一位居民说道。

“以疏代堵”效果不明显

针对如此顽固的“牛皮癣”,不少社区也想过用以疏代堵的方式,设置信息公开栏给小广告一个专门的“地”。但实施效果却不容乐观。“有的人贴得规规矩矩的,有的人为了能吸引居民,把小广告贴到公开栏的上方或者外侧。”一位社区主任说道,“更郁闷的是,很多小广告依旧‘我行我素’,他们不仅信息公开栏里贴,楼道、卷闸门等能让更多人看见的地方同样不放过”。

“这些贴广告的为了怕我们撕掉,有的小广告贴得特别高。”月亮湾社区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小广告的清理单靠社区工作人员,是顾不过来的。每次清理小广告,得带上抹布、铲子等工具,先用水将广告打湿,然后用铲子铲,一个小广告贴可能就几秒钟,铲却要数分钟。”

据了解,这些老旧小区,由于是开放式,没有物业管理人员,贴小广告的人可以随意进出楼道,在监管上存在难度。在一居民楼楼道外墙上,密密麻麻盖满了办证小广告。有些小广告被人用涂料覆盖后,后来者仍“前赴后继”,重新在原址填上号码。墙体被涂成了“大花脸”。

“虽说我们经常清理小广告,但清理的速度却远没有张贴的快。你看这面墙昨天我才清理过,现在就又贴上了。”一社区负责人苦笑着告诉记者,“小广告一般是在夜里被人偷偷贴上喷上的,防不胜防。有些小广告粘得特别结实,非常难处理,用水浸透、用铲子铲都很难清理干净。社区里有信息公开栏,他们还是要到处贴。”

从源头上清理“牛皮癣”

针对城市“牛皮癣”之顽疾,相关部门及志愿者也曾多次清理,虽能取得短期效果,但很快“牛皮癣”又重生。如果不能从源头上治理,“牛皮癣”也只能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记者获悉,“牛皮癣”在城区主次干道和重要场所的,由市执法局负责督促专业清理公司进行清理;边街小巷、无物业管理小区等其他区域的,由各辖区政府(管委会)牵头组织街道、社区负责进行清理;单位庭院内的,由各产权单位自主负责全面清理,有物业管理小区内的,由各物业管理公司自主负责进行全面清理。

对张贴“牛皮癣”的行为进行惩罚也有据可依,根据《九江市市容管理条例》,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清洗,可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但是,很难执行到位,因为张贴小广告的人很难抓得到。目前,市执法局针对“牛皮癣”小广告的事已经专门起草了整治方案,现在正在征求意见阶段。

要从源头上治理牛皮癣还需要公安和通信运营商等部门的介入才行。执法部门致电小广告上的号码,要求机主前来接受处罚。如不接受处罚,号码将被汇总给三大运营商,直接停机。同时,对城市“牛皮癣”中标注内容涉嫌违法犯罪,有明确线索的,可分别由相关行政执法机关和公安机关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处理。

(记者 谈思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