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絕美的書香之地,有顏值,更有靈魂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國家圖書館館長周和平先生曾說:“圖書館本身就是一種內涵深厚的文化,這種文化是由過去、現在、未來三者遞進、傳承而發展,由物(館舍)、人(館員 - 讀者)、神(館藏文獻所承載的智慧與精神)三者融和、輝映而拱立。”阿根廷詩人博爾赫斯曾說過:「如果有天堂,那裡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或許在這些地方能夠得到最好的詮釋。

01

莫尼克 • 科裡維圖書館

Monique Corriveau Library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位於加拿大魁北克市的莫尼克 • 科裡維圖書館(Monique Corriveau Library)前身是聖丹妮斯高原教堂(St. Denys-du-Plateau Church),這個充滿活力的造型空間,最初由已故的讓-瑪麗 • 羅伊設計於1964年。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改造前的聖丹妮斯高原教堂

2013年,當建築師丹 • 漢加努和利希 • 卡達斯(Dan Hanganu & Côté Leahy Cardas Architectes)主持改建工程時,出於對原有建築的尊重,幾乎所有的原始結構都被保留了下來。

為了使建築更具流動感,建築師將窗戶上方的實心拱腹用玻璃面板取代——玻璃面板可以讓每根橫樑在視覺上無縫地滑動到外部鋼底座上,形成一種視覺上的連續性。

建築師在兩側加築玻璃擴建部分,與教堂尖塔明亮的白色外表和諧地鏈接在一起。玻璃在白天反射太陽光,晚上則從內向外射出暖黃的燈光,有一種瑩瑩發亮的船帆在冰川間航行的美妙幻覺。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莫尼克·科裡維圖書館設計圖紙

改造後,中堂包含了圖書館的書架和閱讀、工作區,而附加建築則包含了行政辦公室和社區大廳。這種分離式的設計,使得圖書館在閉館期間,仍可以對外開放社區大廳。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02

文學之家

Maison de la littérature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文學之家(Maison de la littérature)位於加拿大魁北克市的老城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一部分。自2017年完成改建後開業,它迅速崛起成為魁北克市內的熱門旅遊目的地。

文學之家的前身威斯利教堂(Wesley Temple),始建於1848年,是魁北克市的第一座新哥特式教堂。最初作為衛理公會社區的禮拜場所,於1931年關閉。1944年,這座建築被加拿大學院(Salle de L’Institut Canadien)所徵用。

在改造中,建築師 Chevalier Morales 在教堂外部造了一座現代感的附屬建築,以提供一個更加透明敞亮的空間入口。採用這一創新策略,主要是為了展示、補充和保護現有建築的遺產價值,也有效避免改變原始構成。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圖書館建築新與舊的融合

改造後 ,幾乎完全白色的圖書館裡充盈著自然光線。通過一道雕塑般精美的白色螺旋樓梯,凸顯了原始教堂的碩大空間感。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除了圖書館空間外,文學之家還擁有音樂廳、咖啡廳、臨時展覽空間、永久展覽空間、常駐作家公寓、創作工作室、放映室、教室以及多媒體工作室。文學之家就在這樣一個生動、溫暖的環境中,為居民、作家和文學專業人士提供著充滿靈感的空間,將文學帶入生活。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03

多米尼加書店

Selexyz Dominicanen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被英國《衛報》譽為「世界上最好的書店」的多米尼加書店(Selexyz Dominicanen),坐落於荷蘭馬斯特裡赫特市。它曾經是一座始建於1294年的多米尼加教堂(天主教派別之一),由梅爾克斯+吉羅德建築事務所(Merkz+Girod Architects)改建。

這項改建曾一舉獲得2007年 Lensvelt de Architect 室內設計獎。評審團這樣評價道:「梅爾克斯+吉羅德建築事務所在一座前多米尼加教堂中創建了當代書店,並保留了獨特的地標性環境。教堂已經通過改建恢復了往日的輝煌。」

建築師們在堂內一側採用黑鋼搭建了一個高聳的三層架構,延伸直至教堂拱頂,用以存放書籍。其中最高的一層可以通過乘坐電梯,或精心安置於書架中的步行階梯到達。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而在另一側的店鋪佈局保持在較低的位置,由此在保持教堂特色的同時,也達到了理想的商用面積。在教堂的後端,顧客可以抬頭欣賞經過精心翻修的14世紀天花板壁畫,或是在位於前唱詩班閣樓處的咖啡廳喝上一杯咖啡。

書店通過一排十字形的閱讀桌向以前的教堂致敬,任何人都可以坐在那裡隨心翻閱放在桌上的雜誌報紙。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04

彼得圖書館 De Petrus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一個個懸空而掛的環形燈飾,讓人不禁聯想到美麗的天使光環。放眼望去,書架、餐桌,不同的功能區都和諧地融入進一個大型的敞開式空間裡。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位於荷蘭菲赫特鎮的彼得圖書館(De Petrus),是一個同時肩負著圖書館、博物館、餐廳、商店等功能的社區活動中心,面積達3,000平方米。它原本是一幢建於1884年的聖彼得教堂(St. Peter's Church),由荷蘭 molenar & Bol & van Dillen 建築師事務所在2018年改建而來。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教堂一樓平面圖

改造工程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一道曲線型的、凌駕於地面的夾層設計:在這個面積為500平方米的樓層中,分佈著數個學習區和會議室。它在給室內增加更多功能空間的同時,也使得整個教堂看上去煥然一新。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教堂室外空間

改造的另一大亮點是,所有書架均被置於一個軌道系統中,可以滑動到教堂的過道里,以便為舉辦各種規模的會議活動提供適宜的空間。這種靈活的空間設計,使圖書館能搖身一變成為大型活動場地。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05

兄弟情誼書店 Waanders In de Broeren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位於荷蘭茲沃爾市的兄弟情誼書店(Waanders In de Broeren),之前是一座15世紀的老教堂(Broerenkerk)。由BK Architecten 建築公司在2013年翻修成一家書店。

從項目的最初設計到整個施工過程,建築師對於教堂的改造理念保持著一種謙遜的姿態:「一切在尊重教堂原址的基礎上進行。因此,新建的三個樓層被放置在教堂側翼方位的柱子之間,至於中央空間之外。這些樓層的建造與教堂本身的建築無關。也就是說,在未來,增加的樓層可以在不拆除老建築的情況下被拆除。」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書店內設有咖啡館,在教堂彩繪玻璃的映襯下顯得十分美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06

模範書局 • 詩空間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我們將目光轉回國內,在北京的文藝聚集地楊梅竹斜街,有一家開在民國教堂裡的獨立書店「模範書局 • 詩空間」,是許多文青的打卡之地。 教堂外,中式的青磚灰瓦與哥特式立面相映成趣;而走進堂內,中式木雕和歐式穹頂完美地契合在一起——這座中西合璧的百年老建築,令人看了心生讚歎。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教堂穹頂

這裡曾經是中華聖公會教堂,由英籍主教史嘉樂在1907年僱傭北京工匠建造,時為華北地區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基督教中心教堂。建國以後,它曾被改建為企業庫房、辦公場所等,一度被閒置。

2014年,姜尋、邢娜夫婦在這座教堂裡創辦了模範書局。在此之前,國內還沒有教堂改建書店的先例。改建工程在恢復老建築原貌的宗旨下進行,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的空間結構。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原來洗禮池的位置,被設計成舉辦活動的舞臺;再往裡走,是供應茶和咖啡的吧檯,吧檯後面的環形書架上擺放著精品書目。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模範書局 • 詩空間主要經營古典文史、詩歌、藝術類書籍和作家簽名書。此外,讀者可以在書店裡欣賞到姜尋先生的古雕版藏品,還有全套的雕版印刷機器可供體驗。店內左側設有文創產品區,右側則陳列著古代活字印刷術的裝置——活字為「模」,盛器為「範」,這便是書局名字的由來。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全球六個滋養靈魂的教堂書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