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療體系暴露3大問題

醫院病床不足、人工呼吸器不夠、前線醫療人員缺乏必要防護設備、部分民眾無法負擔高額醫療費用,這些新冠病毒暴露出的美國醫療體系問題,讓這個所謂世界第一強權在疫情面前,脆弱得不堪一擊。

自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俗稱新冠病毒)一月底入侵美國領土以來,已超過20萬人感染,為全球之冠,並造成近4400人喪生,迫使美國社會、經濟活動幾乎陷入停擺狀態。美國雖堪稱擁有全球數一數二先進醫療技術,在這場疫情中,美國無疑是民眾最不願被感染到新冠病毒的地方,而這與其千瘡百孔的醫療體系脫不了關係。

首先,相較其他疫情重災區,美國擁有較低的醫師、病床與人口比率。

美國每1000人口中,只有2.6名醫師,低於意大利的4名和西班牙的3.9名,而意大利和西班牙屬於歐洲比較差的水平了;雖然美國總體醫院員工高於大部分可類比國家,但近半人力資源,沒有投入到臨床醫務人員。

此外,在病床與人口比率方面,美國每1000人只有2.8張病床,這數字雖與加拿大、英國相近,但低於意大利的3.2張與還拿過的12張;不過,有數據顯示,美國加護病床與人口比,高於許多可類比國家。

這意味著,美國醫療體系先天承載力就較低,一旦碰上新冠病毒這樣的大流行疾病,大量湧入的病人,很容易造成醫院負荷滿載,導致部分患者無法接受治療。加上疫情剛好碰上美國流感季節,醫療院所原本就得容納大量呼吸道症狀病人,疫情在此時爆發,更讓情況雪上加霜。

美國醫療體系暴露3大問題

▲疫情侵襲美國,拉斯維加斯街友棲身露天停車場

根據美國疾病中心(CDC)估計,自去年10月1日至今年3月21日,約有1800萬至2600萬民眾因流感就醫,其中住院人數為40萬至73萬人,醫療院所負擔可想而知。


醫療用品不足

不過,美國面臨的更大問題,則是醫療設備、器材的嚴重不足。在疫情爆發前,全球口罩約一半來自中國,疫情發生後,中國國內口罩需求大增,世界多國也紛紛囤積必要醫療用品;加上美國事前並未針對大流行疾病作準備,國內很快就面臨設備器材缺乏的問題。

由於疫情持續惡化可能導致病人過多、醫療資源不足問題,美國CDC近期發佈“優化口罩供應策略”指導原則,指示醫療人員重複使用口罩,或以頭巾、圍巾做成的自制口罩取代。

醫療口罩及個人防護設備的不足,不只讓美國前線醫療人員暴露在感染風險中,如果越來越多醫生、護士因為染病倒下,無疑會進一步削弱美國醫療體系對抗新冠病毒的能量,讓疫情更難以控制。

美國醫療體系暴露3大問題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重創美國,紐約州是重災區


醫療費用高昂

美國醫療體系另一個結構性問題,則是高昂的醫療費用

預估在沒有出現併發症的情況下,治療新冠病毒須花費9700美元左右(約人民幣6萬多);如果出現嚴重併發症,治療費用則恐高達2萬美元,摺合14萬元人民幣。

這個金額對沒有醫療保險的美國民眾來說,著實難以負擔,因此就算疑似感染,也可能因為擔心付不出錢,選擇不接受篩檢治療或拖到情況嚴重才就醫。這種情況不只可能讓一般民眾感染風險提高,也會增加新冠病毒重症病患人數,令醫院負擔更沉重。

2018年美國高達2750萬人沒有醫療保險,為總人口的8.5%。在新冠病毒疫情下,美國多數店家關門歇業,3月21日前已有超過300萬民眾失業;由於多數人是透過僱主投保,這代表未來失去醫療保險、無法負擔醫療費用的人數,只會更多。

雖然美國政府近期推出諸多措施,希望力挽局勢,部分醫療院所也選擇自力更生,向民間募集口罩及防護設備,但隨著美國確診數持續遽增,目前情況恐怕只會惡化,不會改善。

而對多數美國民眾而言,這場來得又快又急的疫情,如同一條既沒有路標也看不到盡頭的路,沒有人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

附:長期堅持原創不易,如果文章引起大家共鳴,請大家點贊轉發,支持我繼續創作,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