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音和饮食有关?权威研究发现,饮食习惯会影响发音

一项新研究发现,你吃什么东西可能会影响你所使用的语言如何发音。

研究人员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吃蚕豆这样较柔软食物的人们更容易发出“蚕豆”(fava beans,有唇齿音)之类的单词。

在人类今天所说的大约7,000至8,000种语言中,有2,000多种声音存在,从无处不在的基础元音a和i到非洲南部鲜为人知的罕见辅音。

一直以来,科学家都以来这种声音范围是受人类生物学限定的,至少从30万年前人类物种出现之后是这样的。

然而1985年,语言学家查尔斯·霍凯特(Charles Hockett)指出,在狩猎采集者的母语中,唇齿音——由下唇和上齿发出的声音,包括“f”和“v”——几乎完全不存在。

他认为,食用较难咀嚼食物的人们更喜欢用牙齿边缘碰触牙齿边缘,因而拥有这种牙齿的人会很难发出唇齿音——这种目前全世界近一半的语言中都有的声音。


口音和饮食有关?权威研究发现,饮食习惯会影响发音


就像今天大多数孩子的情况一样,我们祖先的上牙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分别向下和向外突出,盖过下牙。

古人类学的证据表明,在过去,坚硬食物带来的磨损和撕裂可能会导致深覆盖、深覆合,并在青春期后逐渐消失,最终导致牙齿边缘对边缘的磨损。

然而,现在的深覆盖、深覆合则一直会持续到成年,因为烹饪、碾磨等习惯的兴起使更柔软的饮食出现了。

为了进一步探究霍凯特的想法,研究者们开发了人体头骨、牙齿和下颚的计算机模型,包括深覆盖、深覆合和牙齿边缘磨损的情况。

接下来,他们分析了发出某些唇齿音,需要作出什么努力。

口音和饮食有关?权威研究发现,饮食习惯会影响发音

他们认为霍凯特的想法“很离奇,感觉不太可能,但最终很吸引人,所以我们开始测试是否能找到这样的联系,”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研究报告的共同作者达米安·布拉西说。

科学家发现,与牙边缘损伤相比,深覆盖和深覆合发出唇齿音可以省去29%的肌肉力量。

此外,深覆盖和深覆合也更容易不小心发错双唇音(如“m”、“w”或“p”),而双唇音是将嘴唇放在一起产生的,就像唇齿音一样。

“这显示了一个文化行为的转变——如粮食的生产方式——可以对生物学和语言行为产生戏剧性和深远的影响。“进化形态学家Noreen von Cramon-Taubadel评论道,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狩猎文明语言中的唇齿音只有农业文明语言中的27%。

此外,当他们专注于印欧语系时,他们发现唇齿音的使用频率随着农业的发展稳步增长。

他们估计,大约在6000至8000年前,印欧语言中的唇齿音只占3%左右,但如今却占据常用语言的76%。

口音和饮食有关?权威研究发现,饮食习惯会影响发音

布拉西说:“人们通常认为,我们今天在语言中看到的结构与组成与一万年前相同。”

“现在我们有一个非常强有力的理由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有一些全球性的、非常频繁的语言现象是最近才出现的。”

尽管研究人员认为,深覆盖、深覆合够让人更容易发出唇齿音,但“这并不意味着唇齿音会出现在所有语言中。”苏黎世大学(University of Zurich)这项研究的联合首席作者史蒂芬·莫兰(Steven Moran)说。

“这确实意味着产生唇齿音的可能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略微增加,这意味着一些语言可能会获得它们,但不是所有的语言都会。”

莫兰说,未来,“我们有兴趣将我们的新方法应用到其他语音上,而不仅仅是唇齿音。”

“近一半已知的语音都是某种语言特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