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要分不同情况,分别判断。

借用张文宏教授的一句话,无症状感染者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是孤立存在的就不存在传染性),所有无症状病人一定是与有症状感染者同时存在的。如果未来2~4周内无明显(确诊病例)新增,大家就不要再讨论了这个问题了。

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要分不同情况,分别判断。

无症状感染者分两类:一类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人,只是还在潜伏期,没有症状,需要把他们甄别出来纳入确诊病例管理;另一类没有任何症状,没有任何影像改变,是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他们不是病人,只是核酸检测阳性。

最近《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住院患者病毒学评估》的论文,德国科学家克里斯钦·特劳森团队的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症状出现8天后便不再分离活病毒,说明患者带活病毒时间不长。“没有打喷嚏、咳嗽等症状,带病毒的飞沫在呼吸道内排不出来,引起传播的机会就相对少一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魏晟说:“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要分不同情况来看,如果是在武汉隔离了这么多天后才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很低。如果是从国外正在流行的地区返回人群中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是很高的”。

魏晟说,武汉居民大多居家隔离了70多天,又无症状,有“绿码”的人传染性很小。“近日武汉出去了很多人,查出来的无症状感染者极少”。 据专家们介绍,湖北武汉排查出的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有几种来源:一是从确诊患者密接人员中排查出来;二是从到医院就诊的普通病患中筛查出来;三是部分企业复工复产前组织排查出来;四是部分离汉人员筛查出来。

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是无症状感染者最主要的来源,没有接触过新冠肺炎病人的人,一般不会被传染。专家普遍认为,没有症状和可疑接触史的普通人,没必要去做核酸排查。对普通人群的大规模筛查既不可行,也无必要。在无法辨别周围有没有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下,更重要的是做好个人防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增加营养、休息好,提高自身免疫力。

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主任李群表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应当于两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县区级的疾控中心接到无症状感染者的报告后,要在24小时内完成无症状感染者的个案调查。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都是采取与确诊病例同样的严格措施,无症状感染者发现以后的管理、隔离、医学观察,都是非常严格的。”李群说,“无症状感染者要集中医学观察14天,一旦出现症状就转去定点医院进行治疗,如果能够确诊要及时订正为确诊病例。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解除集中医学观察后,还要进行两周的健康随访,同时在第二周和第四周要去定点医院进行复查,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也要集中医学观察14天”。

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要分不同情况,分别判断。

谈及无症状感染者的问题,张文宏教授表示,有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如果武汉有很多无症状感染者,同时就一定会存在很多有症状感染者。上海目前没有确诊病例,所以我倒推上海没有无症状感染者。同样,只要看到武汉没有新发确诊病例,我就认为这是安全的,因此不需要、也不可能给每个武汉人做核酸检测来筛查无症状感染者,有些建议要考虑操作的可行性。

张文宏教授说,如果有症状感染者没有大幅度增加,无症状感染者就没有必要造成恐慌。张文宏教授是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看新冠疫情的,意思就是这个意思。

对于无症状感染者,他表示,“我觉得再过两到四个星期,如果在武汉重启以后没有产生有症状的人,没有产生更多疫情,就可以不讨论无症状感染者这个问题了。”

此前,张文宏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武汉也许会成为中国最安全的城市,城中的许多人可能已经具有免疫力。对此,张文宏在采访中回应,“我从来没有说武汉已经群体免疫了!”武汉整个抗体水平比全国其他地方都要高,这在科学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有多高,是否达到群体免疫水平是有争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