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旅——红二十五军与红二十八军会师旧址

​ 红二十五军与红二十八军会师于1934年的金寨县汤汇镇豹迹岩胡氏祠。胡氏祠位于汤家汇镇056县道以北约20公里处,始建于清末宣统元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由于战争动乱和年久失修,东厢房全部倒塌,西厢房部分倒塌。1981年,该祠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之旅——红二十五军与红二十八军会师旧址

胡氏祠原貌

红色之旅——红二十五军与红二十八军会师旧址

未修缮的胡氏祠

红二十五军于1931年在麻埠成立,军长邝继勋,政委王平章。同年11月7日,红4军与红25军(仅73师)在湖北红安七里坪合编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政治部主任刘士奇,红四军军长政委分别由徐向前、陈昌浩兼任。1932年10月11日,红四方面军离开金寨去川陕。

红四方面军实行战略转移后,留下的红军队伍在党的领导下,毅然在大别山重新树起红军的旗帜。1932年11月29日和1933年1月,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先后在大别山腹地重新组建和新建。1934年4月16日,红25军、红28军在胡氏祠会师。次日,根据鄂豫皖省委4月13日“对红军25及28两旧部完全编为25军”的决定,将红28军重新编入25军,军长徐海东、政治委员吴焕先、政治部主任郭述申,下辖2个师,74师师长梁从学、政治委员姚志修;75师师长丁少卿、政治委员高敬亭,全军3000人。与此同时,省委还决定将第三路游击师和红28军224团1个营及特务营改编为新红82师,师长林维先、政治委员江求顺,下辖3个营和1个手枪队、1个交通队,共1000多人,归皖西北道委领导,在皖西北地区坚持斗争。1935年9月15日,红25军长征胜利到达延川永坪镇,16日与刘志丹率领的红26、27军胜利会师;历时10个月,行程一万余里,成为长征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支红军,被誉为“长征先锋”。


红色之旅——红二十五军与红二十八军会师旧址

修缮后的胡氏祠

红色之旅——红二十五军与红二十八军会师旧址

修缮后的胡氏祠


红色之旅——红二十五军与红二十八军会师旧址

二军会师纪念碑

祠内右边的墙壁上至今保存着 “活捉匪首刘镇华”、“收复皖西北苏区”、“欢迎白军兄弟拖枪哗变到红军来”等当年红军留下的标语。

红色之旅——红二十五军与红二十八军会师旧址

如今,这儿还生活着许多胡姓后代,他们仍然过着最简单的生活。这是一位79岁的胡姓老人,挑着约60斤的腐朽木材,说是回家烧饭用。坐在地上的是胡老的妻子,姓俞,比胡老约小二岁。夫妇二人耳朵都很背,与他们交流相当困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