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的心理战——吉林市医疗队支援湖北记事


重症监护病房的心理战——吉林市医疗队支援湖北记事

孙丹丹

擅长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和心理护理的孙丹丹,是吉林市人民医院消化中心教学护士和责任组长。2月2日随吉林省第三批危重症医疗队前往武汉,2月5日正式上岗,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呼吸科的重症监护病房,在武汉工作了56天。

这家医院,收治的都是已确诊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危重症患者。有的患者需要用呼吸机,卧床患者多,不能自理,心里焦虑。孙丹丹戴着三层的帽子和两层的口罩,穿两件不透气的防护服,戴五层手套,还要戴护目镜,整个人就像装进多层包裹的袋子里。憋闷、恶心,头痛,大汗淋漓,衣服湿透,脸部被勒出一道道深深的压痕,她坚持下来。护理之外,孙丹丹格外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一位老大爷住院半个月,很少见他笑,孙丹丹每次见面都不忘用东北话逗老大爷开心。2月14日发饭的时候,大爷叫住了丹丹,让她帮忙给住在另一家医院的老伴发微信,编辑11朵玫瑰花。孙丹丹帮大爷给大娘发去视频,两个老人就这样隔着手机互相嘱咐着。挂掉电话,老大爷第一次露出笑容,落下了幸福的眼泪。

有一次孙丹丹交班时,得知有个阿姨情绪低落,已经一天不吃东西了,有自杀的倾向。她主动要求留下来为这位患者做心理护理,通过让阿姨发泄自己的情绪、说出自己的担忧,她才得知,阿姨家里人都感染上了新冠肺炎,老伴儿已经在两天前去世了,儿子和儿媳也在方舱医院,因此悲观地认为老天对他们家太不公平了。孙丹丹耐心地聆听着,偶尔拍拍阿姨的肩膀,等阿姨说完后,她才有方法、有步骤地安慰阿姨:“您儿子和儿媳一定都盼着您健健康康的,还等着您给看孙子呢!”就这样,一个小时过去了,阿姨的心情好了,也想吃东西了。看着阿姨笑着吃饭的场景,孙丹丹说,她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武汉支援的这段时间,孙丹丹收到很多患者的表扬信,都称她为“吉林好姑娘”。更令她骄傲的是,鉴于她的突出表现,孙丹丹已经火线入党,成为吉林省第一批在前线入党的预备党员。回忆此行,孙丹丹说:“武汉留给我太多的回忆和感动。这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也将成为我人生中最值得自豪和骄傲的经历。56天,我脱胎换骨,提升了业务能力,锻造了钢铁意志,践行了光荣使命。最美逆行,今生无悔!”(江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孙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