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么西专访·上

“我是吴么西,江湖人称么西哥,一个比男人更了解男人的女人。”

提起“么西哥”这个江湖绰号的由来,YY直播平台功不可没。一个萌出一脸血的软妹子天天给一群糙汉子开课讲两性技巧,面对他们提出的各种刁钻问题,从来没有在怕的。渐渐的,YY平台力推的“性学公主”称号没有人叫了,粉丝口中的“么西姐姐”也变成了“么西老师”,随着直播内容的不断深入,愈发凸显出她“比男人更了解男人”。

至此,“么西哥”诞生。


吴么西专访·上 | 我不是网红

△ 么西哥本尊


中国性学会性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性学会理事、性教育研究方向硕士 吴么西


“我不是网红”

很多人认识吴么西都是从《非诚勿扰》里的女嘉宾开始,她在节目中的表现给人留下的印象之深,以至于节目播出迄今为止已经过去三年多的时间,仍被许多人津津乐道。

一直以来,吴么西都开玩笑说自己身上有两个标签,一个是“性学公主”,一个是“混迹在微博和直播界的18线网红”。可爱的外表,讨喜的性格,怎么看都是一个网红小姐姐的潜质,然而吴么西十分抗拒做一个网红,她对自己有着十分清晰的定位——一个从事性教育咨询的工作者。


吴么西专访·上 | 我不是网红


吴么西本科学的是酒店管理,按她最初的想法是想考个研究生便于以后留校做一些高校管理的工作,于是便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没想到最终被分配到小门类的婚姻家庭与性道德下属的性教育研究方向。经历了最初的错愕,接受了现实的吴么西逐渐发现了这门学科的乐趣。

“大众对性教育的理解,大多还是以性爱为中心的教育。性教育应该是全性的教育,而不是以单纯的活塞运动为中心的教育;性教育不应该强化性别刻板印象,一切应该以个体自由发展为基础;性教育中必须涉及性少数群体,打破性别的二元划分,凸显性的多元性,性教育应该纳入教育体系,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个体成为美好的性存在,而不是简单以解决问题的形式而存在。”

从正面引导用户,可能才是吸引外界正确认识两性健康的打开方式,这是吴么西在性教育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经验。“如果你一上来就跟他们讲飞机杯的用法,可能很多人接受不了,但是从很多男性由于对自慰的错误认知而导致所谓‘早泄’的社会现象入手,解读他们的困扰,他们就会慢慢接纳这个过程。”所以,她更喜欢之前《非诚勿扰》栏目给她的定位,“以学术看两性”,从专业的角度让别人看到两性不一样的东西。

有个女粉丝给吴么西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姑娘因为和男友的初次啪啪没有流血而遭到误会,两人之间甚至因此而产生了隔阂,姑娘感到很困惑于是向么西求助。吴么西在视频课程中以科学态度阐述了“女性初次发生性关系时不一定都会落红”,收到解答后,姑娘又把这个视频分享给自己的男友。一场由于性无知而导致的风波消弭于无形,两人重修于好,“后来他们还一起看我的直播呢”,说起这个故事,么西很是得意。姑娘事后给吴么西发来长长的信息,细腻地表达了听课以来的心路历程。从最初的不理解,觉得恶心,到后来逐渐接受,打开心结,感谢吴么西带她感受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看到他们愿意信任你,跟你分享秘密,真的会觉得很感动”。


佛系运营,却佛成了流量主

主流的论调似乎特别爱说我们的社会缺乏性教育,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吴么西从来没有想过给自己进行商业包装,或者通过两性健康的相关内容来带动流量,按她最初的想法只是单纯地想要把所学到的知识传播出去。毕业之后,她和师兄童立一起创办了新金赛,通过与高校社团的合作,进入高校开展性科普的讲座和沙龙。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她意识到,一场讲座能影响到人数终归是有限的,而自媒体和网络直播的力量所能辐射的人群可能是以数万计的。

恰在此时,YY平台邀请她去担任主播,吴么西觉得可以尝试一下,虽然运营方式十分佛系,直播课程却意外地大受欢迎,在百度上搜索“吴么西”,页面底端相关搜索的关键词里排名第一的就是“吴么西的延时课程”,这足以说明用户对于性知识的渴求是刚需,然而能够正面解答他们疑惑的出口太少了。


吴么西专访·上 | 我不是网红

吴么西专访·上 | 我不是网红


在做直播的时候,吴么西发觉男性对于早泄问题的关注量是最多的,接下来依次是增大增粗、自慰对于身体有没有伤害、包皮是否有必要割等小常识。这引发了她的深度思考,目前的性教育,裹挟着性别偏见和污名化,我们缺乏的不是性教育,而是科学的性教育。而且有一点让她十分自豪的是,她的粉丝会积极地将在直播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中去帮助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