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孩子去学习,到底有没有用?


前几天送孩子去兴趣班的时候,隔壁邻居刚好也准备出门。

不过小女孩似乎非常不情愿,扒着门框不放手,哭得眼泪汪汪:“妈妈,我不想去学舞蹈……”

她妈妈看到我们,特别的不好意思:“小鹏鹏又去学钢琴啦?真乖。”说完扭头扯着孩子往门外走,吼道,“必须去!不去也得去!”

我不禁想到一个问题:到底该不该「逼」孩子一把?

当孩子皱着眉头跟我们说:「妈妈,我不想学了!」,我们又该如何应答?

“逼”孩子去学习,到底有没有用?


1、不要让你人生的第一次放弃,来得这么早

朋友家有一个很可爱的女儿,她很喜欢弹钢琴,已经学了五六年的时间,但是去年的时候,未通过乐理知识考试,导致她考级失败。

当天,她很不开心,就发脾气说:「妈妈,我不学了!」当时朋友并没有多说什么。

吃晚饭时,朋友说了这么一段话:

「你不想考乐理了,没问题,人生总要面临一些放弃和失败,就像我,我考交规考了两次都没过,但是你才11岁,你要不要让你人生的‘第一次放弃’来得这么早啊?」

就是这段话让她鼓起勇气,让钢琴老师又再次帮她报名考试。终于,今年4月份,她顺利通过了考试。

所以,孩子,「放弃」这个筹码不要轻易用,否则,你会错过你本该拥有的精彩。

正如蔡康永所说: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孩子,不要让未来的自己懊悔当初为什么那么轻易放弃,不要让自己午夜梦回时,心里全是不甘和后悔。

“逼”孩子去学习,到底有没有用?


2、不要在长大后,后悔当初没人逼你一把

最近,刘宪华的一段小提琴表演在微博上火了。

聚光灯下的他,优雅淡定,琴声时而宛转悠扬,动听缠绵,时而倾泻奔流,行云流水。实在太让人惊艳,像开了挂一样。

有一次,Angelababy问刘宪华:「你是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小提琴的么?」

「对,被逼着。」

「那你小时候愿意吗?」

「我不愿意,一直到我十一二岁,就一直不想拉,后来我参加了第一个比赛,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喜欢了。」

「那你觉得现在感谢父母吗?」

「非常非常感谢。」

演员倪妮也在一旁感叹的说:「是啊,真的挺感谢他们的,如果他们不逼你,这些东西永远不会长在你身上。」

这时的Angelababy,怅然若失,说了一句话:

「为什么当初没有人逼我?」

这句话,承载着多少不甘和懊悔!

孩子想退缩想放弃,也不难理解,积年累月,风雨无阻的每周带孩子上课,很多父母都会觉得又累又烦,更何况是去上课的孩子呢?

可是,如果这个时候,我们轻易地让孩子打了退堂鼓,孩子很可能会在将来后悔,当初的自己为什么没能咬咬牙坚持下去;我们也会自责内疚,为什么当初没能逼孩子一把?


“逼”孩子去学习,到底有没有用?


3、孩子,人的一生,总得有个爱好

让孩子学有所长,拥有一项伴随一生的兴趣爱好,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这第一份礼物,是让孩子多一份生活的底气。

刘若英7岁那年,她问祖母:「我为什么要学钢琴?」

祖母说:「如果有一天你老公不要你了,你还能有一技之长,可以养自己、养小孩。」

当时的她不明白祖母的意思,长大后,她才明白,祖母坚持让她学钢琴,只为让她长大后有门手艺,不用被迫谋生做自己想做的事,多一份生活的底气,多一份生活的选择。

这第二份礼物,是帮助孩子发掘自己的「特长」。

天生的叫做天赋,但没有孩子生来就有特长,比如莫扎特,他从小就有音乐天赋,但是他的钢琴特长也是后天父母培养的,他也不是生下来就会弹钢琴。

孩子的特长,要靠后天的培养。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在不断地探索中,发掘自身的特长,将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地放大、再放大。

这第三份礼物,是让孩子收获克服困难的精神品质。

胡可曾上传儿子边哭边练琴的视频,引得大家心疼但也点赞,视频中小安吉淌眼抹泪的同时,双手不忘弹琴的小模样,真是让人感动又心疼。

小小的身体,蕴藏着大大的能量。正如胡可所言:「我们不需要执着完美的结果,却要拥有坚持的品质。」

因为这份品质,能让我们练就一身过五关斩六将的本领,那就是:做事有毅力、不轻言放弃、有耐心、有毅力!

“逼”孩子去学习,到底有没有用?


4、坚持没那么容易,但也没那么难

一开始就跟孩子做好约定,让孩子参与决策,这是帮助孩子坚持不懈的首要法宝。

在孩子6岁时,我给他报了各种兴趣班,然后让他从这些里面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两个,坚持学下去。

一个月过后,他做出决定,选择了跆拳道和书法。

现在,他已经坚持2年了,期间他也曾告诉我:「妈妈,我不想再学了,好无聊」

我告诉他,学习就像爬山一样,等你到达山顶,就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其次,就是要做好陪伴和鼓励。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榜样。当孩子在练习的时候,我陪在他身边,学我自己的功课。

有时候我也想偷懒,每当这个时候,孩子反而会过来劝导我:「妈妈,你不能半途而废哦!」

最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

我们培养孩子不是为了让他成为专家,而是让他有机会生活得更好。

学习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耐心。

父母都没有耐心,又怎么能怪孩子不能坚持呢?

“逼”孩子去学习,到底有没有用?

5、坚持的惊喜,就藏在你以后的路里

决定孩子未来的,并不是智商,而是坚持。

人性都是喜欢即时反馈的,孩子爱玩游戏也是这个原因。

但是如果孩子将来要做成一件事,就必须有延迟满足的能力。就是能够忍得住,在不能马上看到具体成果的前提下,还能付出努力,坚持行动。

没事的时候,陪孩子一起栽花种草吧,今天浇浇水,明天浇浇水,表面上什么变化都没有。

但是,总有一天,孩子发现自己所有的努力没有白费。

花开的那个瞬间,孩子就会明白,不能马上看到成果的努力,其实能带来更大的惊喜。


点击关注,助你童行,教育路上,有我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