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天量回購:高瓴主導的一場美式資本“盛宴”


格力天量回購:高瓴主導的一場美式資本“盛宴”


導語:當格力遇上高瓴,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4月12日,格力電器(SZ:000651) 發了一份公告: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 交易模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股份的種類為公司發行的A股股份,資金範圍在30億-60億人民幣之間,回 購股份價格不超過70元/股。


格力開始回購股票了,這是格力電器上市以來的第一次。而且,回購的時間點也非常巧妙。


01 經典美式運作


從年初到4月12日,格力電器自今年1月9日創下歷史新高後,受疫情影響,公司股價持續下跌,一度從70.56元/股下探至48.4元/股,最大回撤超過3成。


這樣迅猛回撤的幅度,僅在2018年貿易摩擦和2015年股災特殊事件中發生過。


因此,格力這個回購時間點的選擇,從市值管理角度來看,也頗為及時。這種雷厲風行的資本市場行動速度,與過去那個資本市場上四平八穩的格力電器,形成了鮮明對比。


更令人驚歎的是,格力電器為此次回購方案的推出早就做足了功課:在2020年4月7日,格力正式收到了中國銀行間交易商協會的批覆,批覆同意接受格力電器180億額度的超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註冊。


要知道,格力電器原控股股東格力集團2019年第一期中期票據的票面利率3.7%。而去年三季報,格力賬面資金1362.33億元,償付能力更是遠高於母公司。


也就是說,以當下格力電器的財務質量,根據目前市場中的AAA中短期票據到期收益率情況,超短期融資券利率有望低於2.8%,中期票據利率有望低於3.4%。


考慮到當下的通脹率,格力借這筆錢幾乎約等於負利率。


02 高瓴的“快、準、狠”


無論是對股價反應速度之快,還是資本市場執行方案精準,以及發債回購的操作力度之狠,都展現出格力電器行動邏輯都更像:一家外資主導的美股公司。


美股過去10年中的大牛市的核心支撐,除了公司基本面的好轉之外,更重要的是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大量美股上市公司通過發債回購股份用於註銷或者管理層員工激勵。


成本接近於零的發債和回購,使得同一家公司的流通股本越來越少,股票內在價值也就逐漸走高。


僅憑負成本發債的優勢,格力就已經甩開那些財力有限的“白電”對手十萬八千里,而先發債再回購這一市值管理經典操作,讓投資者不得不驚歎短短几個月的格力電器發生的變化。


就在去年12月,格力電器的大股東易手,高瓴正式接手格力集團出讓的格力電器15%的股權,格力電器這家全球家電巨頭宣告易主,高瓴資本正式成為格力電器第一大股東。


同時,格力電器管理層也接受了高瓴的合作邀請及意向書提出的邀請方案,雙方正式簽署合作協議。


在這份合作協議中,格力之前一直為人詬病的管理層激勵和員工激勵缺位的問題也徹底得到了解決。而本次回購的主要用途就是用於管理層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


而這一套負成本發債,低位回購,管理層激勵的經典美式組合操作的正式展開,也證明了此次股權轉讓的合作相當順利。


03 當格力遇到高瓴


與2個月前國內消費面對的慌亂不同,格力當下的處境反而頗有好轉,其中一個明顯跡象是,三月格力空調線上銷售額大幅反彈,同比增長45%。


與其他白電同行不同,格力海外市場佔比僅為14%,海爾(SH:600690)海外市場營收接近50%,而美的(SZ:000333)的海外市場佔比也超過4成。


也就是說,隨著接下來的旺季到來,其他白電公司需要顧忌的全球衰減,在格力身上影響反而非常有限。與股價動輒超3成的跌幅比起來,格力很可能在這次全球危機中遭遇到“錯殺”。


面對這種短期的壓力,長期的機會,對資本市場十分敏感的高瓴自然不會錯過這個窗口。


就在4月10日,高瓴掌門人張磊在與黑石集團董事長蘇世民的全球投資新趨勢會議中,再次重申了自己的一直以來的觀點觀點。張磊認為,我們需要關注長期價值。


“作為像我這樣的投資人,很簡單,我們有一些西方的標準,時間就是你的朋友。”張磊補充說,“我們要考慮這種商業模型,然後再去重新思考,時間是你的朋友還是敵人。”


而從三天之後啟動的天量回購看,高瓴在這個問題上已經做出了自己的判斷。


04 回購的影響


除了較其他資本更長期的視角之外,格力之所以敢於推出60億天量規模的計劃,也是因為看到了美的這些同行已經走過的道路。


對比回購情況,同屬家電龍頭的美的集團2015年第一次實施了股票回購,而且目前已完成3次回購。


在2015年股災之後,美的集團推動了第一次股票回購計劃,回購金額約10億元,而2018年的風波中,更是推動近40億元的回購計劃。


兩次回購之後,股票都予以註銷,用於提升股東回報;而2019年實施的32億元回購計劃,則用於股權激勵;此外,美的在2020年2月推出了新的一輪股票回購計劃(預計回購金額不超過52億元)。


從效果來看,美的集團對股票回購已經形成了比較常態化的方式,對於提升股東回報,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形成員工長期激勵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而從每一次回購週期來看,美的集團每次回購計劃披露時間點均為美的集團的股價低點。由於每次回購期限約為12個月,回顧每次美的集團的回購股價表現, 2015、2018、2019年美的集團回購預案公佈後,12個月股價漲跌幅分別為+3.29%、+25.77%、+22.16%。


也就是說,美的回購幾乎每次都帶來一波相當不錯的漲幅。


對格力電器來說,這場高瓴主導美式經典的回購操作更像是一個信號,財務投資人入主之後帶來的變化愈發明顯,也預示著一個活力煥發的新格力誕生。


對格力投資人來說,這也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正式到來。



--END--


內容來自「阿爾法工場」,定期分享投資市場資訊,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