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本国史》阅读中的心得体会

利用一周工作之余,认真的阅读吕思勉老先生的《白话本国史》,当然暂时未能读完,将将把上古史(周以前)部分扫过,颇有些心得体会。

第一、读史的价值

仅仅是为了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吗?

不尽然。

首先,不可能完全了解过去发生的全部事情,就算记录的再详细的史料都有着遗漏和疏忽。

其次,古代历史,更多的记录贵族生活,尤其是皇帝及围绕在其身边的诸多人士的云云总总。

然而,读史价值何在?

读史是个动作,也是一种行为,更加可以看做一种状态。

书中,吕思勉老先生给出历史的定义:历史者,研究人类社会之沿革,而认识其变迁进化之因果关系者也。

私以为,对于普通的读者来讲,谈不上“研究”二字,权且增长见识的目的,或更为准确。

好比说,腹中空空的,总想找点东西垫垫,脑袋瓜子亦然。物质追求和精神渴望,同理,都要抓,都要管;都要强,人才壮。

再者说,事物的发展,客观规律和内在逻辑,总变化不大,深思熟虑,还是可以寻见一二。

哪怕是,站立的位置,思考的角度、维度、深度、广度,均有着千差万别的,甚至可能是天壤之别,不过,变迁进化之因果关系总是大致上不会偏太多。

还有的,格局的提升,这点很关键。从宏大的场面,过去的种种,眼下的困难,也就不是难事,多少有些安慰,不太惶恐。

客观上,纷繁的信息,如何凑一起?历史车轮已行走下去,总还能够试着去复盘,假设和猜想。

第二、历史的研究方法

总结起来,科学的方法和发展的眼光。

一来,抽丝剥茧,将史料中的其他学科内容,交给更为专业的人士去解读。天文、历法均有着对应的体系,学习本身没有错,时间却是有限的,精力分配是关键。

二来,对待史料,尽可能在掌握信息的前提下,通过社会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不可抱着“今不如古”的态度,讥讽、嘲笑。

三来,验证前行,在存量史料的基础上,还需不断地去与新的发现去相互验证。

第三、存疑的态度

尽信书,不如无书。很有名的话,如何操作?

个人以为,先沉下去,认真对待,按照作者书中所说,列出提纲。接着,对于有疑问的地方,查询其他的看法,秉持开放的态度去对照。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未在最高峰?

沉下去,跳转开。历史具有很强的代入感,适时的放下,走出来,过几天,有新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为古训。

第四、多读几遍

此为读书的方法,任何书籍,读一遍,不可能完全吃透。对于没搞明白的地方,标记出来,读完整个章节,进行回顾,多读几遍,其义自见。

读的时候,写写、画画、算算、理理。

写写脉络、大事件;画画路线、时间轴;算算财政、得失点;理理逻辑、思绪感。

列几个目标,写几个计划,找几个朋友,读几本好书。


《白话本国史》阅读中的心得体会


《白话本国史》阅读中的心得体会


《白话本国史》阅读中的心得体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