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千年古县襄城玩,不游览古城墙,是一件憾事

河南襄城县,别看只是一个小县城,它可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县。

说起襄城县,它的历史相当悠久了。早在春秋时期,襄城县称为"氾"。公元前540年,楚灵王下令在汝水北岸的氾地新筑一座城池。

到千年古县襄城玩,不游览古城墙,是一件憾事

这个氾地,经专家考证,位于现在襄城古城的南门外偏东方向,也就是今天城关镇回民村所在之地。说起这个楚王,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个人,他特别喜欢腰细的女子,著名的“楚王好细腰,一国皆饿死”中的楚王,指的就是他。

当年周襄王避难时,曾经就住在汜地,故名"襄城"。秦王统一六国之后,又设襄城县,属颖川郡管辖。

到千年古县襄城玩,不游览古城墙,是一件憾事

所以,追溯襄城古城墙的历史,它应始建于春秋时期。襄城古城墙真正形成规模,大约是在汉代。而汉代以后,又历经魏、晋、唐、宋等各个朝代的不断修建完善,最终形成了规模宏大的襄城古城墙。

据史料记载,襄城古城建成伊始,是一个四方形城池。后来又经过一些列的扩建,最终城墙的外形好似一只靴子。襄城古城墙长5公里,墙高7米,墙体宽5米,城墙上共设有1944个垛口。足见当时襄城古城墙是何等的雄伟壮观。

到千年古县襄城玩,不游览古城墙,是一件憾事

在古代,襄城县北汝河经常发生水患,危及到县城和百姓的安全。鉴于此,明朝万历二十五年,也就是1597年,决定用石头和砖甃为材料,修建襄城县城南面、西面和北面的城墙,以防北汝河泛滥,发生内涝。并且在城墙的外面,深挖壕沟,连接北汝河。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汝河的水患。

到千年古县襄城玩,不游览古城墙,是一件憾事

襄城县当地土匪也猖獗,为了防患于未然,又在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的外面,都修建了坚固的瓮城。这些措施,也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匪患的发生,保障了城内百姓的安全。瓮城也是古代通往荆襄与陕洛的重要关隘和驿站,瓮城南北长58米,东西半径32米,周长150米,红石奠基,青砖覆面。瓮城门上匾额:“眺嵩,西扼陕川”。

到千年古县襄城玩,不游览古城墙,是一件憾事

在西南城墙脚下,开挖修建了水门、水道,以备取北汝河之水,供城中民众饮用。襄城古城墙,经过一系列的建造,规模更加宏大,功能更加齐备。


到千年古县襄城玩,不游览古城墙,是一件憾事

随着历史云烟的消散,襄城县古城墙也逐渐没落。有些也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据统计,现存的古城墙全长有2297米,高6.5米,宽5米。经专家认定,襄城古城墙是河南省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墙,2013年5月经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到千年古县襄城玩,不游览古城墙,是一件憾事

有一处也值得说一说,它就是位于襄城县古城墙西门外,有一处保存完整的瓮城的城门,呈椭圆形,由朝南和朝西两个城门组成,周长约200米。据载,朝南的城门上曾有匾额"眺嵩,西扼陕川",可见当时其重要的位置。

2008年来,襄城县对古城墙进行了数次修缮,现在也成为了人们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到千年古县襄城玩,不游览古城墙,是一件憾事

如今,当你漫步在古城墙上面,看着斑驳的古城砖,掩映在荒草杂树间。倾听城墙下流淌了数千年的河水,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到千年古县襄城玩,不游览古城墙,是一件憾事

襄城古城墙,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其有着不朽的艺术价值。如今,古城墙已失去御敌的作用。长长的古城墙,依然还在诉说着当年的荣耀。虽然是一段古城墙,值得你去看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