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奪瀘定橋22勇士之一,又憑一己之力拯救了紅軍,名字遺落長河

美國人斯諾把長征譽為“一次史詩般的遠征”。閱讀紅軍長征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在奪取托起了新中國那13根鐵鏈瀘定橋戰鬥中,22名紅軍勇士只有12名留下了他們的名字。其中有位勇士的名字叫“雲貴川”,這當然不是一個確切的真實名字,只是證明他是這個地域塊的人,真實的名字已經淹沒在歷史大河中,已經無法考證。就是這個“雲貴川”,再次出現在奇襲臘子口戰役中,憑藉他一己之力拯救了整個戰役。

他是奪瀘定橋22勇士之一,又憑一己之力拯救了紅軍,名字遺落長河

楊成武將軍清晰記得這個“雲貴川”,他回憶,“有一個在貴州入伍的苗族小戰士,只有十六七歲,中等身材,眉稜、顴骨很高,臉褐黑色,眼大有神。他入伍時沒有名字,戰友們就給他起了個名字叫‘雲貴川’。在奪瀘定橋戰鬥中,他攀緣鐵索,和廖大珠一起衝鋒在前。”

在老戰士的記憶中,雲貴川身材靈巧,他家庭貧困,從小跟隨父親在深山採藥,因此特別善於攀爬,一直是紅軍隊伍中的先鋒。

雲貴川是飛奪瀘定橋22勇士之一

飛奪瀘定橋是長征過程的重要里程碑,是紅軍長征途中尤為關鍵的戰役之一,奪取瀘定橋,徹底粉碎了國民黨夢想利用大渡河天險殲滅紅軍的企圖。

紅1方面在安順場強渡大渡河後,勉強湊了幾隻小船,但要把幾萬紅軍渡過河去,最快也要一個月的時間。這是不現實的,必須要有別的解決方案。毛澤東等人下達了奪取瀘定橋的指令。這又是一項生死攸關的決策,如果拿不下瀘定橋,“紅軍被分割了,劉、 聶就率部隊單獨走,到四川去搞個局面。”人們不敢想象這樣的結果。

1935年5月28日,林彪給紅4團發出奪取瀘定橋的電令。陳光、王開湘(也稱黃開湘)、楊成武率領紅4團冒著大雨,在崎嶇陡峭的山路上晝夜兼行240華里。29日晨6時許,紅軍神兵天降出現在瀘定橋西岸,一鼓作氣拿下瀘定橋西橋頭。

他是奪瀘定橋22勇士之一,又憑一己之力拯救了紅軍,名字遺落長河

接下來的任務是必須儘快拿下整座橋。當即選出22名突擊隊,雲貴川主動請戰,成為奪橋先頭突擊隊的一員。按照要求,突擊隊員必須是黨員、團員或者入黨積極分子。

29日16時,總攻開始,22位勇士拿著短槍,揹著馬刀,帶著手榴彈,攀著鐵鏈迎著敵人密集的彈雨向對岸衝去。跟在後面的戰士除了武器,每人帶一塊木板,一邊前進一邊鋪橋。經過兩個小時激戰,在右縱隊先鋒部隊的接應下,紅軍勇士飛奪瀘定橋,創造了軍事奇蹟,這是長征中一次決定性的勝利,打開了地獄大門,迎來了曙光。

他是奪瀘定橋22勇士之一,又憑一己之力拯救了紅軍,名字遺落長河

這場載入史冊的戰鬥中,22紅軍勇士有4人英勇犧牲。歷史在這裡留下了遺憾,由於當時情形萬分緊急,奪橋成功後,活下來的18勇士各自歸隊,沒有來得及把他們的名字都記下來。在接下來的長征路上,15人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後人的不懈努力下,才找到了12名勇士的名字,他們是:

廖大珠,王海雲,李友林,劉金山,劉梓華,趙長髮,楊田銘,雲貴川。

奪橋戰鬥中犧牲4人,他們是:劉大貴,李富仁,王洪山,魏小三。

當時紅軍對倖存的18勇士每人獎勵一套列寧服、一個筆記本、一支鋼筆、一個搪瓷碗、一個搪瓷盤、一雙筷子。這是紅軍戰士能得到的最高獎賞。今天,我們會覺得這是什麼獎賞啊,值不了幾個錢。可是,要知道。當時的紅軍勇士可不是為了什麼獎賞而去捨命相搏的,那是為了至高無上的信念、信仰。這才感人肺腑,讓人淚奔。

我們在這個18人名單裡看到了雲貴川,由於這是22勇士集體壯舉,雲貴川沒有得到濃墨重筆書寫。

為紀念紅軍飛奪瀘定橋這場戰鬥,當地立起了高高的紀念碑,兩旁並排著24根石柱,代表著奪橋的22位勇士。雲貴川的名字位列其中。

雲貴川為攻佔臘子口立下首功

9月16日,紅軍來到了天險臘子口,這裡是中央紅軍長征由川入甘的必經門戶,這又是一道橫亙在紅軍面前必須要逾越的天塹。臘子口兩邊高聳百米懸崖峭壁,中間河流湍急,最窄處只有8米。臘子口易守難攻,自古是甘川古道的“咽喉”,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守敵在橋頭和兩側山腰均構築了碉堡,由於地勢太過險要,守敵的碉堡都建成了“陽光頂”,沒有頂棚。

美國人哈里森·索爾茲伯裡在其《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書中描寫:今天任何一個能親眼看到臘子口的人都會認為,這個據點是牢不可破的。

紅4團到達臘子口,其一營率先從正面的木橋向臘子口守敵發動進攻。一撥又一撥紅軍戰士衝鋒了四次,但寸步難進,遭受慘重傷亡。可以肯定地說:如果沒有“雲貴川”,紅軍無疑就要付出更大的犧牲。

由於隘口太窄,紅軍部隊幾乎都被限制在兩山之間,進攻十分不易。聶榮臻回憶,仗打得很艱苦,毛主席多次詢問戰鬥進展情況。

他是奪瀘定橋22勇士之一,又憑一己之力拯救了紅軍,名字遺落長河

紅1軍團軍團長林彪、政委聶榮臻、參謀長左權都到前線指揮作戰,商定了採用正面攻擊和側翼襲擊相結合的作戰方案。作戰方案很好,但要實現側翼襲擊那就是要登天。兩邊的山峰高達上百米,幾乎與地面垂直。抬頭望去,整個石壁光禿禿的,鳥都無法立足,何況人乎。大家一臉茫然,神情凝重。

“我來試試。”眾人發愁時,一個聲音傳來,雲貴川毛遂自薦,說他有辦法登上山頂。

雲貴川赤著腳,帶著一個繫著鐵鉤的長竿子,將戰士綁腿接成長繩纏在他的腰上,他用竿頭的鐵鉤搭住巖縫,開始像猴子一樣攀上了險峻高聳的絕壁。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張大嘴巴,瞪圓眼睛,眼看著“雲貴川”身影往上爬去。在眾人緊張注目下,他終於不可思議地爬到了山頂上,放下繩索。團長王開湘親率突擊隊員拽著繩索,一個接一個攀到崖頂,迂迴到敵人的後面。

半夜時分,政委楊成武率6連正面進攻,吸引敵軍注意力。臘子口上空突然升起一顆白色信號彈,迂迴到山頂的紅軍官兵如神兵天降,居高臨下,向敵人沒有頂蓋的碉堡和陣地下起了手榴彈雨,天上來彈,敵人立時被打懵了。正面進攻的突擊隊勇猛地衝向敵人,守敵丟盔棄甲,倉皇而逃。

王開湘在晨曦中大呼:“同志們,天險臘子口被我們砸開了!”雲貴川憑藉一己之力,拯救了整個紅軍。

他是奪瀘定橋22勇士之一,又憑一己之力拯救了紅軍,名字遺落長河

當彭德懷來到這段只有50米長的崖路時,看到滿滿一層鋪手榴彈彈片,不由感嘆:“不知昨天第一軍團這些英雄是怎樣爬上這些懸崖峭壁,投擲手榴彈的!”聶榮臻說:“關非不險,路非不難,倘使我們的部隊有一營之眾縱深防守,縱有10萬之師又焉能扣關而入?是我們的部隊太勇猛、太機智了!”

臘子口一戰,國民黨“餓死”“困死”紅軍的陰謀全部宣告破滅。

關於“雲貴川”的身世,還有他的事蹟甚至他後來犧牲的時間地點,都已淹沒在歷史大河中,均難以考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