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對朱自清的《背影》念念不忘?

為什麼我對朱自清的《背影》念念不忘?

朱自清的《背影》,不論是作為一篇描寫父子親情的散文還是作為被網友二次創作的「倫理梗」,都是值得反覆推敲與學習的文章。

先說作為散文,《背影》為什麼這麼經典。

這次我們不用挖著特別深,先順一下時間線。

文章有兩個時間點,一個是文中故事發生的時間, 另一個是文章寫作的時間。

文中一句「其實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是沒有甚麼要緊的了」,這是故事發生的時間,朱自清才20歲。文末的「1925年10月在北京」,結合網上的資料推導出來,文章寫作時間是朱自清27歲。

這兩個時間點,如果放在當代來說,可以說是正好對應了「大學生」與「工作3、4年的職場人」。

順完時間線,我們再來捋一下故事的情節。

祖母去世,「我」與失業的父親相約回家處理家事。在離別前一天,「我」竟與南京的好友遊逛。(像不像家長送新生去大學讀書,轉眼就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住了?)而後,說好事忙的父親卻現身車站,堅持送「我」,並囑咐好腳伕、茶房,給他們行好小費(再提一點,前文提到的,父親此時已經失業,家裡也欠了一屁股債,而且父親跟腳伕砍了好久的價錢,像不像剛出車站,拖著一箱行李跟黑車砍價家長,而站在一旁的學生還一臉不屑?)

為什麼我對朱自清的《背影》念念不忘?

再往後,離別之際,父親硬要去站臺買橘子,在這段白描中,可謂經典。這裡我們就不再多分析,高中語文閱讀理解都做吐了,家裡有學生的可以翻一下他們的試卷,重新做一遍,絕對有新的感悟,十、七八歲中學生對《背影》的理解與工作三、五年職場人完全不是一個層次的。

還有文章中27歲的朱自清對20歲朱自清當時行為、想法的評價。

「我兩三回勸他不必去」、「我心裡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託他們直是白託!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麼?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瞭」,這完全是一個還未步入社會的青年對社會無知傲慢以及嘲笑父親迂腐的真實寫照。

誰20來歲沒有嘲笑過自己父親呢?步入社會被按在地上摩擦之後才明白生活的艱辛,才明白當年意義風發的小夥子不懂父親的辛苦,才是真的「迂」!

這篇文章,等過個三五年,再翻過頭來閱讀這篇文章,又是另一番滋味。

最後,作為網友二次創作的「橘子梗」,玩幾遍確實沒有新鮮感,如果以後再有人拿橘子開你的玩笑,你就拿出語文課本呼他臉上,這麼經典的散文你只會開倫理梗?然後瀟灑地留給他一個背影:

請閱讀並背誦全文。

為什麼我對朱自清的《背影》念念不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