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千里背瘋娘”上大學,不要任何捐贈的孩子,如今怎麼樣了

近期,國內高校發生了一連串顛覆常人三觀的事情,讓人看到某些知識分子空有一身才華,卻沒有與之匹配的德行,給社會帶來惡劣影響。也有人提出應當反思目前的學校教育,不能“唯成績論”,而應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的綜合素質人才。我想,固然目前發生的一連串事件與學校有關,但是,關鍵還是在自身。12年前,一個孩子“千里背瘋娘”上大學,家裡貧困卻不要任何捐贈,如今在做的事情更是感動無數中國人,他就是劉秀祥,他用行動證明品德高低與學習好壞、家庭窮富沒有必然關係。

12年前“千里背瘋娘”上大學,不要任何捐贈的孩子,如今怎麼樣了

1988年出生在貴州貧困山村的劉秀祥是一個沒有幸福童年的人,4歲時,父親因病去世,姐姐後來走失,哥哥因為承受不了家庭壓力離家出走,原本和諧美滿的五口之家戛然而止,只剩下劉秀祥和母親相依為命。然而,好景不長,劉秀祥才上四年級,母親因為生活壓力和心理壓力患上了間歇性精神病,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家庭重擔一下就全落到只有10歲的劉秀祥身上。

12年前“千里背瘋娘”上大學,不要任何捐贈的孩子,如今怎麼樣了

年幼的劉秀祥卻用自己瘦弱的身軀支撐起了這個家。家裡有幾畝田,母親生病後,他又年紀太小,無力耕種,就以一年500斤稻穀的價格租給了人家。平常,他上山挖藥材賺取一點微薄的收入,用來給母親買藥治病。即便這樣,每天只能勉強維持生計,劉秀祥也沒有放棄學習,還以全縣排名第三的好成績考上了全縣最好的中學。只是,他卻沒能笑出來,因為他沒錢,交不起學費。

12年前“千里背瘋娘”上大學,不要任何捐贈的孩子,如今怎麼樣了

也許換作其他人,唯一的出路就只有外出打工,小小年紀的劉秀祥卻篤定地認為“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他沒有放棄學習。聽說縣裡的一所民辦中學,學生只要在摸底考成績優秀就可以免費上學,他二話不說就跑去參加,最終以第一名的成績獲得了入學機會。從山村到縣城,劉秀祥的求學路繼續艱辛曲折。沒有房子、沒有收入,還要照顧生病的母親,劉秀祥用稻草在學校旁邊的山坡上搭起了一個簡易的茅草屋,母子二人就寄身於此。平日裡再用放學之後的時間撿廢品,一週掙20塊錢維持和母親的生活。

12年前“千里背瘋娘”上大學,不要任何捐贈的孩子,如今怎麼樣了

2004年,劉秀祥參加中考,這是一條好消息,也是一條壞消息。好消息是他以優異的成績被安龍縣第一中學錄取,壞消息是貧困的他又要搬家,身上總共只有暑假打工賺到的600元錢,卻要帶著母親去另外一座縣城上學,這點錢就連租一間房都不夠。在生活的困苦面前,劉秀祥沒有低頭,他向當地的農戶以每年200元的價格租了一個豬圈,四周封上塑料布,就成了他和母親在安龍的家。

12年前“千里背瘋娘”上大學,不要任何捐贈的孩子,如今怎麼樣了

接下來的日子,他除了學習,還要洗衣、做飯、撿垃圾、打零工,每天為母親洗臉、梳頭等,到了高三,由於長期營養不良和過度辛勞,體重僅有80斤的劉秀祥在高考前一週病倒了,隨後迎來的就是高考失利。原本想要利用這次機遇爭取到人生轉折,不料前功盡棄,他崩潰了。心灰意冷的他偶然翻起了自己的日記本,看到了一句話:當你抱怨沒有鞋穿的時候,回過頭髮現,別人竟然沒有腳。

12年前“千里背瘋娘”上大學,不要任何捐贈的孩子,如今怎麼樣了

劉秀祥重新振作起來,決定復讀。可是沒有學校願意收他,後來他找到了一傢俬立學校,連續找了5次,最終跪了下來,校長才答應下來。對於劉秀祥來說,也正是這一跪,讓他換來了自己和母親的未來。高考失利的第二年,他通過復讀考上了臨沂大學。從貴州到山東,千里之行,他依舊帶上生活無法自理的母親。學校瞭解了他的事情,也給予了很多幫助,為他提供勤工儉學的機會,給他和母親安排住處。社會各界聞訊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但是,除了學校提供的安排,劉秀祥沒有接受任何捐贈。

12年前“千里背瘋娘”上大學,不要任何捐贈的孩子,如今怎麼樣了

大學期間,他利用勤工儉學保證自己和母親的基本生活,剩餘的錢則是被他全部寄回了老家。因為在那裡上學撿廢品的時候,他認識了一個弟弟和兩個妹妹,他用這些錢捐助他們上學讀書。自己剛剛勉強算是“脫貧”,首先想到的不是讓自己過得更好,而是想要通過自己的綿薄之力,希望家鄉更多貧困的孩子能夠通過上學改變命運。

12年前“千里背瘋娘”上大學,不要任何捐贈的孩子,如今怎麼樣了

可是,就在他快要畢業之時,他曾經資助過的妹妹,給他打來一個電話:“哥哥,我不想讀書了,家裡人讓我結婚!”這句話讓劉秀祥陷入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深思中,並且最終改變了他的畢業理想,他決定放棄大學這裡的就業機會,回到自己的家鄉,成為一名中學老師,並且主動接手了學校裡一個出名的“放羊班”。這個班的學生中考最高258分,最低105分,時常還會因家庭問題不來上課。

12年前“千里背瘋娘”上大學,不要任何捐贈的孩子,如今怎麼樣了

劉秀祥沒有放棄任何一個孩子,不來上課的學生,他就一個個登門拜訪,給父母做工作,給孩子做工作,告訴他們學習的重要性。三年之後,班級裡47個孩子全部考上大學。隨後幾年中,他除了日常教學,最常做的事就是騎著摩托車四處去找不來上課的學生,把他們重新帶回課堂。很多學生上了大學之後,紛紛給他寫感謝信,謝謝劉老師讓他走出鄉村,實現夢想。

12年前“千里背瘋娘”上大學,不要任何捐贈的孩子,如今怎麼樣了

2018年,這位來自貧困山村,又走回貧困家鄉的年輕人,入選“中國好教師”,成為望謨縣實驗高級中學副校長,一步步靠近他的理想“讓更多貧困、迷茫的孩子知道人生一定要有夢想!”2020年4月28日,劉秀祥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這是一個平凡人而又不平凡的故事,他沒有上多麼有名的大學,沒有博士學位,也沒有留學經歷。他從困苦中走出來,不像那些頭頂名校畢業、博導光環的人只會抱怨困苦,他沒有,而是選擇再回到困苦中去,努力去改變現狀。讓人敬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