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時代的開啟,簡述晉朝和內遷少數民族之間的對抗性關係

在西晉末年爆發了八王之亂,八王之亂的戰火燃燒了整個中國的北方土地,在這個時候遷徙進入西晉內部地區的少數民族,在晉朝內部崩潰的時機發動戰爭意圖建立自己的國家。這在魏晉時期的漢人看來屬於絕無僅有的事件,給予當時的士人極大的衝擊感,所以在古代史書裡面被稱為“五胡亂華”。在這個過程中匈奴,羯,氐,羌,鮮卑五個少數民族建立起自己的國家。但是和很多人的想象不一樣,這些內遷的少數民族並不都是蠻橫蠻族,在實際上當時內遷少數民族受到了西晉政府的壓迫,這導致了內遷的少數民族從上到下的不滿,這種不滿也就造就了少數民族在八王之亂中的崛起,從而給予了西晉王朝致命的一擊。

“奴隸御我”——充滿對抗性的西晉和內遷南匈奴人之間的關係

在公元304年,南匈奴貴族推舉劉淵成為南匈奴的首領,當時的左賢王劉宣和常年居住在幷州的匈奴貴族們向劉淵說了這麼一段話:

晉為無道,奴隸御我,是以右賢王猛不勝其忿。屬晉綱未馳,大事不遂,右賢塗地,單于之恥也。今司馬氏父子兄弟自相魚肉,此天厭晉德,授之於我。單于積德在躬,為晉人所服,方當興我邦族,復呼韓邪之業,鮮卑、烏丸可以為援,奈何距之而拯仇敵!今天假手於我,不可違也。違天不祥,逆眾不濟;天與不取,反受其咎。願單于勿疑

這句話的開頭就提到了一個內容“晉為無道,奴隸御我”,這句話的意思是西晉政府無道,對待匈奴人像是對待奴隸一樣。在這段話裡劉宣提到的劉猛是匈奴右賢王去卑的兒子,他曾經在公元271年叛逃出塞,此後攻打併州,但是在公元272年正月被晉朝監軍胡奮設計殺死。劉宣此時的意圖是說服劉淵藉助西晉政府內亂的大好時機叛亂,劉宣所說劉猛的例子在實際上是說西晉王朝對於匈奴人的壓迫,那麼西晉政府是否對於南匈奴採取壓迫政策呢?在實際上這是真的,在南匈奴人的內遷過程,大量的南匈奴人發生了變化。從草原進入華北腹地之後,南匈奴人拋棄遊牧的習慣,成為西晉的編戶齊民,而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成為華北地主的奴婢和田客。其實在一個鼎鼎大名的歷史人物石勒的身上體現的最為明顯。

按照《晉書》的記載,石勒本身就是內遷進入幷州上黨郡武鄉縣的一個匈奴別種羯人,他的家族世代都是部落小率,也就是羯人部落的小首領。石勒年僅14歲就隨著同鄉外出作為小販,而且此外他還要幫助父親周曷朱管理部落。此外石勒還在漢人地主郭敬、寧驅家中耕種土地。《晉書》記載:

鄔人郭敬、陽曲寧驅以為信然,並加資贍。勒亦感其恩,為之力耕。

其實在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到石勒已經淪為了為地主打工的佃農,只是史書說的好聽叫做報恩。作為羯人部落小率的兒子,石勒都被迫成為一個田客,其他的普通的部落民眾的生活可想而知,在漢人發達的生產力和經濟社會里,匈奴人實際上沒有什麼更好的交易物品,石勒外出做小販和成為佃農都說明匈奴人在漢化之後生活陷入了貧苦的狀態。但是另一個更加糟糕的事情出現了,那就是天災。

在太安年間(302年―303年),幷州發生大饑荒,石勒與一同做佃客的匈奴人逃亡走散,他只好投奔地主寧驅,寧驅收留了石勒。當時幷州的局勢實際上已經大壞,到處都有官員和南匈奴的貴族抓捕匈奴人販賣給富豪為奴,其中北澤都尉劉監就想把石勒抓住賣掉,寧驅將石勒藏起來才免於難。石勒無奈之下想去投奔納降都尉李川,但是在途中遇見自己的曾經僱主郭敬,石勒向郭敬講述這一路的辛酸,郭敬給了石勒食物和衣服,石勒於是建議郭敬買賣胡人:

今者大餓,不可守窮。諸胡飢甚,宜誘將冀州就谷,因執賣之,可以兩濟

而石勒和郭敬不知道的是當時的西晉幷州刺史東嬴公司馬騰正在實行這一政策,司馬騰夥同兄弟東海王司馬越正在和成都王司馬越打仗,為了籌集軍費,司馬騰逮捕大量的匈奴人販賣至河北一代。而石勒也被司馬騰的手下官兵抓住販賣給茌平人師歡做奴婢,這一年石勒二十多歲,一路上押送的將軍張隆毆打、侮辱。多虧郭敬同族兄長郭陽和侄子郭時照顧,石勒才得以倖存。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在太安年間的大饑荒使得匈奴人的生活陷入了絕境,在飢餓的驅使下大量的匈奴人被迫逃出部落所在地,前往其他的地方尋找食物。但是匈奴人在逃亡的路上又被西晉官員和匈奴貴族抓捕當成奴婢買給富豪充當的奴隸,在此形勢下,匈奴的部落制度接近崩潰,匈奴的社會已經不能夠保障匈奴人的生活。西晉政府此時陷入八王之亂,對於匈奴人採取販賣的政策,而沒有采取必要的救災措施,更加加重匈奴人的悲慘處境。這使得匈奴人和西晉政府逐漸走上了對抗性的關係,這在匈奴社會的有識之士比如劉宣眼中就成為“晉為無道,奴隸御我”的象徵,生活貧苦的匈奴人最終會成為西晉的敵人,而當時又發生了八王之亂,西晉政府接近崩潰的天賜良機,這使得匈奴人建國有了一個好機會。

十六國時代的開啟,簡述晉朝和內遷少數民族之間的對抗性關係

魏晉統治下的少數民族的待遇

在漢朝時期,漢朝同意一些少數民族的內遷,主要是加強對於邊疆的管理和分散漢朝的敵人匈奴的力量,但是到了東漢的中後期依舊發生了漢朝與羌人的“百年戰爭”。主要原因就在於內遷的少數民族和當時東漢地方官員,豪強發生了矛盾。內遷的羌人在漢化的過程中,就受到了地方上小吏的欺壓和豪強的侵奪,於是屢屢造反,司徒掾班彪曾經上書,裡面描寫的很清楚:

今涼州部皆有降羌,羌胡被髮左衽,而與漢人雜處,習俗既異,言語不通,數為小吏黠人所見侵奪,窮恚無聊,故致反叛。夫蠻夷寇亂,皆為此也

到了魏晉時代,由於中原戰亂導致人口的大規模減少,於是在邊疆被控制住的少數民族比如匈奴,烏桓,鮮卑,氐,羌被徵發進入軍隊,以供內戰的兵源需要。公孫瓚在北方鎮壓烏桓人得力,在《英雄記》裡面記載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就是從胡人中的強健者選拔而來。

一曰胡夷健者常乘白馬,瓚有健騎數千,多乘白馬,故以號焉

曹操在柳城之戰中大敗烏桓,此後曹操徵收大量的烏桓人遷入內地,並且組建以烏桓人為主的騎兵部隊,

悉徙其族居中國,帥從其侯王大人種眾與征伐。由是三郡烏丸為天下名騎。

這些內遷的少數民族保留了他們的部落模式,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人像中原地區的漢族普通百姓一樣,強壯的人補充進入軍隊,瘦弱的人成為編戶齊民,為國家創造稅收。另一部分部落雖然保留了部落的組織模式,但是受到政府派遣的都尉或者司馬管理。這也給予這些內遷的少數民族極大的壓迫。

《三國志》記載了一個小故事。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攻取漢中郡,率領諸軍回到長安,他當時讓騎督太原郡的烏桓王魯昔屯兵池陽,用來防備盧水胡。而魯昔的妻子被放在晉陽當人質,當時幷州刺史梁習正在把大量的胡人編成軍隊發往曹操的統治中心鄴城,魯昔思念自己喜歡的妻子,又害怕自己留守邊疆不能夠回去,於是帶著自己帳下的五百騎兵偷偷返回幷州,他害怕別人發現,就把自己的隨從們放在山谷裡,自己進入晉陽城把妻子帶出城,但是晉陽城的官吏發現了,官吏們畏懼魯昔的騎射,於是招募鮮卑人前去抓捕魯昔,魯昔帶著妻子騎著一匹馬,馬匹負重跑的太慢,最後被鮮卑人追上射殺。魯昔就是當時被大量徵發少數民族部落首領之一,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其實當時作為士兵的漢人也是一樣被大量徵發,同樣受到壓迫。但是匈奴人,烏桓人在騎射上的優勢,使得魏晉時代的軍隊招募很多少數民族用以進行軍事鬥爭,這種頻繁的徵發少數民族作為士兵和戍守邊疆。自然會引起少數民族的不滿。

另一部分少數民族成為魏晉時代的編戶齊民,向西晉政府上交賦稅,等同於普通的漢族百姓。《晉書》對於這些有過記載:

夷人輸賨布,戶一匹,遠者或一丈。

遠夷不課田者輸義米,戶三斛,遠者五斗,極遠者輸算錢,人二十八文。

其實相比較於漢人,這些少數民族賦稅是比較輕的,但是在實際上曹魏乃至西晉的豪強大族,王公貴族都喜歡把這些少數民族作為奴婢,主要用途是作為奴婢擴大財富。在曹魏時期,幷州地區的匈奴人就已經遭到了這樣的命運,《三國志》記載當時幷州刺史,護匈奴中郎將陳泰就受到了洛陽的王公貴族的請求,他們給予陳泰大量的錢財,讓陳泰買賣匈奴人作為奴婢,但是被陳泰拒絕。在晉朝當時的豪族還喜歡扶余人作為奴婢,慕容鮮卑部就曾經攻打扶余,向中原販賣扶余奴隸,晉武帝甚至還需要下詔令禁止買賣扶余人為奴。異族奴婢的盛行在晉元帝司馬睿身上也可以看到,他的妃子荀氏就是一個鮮卑人。

西晉政府繼承了曹魏的政策,而且徵發少數民族當兵和買賣少數民族為奴,這樣的行為肯定會激發少數民族的不滿,這種不滿在西晉軍事能力強大的時候,還能夠維持政府的統治,但是八王之亂直接摧毀了西晉的軍事力量和內政,於是叛亂就會發生。

十六國時代的開啟,簡述晉朝和內遷少數民族之間的對抗性關係

結語:對抗性關係的形成和十六國的前奏

其實十六國第一個政權,也就是巴蜀的成漢政權建立之前,西晉政府已經發生了多起叛亂事件,在晉武帝泰始六年(270年)河西地區禿髮樹機能造反,起因是河西遭受到水旱的災害,糧食缺乏。274年,禿髮樹機能攻打金城郡,大量的羌人,氐人前來投奔禿髮樹機能,在278年到279年之間,涼州城被攻下,這導致晉武帝大驚,他隨即在279年派遣馬隆才擊破禿髮樹機能。與此同時在271年就發生了上文提到的劉猛出塞,最後被殺的事情。在晉惠帝元康四年(294年),匈奴郝散再次發動叛亂,但是被平定。郝散之弟郝度元聯合馬蘭羌和盧水胡再次叛變,關中的氐人和羌人有參加了這次叛亂,所推舉的是氐人齊萬年為帝。到了299年這場叛亂才被鎮壓下去。其實西晉時代的大臣阮種對這些內遷少數民族的叛變的原因總結非常好:

受方任者,又非其材,或以狙詐,侵侮邊夷;或幹賞啗利,妄加討戮。

朝廷指派給這些內遷的少數民族的官員,他們才能不行,有些人純粹是搞欺騙手段欺辱內遷的胡人,有些人為了獲取利益,殺掠甚重,這使得內遷的少數民族痛恨西晉政府。他們最終形成了對於西晉政府的對抗性,在西晉政府崩潰後,這些人發動起義建立自己的國家。不過當時的慕容鮮卑和拓跋鮮卑則是在其首領的鼓動下向漢地劫掠財富,和這些內遷的少數民族並不一樣,屬於另外一種性質。

正是這種西晉和內遷少數民族的對抗性,中國的北方開始出現了混亂和殺掠的十六國時代。

十六國時代的開啟,簡述晉朝和內遷少數民族之間的對抗性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