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了:過度和孩子親密有弊端,要有意識的離他“遠”一點!

一位心理專家說過:一個成功的人,不一定非常聰明,但他一定是個講紀律的人。這個紀律,其實也就是遵守相應的規則,對孩子,有愛有自由,但,規矩該立還得立!

小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雖然我們都提倡給他們愛與自由,但是該有的原則與規則也是要有的,不然孩子可能不僅不聽你的,也會對你產生“你所做一切都是應該的”心理。

家長注意了:過度和孩子親密有弊端,要有意識的離他“遠”一點!

案例:

電視劇《一樹桃花開》裡的羅耀輝,就是一個十足的“奶瓶男”,羅母從小就喜歡干預兒子的各種事情,總是自作主張的為兒子著想。而羅耀輝呢?在羅母的一遍遍洗腦中,一晚上能提六十次他媽。最後的結果就是導致了兒子兒媳不和、離婚。

家長注意了:過度和孩子親密有弊端,要有意識的離他“遠”一點!

還有的是婆婆就是看不上兒媳婦,或是婆媳之間有了矛盾,無論是誰的錯,丈夫永遠都向著媽,堅決奉行“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自己的父母全都對”。

家長注意了:過度和孩子親密有弊端,要有意識的離他“遠”一點!

這些畫面,也許在你身上發生過,也許你聽說過,總之,我們並不陌生。為什麼會這樣的呢?就不能友好的相處,為什麼總是找事呢?

原因就是:過度親密了!

這些彆扭、不正常、讓人難以理解的現象,絕不僅僅和性格、經歷等因素有關,它們往往根源於小時候過度親密的親子關係。

家長注意了:過度和孩子親密有弊端,要有意識的離他“遠”一點!

那麼,哪些現象屬於“過度親密”呢?

1、父母和孩子之間沒有邊界

認為自己是全世界最愛這個孩子的人,可以管孩子的所有事情,誰都沒我管得好,哪怕是他自己。就像上文中的羅母,比如——

替孩子完成TA不會寫的作業,

為TA出頭解決同伴間的矛盾,

擅自決定孩子不可以做什麼等。

家長注意了:過度和孩子親密有弊端,要有意識的離他“遠”一點!

2、嫉妒一切親近孩子的人

當孩子交到了好朋友,一想到他將擁有另一半,就會失去心理平衡,感到自己的“愛”受到了侵犯和威脅,從而就想控制孩子的一切,挑剔孩子身邊的親人、朋友,開始爆發式找茬。這一點尤其體現在婆媳不和。

家長注意了:過度和孩子親密有弊端,要有意識的離他“遠”一點!

3、把孩子視為一生的陪伴

有些父母會把孩子當作自己一生的精神依靠。就算孩子長大了,父母也覺得我的孩子,應該永遠都和我在一起,以我為重。而不明白龍應臺所說的,“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家長注意了:過度和孩子親密有弊端,要有意識的離他“遠”一點!

過於親密、沒有邊界、不明白漸行漸遠,有什麼危害呢?

1、立規矩容易執行難

其實,文文最初在孩子上學後,也是給兒子立了不少規矩的:放學後趕緊做作業;做作業的過程中不許走動;只有做完作業才可以看書;但是,規矩立了是立了,每次孩子都拖延著不做,文文想發怒時,兒子就跑過來左親一下,右親一口,左一聲好媽媽,右一聲大美女,弄得最後各種規矩就變成了擺設了。

家長注意了:過度和孩子親密有弊端,要有意識的離他“遠”一點!

2、導致沒有原則

鄰居家小男孩,春節時跟著親戚家的哥哥喝了點可樂,每天就要點著喝可樂,從一大早就開始,媽媽讓他選牛奶還是粥,他明確說就要可樂和麵包,他媽媽想著先哄過去一波才說,結果變成了差不多每頓都要喝,不給就發脾氣。

家長注意了:過度和孩子親密有弊端,要有意識的離他“遠”一點!

3、導致孩子無法無天

有個遠房親戚,年紀比較大時才有了寶貝疙瘩,家裡所有人都嬌縱著,他的爸爸媽媽甚至說,這孩子只能我打,別人不能動一根手指頭。後來孩子變得無法無天,鄰居家都覺得惹不起躲得起,都不讓自家孩子和他玩,而且這孩子脾氣特別不好,一旦惹到他了還會給他媽媽兩拳,快逆天了。

家長注意了:過度和孩子親密有弊端,要有意識的離他“遠”一點!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現在很多父母已經知曉了,對待孩子不能粗暴,不能打罵,但是這個度很難把控,把控得不好就成了放縱,如何給孩子愛與自由的同時,也訂立好規矩?

第一:要對自己的愛保持清醒

“父母是最愛自己孩子的人”,沒錯。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就不能相信,別人也能同樣愛我們的孩子,比如TA的朋友、老師、妻子、丈夫。愛並不等於佔有,而是應該像一首歌中唱得一樣“我給你最好的愛是手放開”,正是因為這樣一份深沉的愛,我們才更應該懂得適當地放手,讓孩子慢慢的去探索自己的人生。

家長注意了:過度和孩子親密有弊端,要有意識的離他“遠”一點!

第二: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規則

0-3歲是建立明確安全的界限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沒有規則意識,一旦父母不允許就會大哭大鬧,這時候父母可以先共情,再建立規則:寶貝,我知道你很難過,你可以抱著媽媽哭一陣,但是這樣做確實是不允許的。

3-6歲的孩子,要建立與身邊人和諧的規則。比如打擾了別人,要說對不起;有人幫助自己,要說謝謝;垃圾要扔進垃圾桶,不能隨意說髒話,不能攻擊別人等。

6歲以上的孩子,各種公共場合的規則和家裡長幼之間的禮貌與尊重規則都該讓孩子清楚。

家長注意了:過度和孩子親密有弊端,要有意識的離他“遠”一點!

第三:態度要堅決

如果孩子在遇到錯誤時,不論是嬉皮笑臉還是哭鬧不止,該懲罰時還是要懲罰,而且態度要堅決,不能自己就先放棄了。

家長注意了:過度和孩子親密有弊端,要有意識的離他“遠”一點!

最後,再提醒大家兩點:

  • 1、在夫妻關係不好或是單親家庭中,更容易形成過度親密,因為當成人缺少感情的安慰的時候,就總會希望在其他地方得到彌補,這個時候,孩子就容易自然而然的成為被選擇的對象。
  • 2、過度親密的危害,並不是只會發生爸爸和女兒、媽媽和兒子身上,爸爸和兒子、媽媽和女兒也是有發生的可能的。
家長注意了:過度和孩子親密有弊端,要有意識的離他“遠”一點!

也就是說,每位父母都應該重視“過度親密”的問題,審視自己、反思自己,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和言行,牢記“可親密,但不可過度”!

父母要能夠意識到孩子的成長、變化和需要,承受住焦慮擔心,逐漸放手,允許孩子自己做主,允許他長大,允許他不需要媽媽,允許他犯錯,冒險,離開我們,成為他自己!

瞭解情緒、表達情緒、解決情緒才是培養高情商的基礎,不過,6歲之前的孩子是聽不進去道理的,年紀輕輕的他們獲取知識的捷徑就是故事,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所以李玟謹教授給大家推薦以下的書籍,一共10冊裡包含了如何合理科學的去教育孩子。

家長注意了:過度和孩子親密有弊端,要有意識的離他“遠”一點!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說:注重孩子早期教育與陪伴,是父母這一生最划算的投資!

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

3-6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我在小的時候總聽母親給我講故事,這也驅使我養成了良好閱讀習慣。

所以,我準備“沿襲”這個行為!

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他們的背後一定站著一對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

有見識的父母,不等於有錢的父母。比如,給孩子買一本童書繪本用不了多少錢,但會讓孩子學習到很多知識。閱讀能夠活躍腦細胞,孩子喜歡閱讀,就更聰明!從小養成閱讀習慣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歲半-6歲

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家長注意了:過度和孩子親密有弊端,要有意識的離他“遠”一點!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家長注意了:過度和孩子親密有弊端,要有意識的離他“遠”一點!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里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里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商品卡即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