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没有稳定工作,却整天仗义疏财,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银两?

游侠与一般的江湖义士或绿林豪杰有所不同,他们除了仗义疏财来扶危救困之外,更重要的是他们仗剑江湖行侠义之道来惩恶扬善。因为江湖游侠四处闯荡,他们往往没有稳定的工作,可在我们印象里这些久历江湖的大侠们似乎从来不缺钱。

在武侠题材的影视剧中,大侠们往往都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主,遇到有困难之人时他们往往出手阔绰,数十两的纹银似乎在大侠眼中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侠客们生性豪迈往往视钱财如粪土,遇见不平之事拔刀相助,所以仗义疏财和除暴安良已成为侠客们的天职。

游侠没有稳定工作,却整天仗义疏财,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银两?

其实,在江湖绿林中要学到一身绝艺非常得不容易,有门路的拜名师入帮派,没有门路的只能靠机缘偶遇来得到高人们的提点,没有门路又没有机缘的人想要习武就只能靠花钱请师傅传艺,而这种看着银子来上门传艺的人武功往往良莠不齐,有的只是靠着三脚猫的功夫来蒙事混饭吃的,所以说要成为拥有一身绝艺的侠客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没有稳定工作的游侠们,给人的印象却似乎是整天在仗义疏财,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银两呢?在评书《白眉大侠》一开始,徐良误走华阴县管了一档子闲事,徐良的师叔小诸葛沈仲元的女儿沈春莲在当地摆了一座招夫擂,本来已觅得佳婿王希正,可却被当地的花花太岁王大全搅局,最后徐良亮出了龙边信票这才把王大全赶走,不然沈春莲和王希正的亲事就会出大麻烦。

书中详细介绍到,徐良此时还未到开封府正式当差所以身上并没有带多少钱,只好强凑了纹银五十两给沈仲元贺喜。徐良在华阴县逗留数日后离开,他到了黑山头却遇到一帮占山为王的劫匪,此时徐良把包往地上一放慢慢打开,里面黄的是金子,白的是银子,还有一打银票,徐良却口称这一堆财物足有三千多两。

游侠没有稳定工作,却整天仗义疏财,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银两?

徐良几天前还在华阴县强凑纹银五十两,他又没有俸禄或临时工作赚取银两,短短数日徐良身上的财物猛增至三千多两,徐良这位白眉大侠的钱未免来得太蹊跷了,在这里我们就说一下江湖游侠的第一种经济来源。

在《三侠五义》中,南侠展昭和锦毛鼠白玉堂在苗家集行侠仗义之时,他们听闻苗秀仗着儿子在太守衙门当经承便为祸乡里专门干些盘剥重利的勾当,于是展昭和白玉堂不谋而合地晚上去苗秀家溜达了一趟,苗秀刚赚到手的三百多两银子就被展昭和白玉堂二一添作五给分了,这段书叫做“苗家集双侠对分金”。

此时的展昭还未进开封府当差是一名实打实的江湖游侠,而白玉堂则是一个热衷于仗义疏财的义士,他俩在惩治恶人的同时会把不义之财没收,再把不义之财用来扶危救困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这也就是江湖游侠分明没有稳定收入却能整天仗义疏财的主要原因

游侠没有稳定工作,却整天仗义疏财,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银两?

有些游侠闯荡江湖久了往往会积累下很多人脉和很大的名望,这时游侠靠自己的能力会拥有稳定的职业,譬如开镖局就是很多江湖名侠联手创业获得丰厚收入的主要途径。

在《雍正剑侠图》、《三侠剑》、《十二金钱镖》、《连环套》等评书中,都出现一个群侠云集的组织,这便是南七北六十三省总镖局,选拔总镖局的总镖头时还会举行一场武林盛会,这便是“三月三亮镖会”,镖局的群侠们举办这场盛会的主要目的主要是扩大镖局的声望和结交天下绿林人。

如果总镖头的威望和武功不足以在江湖上服众的话,那么那些占山为王的总辖大寨主也就不会买总镖局的账,如果总镖局的势力和能力不足以震慑武林的话,那么就很难保证不会遇到吃生米的绿林强人来劫镖车。在历史上朝廷押送贵重的物品,有时候也会选择镖局来押送,可见由江湖群侠组成的总镖局的声望有时比势力更加重要。

总镖头在江湖中的声望仅次于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的总门掌,所谓侠以载道,如果总镖局没有一个好的名望武林各大门派中人也不会认可这个组织,所以总镖局之人除了押镖之外还要有行侠仗义的责任,比如《三侠剑》里的胜英,他看到绿林道中出现败类之时也会出手,在看到有人陷入困境之时,他便会慷慨解囊。

游侠没有稳定工作,却整天仗义疏财,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银两?

江湖游侠还有几种不太为绿林道称道的归宿,第一种是入公门成为办差官,比如《三侠五义》里的展昭、《白眉大侠》里的徐良等,还有一种是成为显贵之人的贴身保镖或护院教头,比如《雍正剑侠图》里的童林、《龙虎风云会》里的房书平等。最后一种是成为刺客,比如历史上有名的专诸和荆轲,虽然他们都名扬天下,可从江湖游侠的角度看,他们都沦为庙堂权术里的棋子。

游侠最无奈的归宿是落草占山为王,虽然在很多侠客眼中,一旦落草就等于降格为贼,但是有时候游侠落草是为形势所迫,比如圣手昆仑侠胜英见大明灭亡一灰心在逢虎山落草,他与七位弟兄结拜号称明清八义,大明最后一位武状元号称是龙凤大侠,后来也不得已也在九龙山落草为王。

同样是占山为王却也有着很大区别,有的山寨不仅不会为祸一方,相反还会在接济周围乡民,他们的银两从何处来呢?这与江湖游侠一样,他们从坏人手里夺取不义之财一方面养活自己,另一方面恩惠周围生活清苦的山民,评书里明清八义的逢虎山或是《水浒传》里的水泊梁山皆是如此。

游侠没有稳定工作,却整天仗义疏财,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多银两?

在武侠故事里,无论是江湖游侠还是身在公门,甚至是落草为寇,其实最主要还是看这个人是否有侠义之心,他的所作所为是否以侠义为本、善念为怀。能做到这些就不会愧对这侠客二字,江湖游侠没有稳定的工作,他们却做着仗义疏财、除暴安良的侠义之事,很多时候他们所凭借便是一颗至诚至热的侠义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