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作为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的“时空三部曲”(另两部:《天堂电影院》、《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之一,《海上钢琴师》是三部曲里口碑最好、人气最旺的,其豆瓣评分高达9.3,在Top250排NO.11,至今已有1149335人评分,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影片讲述了一个被命名为“1900”的弃婴在一艘远洋客轮上与钢琴结缘,成为钢琴大师的传奇故事。而“1900”之所以能创造传奇人生被人津津乐道,这与闭环思维有着很大的关系: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下面,我想和大家一起谈谈:

什么是闭环思维?

闭环思维是如何造就“1900”的传奇人生呢?

现今又该如何利用闭环思维来服务于我们的现实人生?


01 做事有始有终有反馈


什么是闭环思维?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闭环思维,是指完成一项工作或参加一项事情,不管执行效果如何,都要及时、认真给发起人反馈。约定时间要反馈,阶段完成要沟通。

放眼一生,我们唯一要图谋的事情,那就是生存,不管是生活、工作或休息,那都只不过是生存的一种状态和方式,最终我们都要向发起人——生命一次又一次反馈,在一生耗尽的时间尽头汇报我们的人生旅程。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人,赤条条地来,赤裸裸地走,不同的就是介于起点和终点的这段过程。要么庸庸碌碌而生,要么轰轰烈烈而死,各种的滋味和成就都取决于自己,套用“闭环思维”模式,精确找到人这一生图谋的本质。

“闭环思维”来源于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的“PDCA循环”,分为4个管理部分: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P(Plan)计划:目标的确定和计划的制定。

D(Do)执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C(Check)检查:总结对错,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A(Act)处理: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经验加以肯定并推广,对失败教训引起重视并避免。

这个理论不仅适用于企业管理、工程生产等方面,同样也适用于个人人生的管理。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在影片中的某天深夜,幼小的1900走到音乐厅,无师自通地弹奏起优美的钢琴曲时,船上的工作人员和游客们惊讶不已。

当船长呵斥他违反规定时,小小的1900果断回复:“Fuck the rugulations(去他的规定)!"自此,1900就开启了海上的钢琴之旅,吸引了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旅客。

在1900的一生中,他未曾下过船,未曾登陆过陆地: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期间,也有州会议员问他为何不搞个商业巡演博取更多名利,也有女孩的父亲动摇过他改变生活现状的心思,更有他的好朋友马克斯劝他直接下船去过正常人的生活。

但1900说:

“陆地上的城市里,什么都有,可唯独没有尽头。根本没有尽头。我看不见这一切的尽头,世界的尽头。太多的选择,太复杂的判断,精神会崩溃!

拿一部钢琴来说,键盘有始有终,你确切知道88个键就在那儿,错不了。它并不是无限的,而音乐才是无限的,你能在琴键上制造无限的音乐,我喜欢这样,我能轻松应对!”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通过深思熟虑、仔细盘整,1900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内心需要什么,并及时修正自己的欲望,对于干扰的言论加以过滤,对于所想要的结果加以肯定和坚持。

即使最后听到要炸船,1900也选择与生他、养他、陪他的船共生死,这就是1900对于人生这张卷的答复。

对于天才型的钢琴师来说,1900本可以依靠自己的天赋赚得盆钵满盈,但越是高手,闭环思维就远远超过一般人,越能专注于自己内心世界的开土拓疆,隔绝嘈杂音色,不随波逐流。


02 闭环思维是如何造就“1900”的传奇人生呢?


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天才来自于重复,正常化来自于重复”。

1900终其一生都是弹琴度日,就算航行过程中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物,碰到不同的问题,他也只是一次次围绕着钢琴来去突破和应对:

该争则争,该断则断,该舍则舍

下面通过三组对比就能清晰明白,1900的传奇一生从何而来。

  • A “美国梦”的不同求索

《海上钢琴师》改编自意大利著名小说家亚历山德罗·巴里科的小说《1900》。

巴里科的小说《1900》一开篇,就讲述了弗吉尼亚号海轮上,移民们看见自由女神像时的那幕疯狂场面: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当一个人在某一个时刻抬起头的时候,就会……就会望见她。这真是一件让人琢磨不透的怪事。我是说,在海船上,有超过一千多号人,在惊涛骇浪之中,在移民之中,在怪诞的人群之中,我们之中,却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就一个人,首先望见了她……”

毫无疑问,“她”是美洲,是“美国梦”的代名词。20世纪初,海轮搭载着无数欧洲移民漂洋过海,去实现他们的“美国梦”。他们的眼中充满着渴望的光芒,对那些即将看到的,即将得到的东西充满渴望。

而主人公1900对“美国梦”,不屑一顾。那些移民为了“美国梦”,遗弃了他,就连他的亲生父母都遗弃了他。这样所谓的“美国梦”,绝不是1900想要的。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19世纪给20世纪的贺词:我给你带来这个名为基督教世界的高贵妇人,她邋遢龌龊、无耻,刚从胶州、满洲里、菲律宾劫掠而归,她心怀卑鄙、身藏赃物,满嘴假仁假义。”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摧毁了人们的心灵和家园,工业文明使人们把追求财富、地位当成终极信仰。所以,无数的欧洲人从他们的家乡迁往美国,去那里淘金,寻找他们的“美国梦”。

而1900对“美国梦”有着自己清醒的认知: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陆地上的人喜欢寻根问底,虚度了大好光阴,冬天忧虑夏天的姗姗来迟,夏天则担心冬天的来临,所以他们不停地四处游走,追求一个遥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羡慕。”

因此,1900终生不愿意下船,也不愿意加入追求“美国梦”的滚滚红尘中,不愿随波逐流。他能在时代的巨大潮流中,辨别自己的航向,面对无数名场面的诱惑和形单影只的孤独,他有过思考和困惑,但最终都能闭绝外界的干扰,专心于自己的音乐创作。

  • B 欲望的膨胀与消亡

1900成为钢琴家之后,声名远扬。美国爵士乐鼻祖莫顿公然挑衅1900,想和他斗琴,以此证明自己的高超琴技和音乐天赋。

叔本华说:“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三场比赛下来,莫顿疯狂炫技,想挤压对方的存在。

可在1900看来,他同意斗琴,完全是因为想学点什么。看到莫顿疯狂炫技后,1900感到很失望。最后1900用自己的精湛琴艺,狠狠回敬了莫顿: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人都是七情六欲的高级动物,1900不是圣人也不例外。他也曾对一位姑娘心动过: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甚至想因此追随她,回到陆地过正常人的生活。可他刚下阶梯时就在想:

“天啊!你看过那些街道吗?仅仅是街道,就有上千条!你下去该怎么办?你怎么选择其中一条来走?怎么选择属于你自己的一个女人,一栋房子,一块地,或者选择一道风景欣赏,选择一种方法死去?

对我来说,大地是一艘太大的船,是一段太漫长的旅途,是一个太漂亮的女人,是一种太强烈的香水,是一种我无法弹奏的音乐。朋友,请原谅我。我不会下船。下去我就会死。”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20世纪物欲横流,1900对“美国梦”里标榜的成功和赢家,嗤之以鼻,不愿让自己堕入“美国梦”的虚假摇篮里。他对一切让人失去自由意志的东西,深恶痛绝:“去他妈的爵士乐。去他妈的规则。去他妈的战争。”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圣经记载:“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但闭环思维高手却懂得该断则断,该清则清,不做欲望的奴隶,掌控自己的命运和使命,及时修正心态和策略,继续在自己的精神世界招兵买马,潇洒恣意。他的欲望仅是调制于船头到船尾的空间。

  • C 生命的释义

从整部电影来看,号子手马克斯和钢琴师1900分别代表着现实和理想这两面: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影片中马克斯随向主流,无法经受现实名利的诱惑,最终下船辗转颠沛流离,却也只能变卖伴随自己半生的小号为生;而1900就是理想型的我们,可以在钢琴的世界里自由驰骋,纯真而完美。

弗吉尼亚号在战争中被征做流动医院使用,变得千疮百孔,最后破烂到人们决定要将它报废的地步。船员们都已经登岸,船上已经装满炸药,马上会被拖到深海里炸毁。而1900最后宁愿选择与弗吉尼亚号一起葬身海底,永远驻守在大海上,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获得永生: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当代诗人臧克家曾说:“有些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却还活着。”马克斯用乐器换来了生活的救济,却最终泯然众人矣;而1900的离去,是对以“美国梦”为代表的追名逐利、物欲横流的世界的拒绝,时刻乃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随着时间流逝,成为影史经典的核心佳话。

1900的传奇就是闭环思维的最好效果证明:梦想千千万万,大千世界只取一瓢饮;欲望有尺有度有节制,不为名利所驱动;时刻对视自己的精神领域,一遍又一遍坚定初心。


03 现今又该如何利用闭环思维来服务于我们的现实人生?


马云说:“伟大的事就是将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极致。”这便是传奇。人的一生,到底图什么呢?无非就是“生存”二字。纵横一生,我们却要一次次反复对这个问题做出不同的反馈与答复。

现今为止,该如何让闭环思维来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现实人生呢?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1)P,计划部分:

这一生,我要图谋些什么?我的图谋出发点是什么?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为这个目标我能分几个阶段来完成?每个阶段我又有哪些阶段性的目标?每个小目标我又要做些什么?遇到阻碍时,我又如何调整计划和策略?关键时刻,我可以寻求哪些帮助来辅正我的目标和解决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记得时时刻刻与自己对话,对视自己的内心与期望。

正如1900的一生,他只想用钢琴弹奏一生,这期间并不是一蹴而就,再好的天赋也得加上每日勤练,偶遇种种障碍,例如“美国梦”的名利诱惑、朋友的“善解人意”等,他都时刻注意检视自己,发自内心对自己追问,一次次动摇就一遍遍修正,剥去多余的外壳,剩下想要的内里,造就自己传奇的一生。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2)D,行动部分:

为完成这件事情,我需要分几个阶段?需要多长时间?预留突发状况,我能采取哪些紧急措施?之后我可以怎样矫正我的期待和解决措施?

就比方说我,终其一生也不过是想要生活的丰衣足食、时刻提升自己的内外而已。

假设我能活80岁,为此我分成了四个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每个阶段我都给自己留足20年的时间,现如今步入青年,我要做的无非就是创造一份事业和创建一个家庭,那我就要各自给这两大部分各自确立一份大概的实施策略。

对于这两方面,我可以接触到的资源有哪些?然后从能力、兴趣、毅力等更方面来对自己进行评估,接着再制定落实措施,以目标为中心散发思维,测试自己能做到的程度有多少。最后再对比结果。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3)C,检验部分:

在执行的过程中,我有哪些做得好的和不好的?我可以借助哪些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哪些需要第一时间继续跟进的?哪些是可以马上解决的?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4)A,处理部分:

阶段性反馈有哪些值得继续坚持的?参与者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建议和措施?如果重做一遍,会不会更好?或者有哪些预防措施?

就比如我现阶段的写作创立事业部分,我可以在跟进平台的学习辅助那里找到帮助,协助我创立好自己的专栏和写作技巧。如若能做的优秀,我会继续扩建自己个人提升的领域,写出更多优质文。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闭环思维的“PDCA循环”,还有一个隐藏的技能,那就是持续改进。“计划、执行、检查、处理”,一次又一次复盘整合,不断尝试和跟进。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写到最后

没有图谋的人生,不是好人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闭环思维”为我们的人生保驾护航。

现在我们再整合一下文章内容: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首先,我们讲了什么是闭环思维:PDCA循环是核心,做事有始有终有反馈。

然后,“闭环思维”是如何造就1900的传奇人生:不随“美国梦”的物欲横流,只专心耕耘“钢琴梦”;不主张过度的欲望,有尺有度有节制;生命和爱情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最后,我们如何利用“PDCA”模式来创造自己的人生: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海上钢琴师》里交了份人生答卷,无论图什么,都要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对人对事对己都要靠谱。活在当下的我们又该如何作答呢?


闭环思维:人这一生,到底图什么?《海上钢琴师》交了份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