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味道】民间年画连环画

谈到年画,人们都很熟悉,但是,年画连环画却鲜有人知。年画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种类,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年画连环画,是人们在过年时贴在大门、灶台、墙上的一种以连环画形式展现的年画。

【老家味道】民间年画连环画

早期的年画连环画多是条屏式的,常见的四条屏,有12至16幅关联的图画;八条屏的,有18至32幅图画连在一起。也有整张条屏的,但其中又分若干幅小图。民间年画连环画色彩明快,浓墨重彩,彰显一种节日的喜庆氛围,内容多为民间故事、戏曲故事等。

【老家味道】民间年画连环画

年画连环画最早为木刻雕版印刷,由于印刷技术有限,所以尽管出自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等地的名家、名店之手,但色彩表现力也是较弱的,且纸张过于薄、软,因此,存世量极少。新中国成立后,年画连环画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但印刷技术明显提高,题材也更加丰富、广泛,画幅整体质量也有了极大的提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民间连环画的鼎盛期,很多古典戏曲故事被改编成年画连环画,受到广大群众的推崇和喜爱。这其中,最受欢迎的有刘继卣创作的《武松打虎》、张碧梧创作的《秋翁遇仙记》、任率英创作的《桃花扇》等。这些年画连环画大多出自名家、名社之手,因此时至今日,身价依然不菲,成为连环画收藏市场中难得一见的珍品。

【老家味道】民间年画连环画

随着挂历、贴画的流行与普及,年画及年画连环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现在,市场上已很难看到年画的踪影,更不要说年画连环画了。尽管年画连环画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依然不减,其身价也是扶摇直上。

【老家味道】民间年画连环画

图文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