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樣看黃賓虹的

我是這樣看黃賓虹的
我是這樣看黃賓虹的
我是這樣看黃賓虹的
我是這樣看黃賓虹的
我是這樣看黃賓虹的
我是這樣看黃賓虹的
我是這樣看黃賓虹的
我是這樣看黃賓虹的
我是這樣看黃賓虹的

一、我生在北京長在北京,打小在琉璃廠泡大的,許多名家作品經常看,那時候,最喜歡白雪石的灕江山水,當然,那時候,也能見到一些黃賓虹的山水畫,但是,大家可想而知,當白雪石清雅秀麗的桂林山水畫與黃賓虹黑了吧嘰的山水畫放在一起時,大家都肯定會喜歡白雪石,沒人喜歡沒人理解黃賓虹黑了吧嘰的山水畫為什麼這樣畫!!!

直到四十多年以後的201幾年有一位唐山專學黃賓虹山水畫的人向我講黃賓虹山水畫如何如何好,我還是不理解。

直到某一天,忘了從哪兒看到黃賓虹的一句話,他說:“沒有畫壞的畫”。我不理解,於是,在畫上反覆塗抹,反覆畫,反覆積染,最後發現,以前都扔掉的畫,其實拾起來繼續畫,都可以成為好畫。這是什麼原理呢?我琢磨了好久,才得出一個結論,即:

製造矛盾,解決矛盾,歸於和諧。

由此之後,黃賓虹山水畫以及理論就像鴉片一樣,棄不掉了。

二、不畫畫的人,不親自長期動手體會黃派山水的人,建議閉上嘴巴,因為,黃派山水的體會來自於自己親自的實踐,唯有實踐才能體會。僅靠僅就理論去猜測,是瞎想!

三、黃賓虹看的真跡多,臨的多,走的多,理論研究的多,而且,西方的東西也學了許多許多。所以他的資源豐富!

四、由於長期的書法、金石、理論、繪畫臨習、理論研究,加上許多哲學的思想,許多東西交織在一起,在他的大腦海裡進行了化學反應,然後才向他的手傳達出一種他人不可能有的指令,於是,在這種特殊的指令下,才在紙上產生了這種效果。如果比寓為一盆菜,那這種複合味道,一般人肯定不習慣的。

五、許多人寫關於黃賓虹山水的評論,很長、很雜、很……………,我喜歡簡單!

六、如果用一段非常簡單的文字描述的話,我的體會如下:

1)一個上了戰場的人,可能根本不講方法了,上戰場就是肉搏拼刺刀了,哪裡還會講什麼套路,克敵制勝就是目的。

2)由於黃擁有豐富的筆、墨、構圖等功力,所以,描繪山水才敢無所顧及。

3)許多人畫畫講程式、講套路,而黃不講,信手拈來,畫之前,這畫會畫成啥樣,他自己可能也不知。

4)繪畫筆墨的哲學性被黃用到極致了。核心是:製造許多矛盾,然後解決矛盾,最終達到和諧!

5)山川之形與黃的筆墨已經融合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