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被焚燒、首相扮成老太太出逃首都——震動世界的伊拉克革命

超越歷史故事表面,從宏觀的社會視野來討論事件發生的深層原因

更多文章盡在“啟蒙時代的餘孽”,喜歡就點個贊、加個關注吧!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歐洲人的噩夢。在這場戰爭之中,老牌強國英國、法國、德國衰落,他們的經濟和人口受到了嚴重的打擊,無法與美蘇兩大國對抗。從此之後,歐洲在國際事務上的地位大大下降,他們不再是世界的中心。

王子被焚燒、首相扮成老太太出逃首都——震動世界的伊拉克革命

但俗話說得好,東方不亮西方亮。在歐洲衰落的同時,第三世界國家與地區卻通過這次機會崛起。二戰使殖民者們的控制能力大大下降,他們無力控制廣袤的殖民地,於是原來的殖民地人民紛紛脫離殖民帝國,建立起獨立的民族國家。


王子被焚燒、首相扮成老太太出逃首都——震動世界的伊拉克革命

新獨立出賣的第三世界國家通常帶有反西方情緒,因為正是西方人讓他們陷入了幾百年的苦難。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埃及總統納賽爾,埃及剛剛獨立,他就做了兩件令西方人無法忍受的事情,第一件是將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這樣一切通過蘇伊士運河的商品就必須向埃及繳稅。第二件是與敘利亞合併。

王子被焚燒、首相扮成老太太出逃首都——震動世界的伊拉克革命


與敘利亞合併之所以敏感,是因為納塞爾試圖構建一個泛阿拉伯國家——一切阿拉伯人都被整合進同一個國家,這將使西方對於中東地區的控制力大大降低。而最為驚恐的國家要從美國,因為美國需要控制中東以防止蘇聯擴張,而一個泛阿拉伯國家必然會敵視西方,甚至有可能與蘇聯交好。

王子被焚燒、首相扮成老太太出逃首都——震動世界的伊拉克革命


1958年,美國人的擔心成真了。在泛阿拉伯主義和反西方思想的擴散下,一直採取強硬親西方立場的伊拉克爆發了震動世界的伊拉克革命。此次革命以阿卜杜拉·卡里姆·卡塞姆率領的高級軍官團領導,他們曾在英國接受教育,但同時也接受了民族主義思想。

王子被焚燒、首相扮成老太太出逃首都——震動世界的伊拉克革命


革命發生在7月14日。政變軍官衝入王宮,抓獲了王室成員,其中包括國王費薩爾二世。國王在草坪上被處決。而國王的王儲比國王要悲慘的多,他不但被處決,其屍體還被像狗一樣拖到大街上,遭到廣大群眾的損失和焚燒,沒能留下全屍。而伊拉克的首相努裡·賽伊德還受到了精神上的侮辱——他試圖蒙著頭巾、扮成老婦人出逃首都,但卻被人發現並當場處決,屍體被遊行示眾。


王子被焚燒、首相扮成老太太出逃首都——震動世界的伊拉克革命

這場革命使國際局勢大震。美國人對此十分悲觀,因為革命者通常帶有反西方情緒,他們不但會反對美國的干涉,還很有可能加入蘇聯陣營。而蘇聯則信心大振,在伊拉克革命之後,赫魯曉夫在首腦會晤中信誓旦旦的聲稱蘇聯接下來會將伊朗也納入囊中。在此次革命之後,美蘇兩國都加緊了對中東地區的干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