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凝视同一轮明月

我们凝视同一轮明月

王献之 中秋帖

“中秋不复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山东临沂,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书圣王羲之第七子。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画家,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官至中书令,为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令",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

《中秋帖》,传为晋王献之书(又传宋朝画家米芾所临摹)纸本,手卷,纵27cm,横11.9cm。《中秋帖》是著名的古代书法作品,曾被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誉为"三希"之一,意即希世珍宝。行书3行,共22字,释文:中秋不复不得相, 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无署款。

我们凝视同一轮明月

米芾《中秋登海岱楼作诗帖》即为《中秋诗帖》(草书九帖之六、七)

释文“中秋登海岱楼作 目穷淮海两如银 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 桂枝撑损向西轮

三四次写 间有一两字好 信书亦一难事 目穷淮海两如银 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 桂枝撑损向东轮”

米芾[fú](1051-1107),自署姓名米或为芊,芾或为黻[fú]。北宋书法家、画家。汉族,祖籍山西太原,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因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

我们凝视同一轮明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

我们凝视同一轮明月
我们凝视同一轮明月

人类凭借着对月亮盈亏的观察,开始掌握世间最初有关时间的秘密。

我们凝视同一轮明月

阿根廷艺术家Leandro Katz 将月亮的阴晴圆缺转化为字母,印在打字机上,这样就可以用月亮写诗了。

我们凝视同一轮明月我们凝视同一轮明月
我们凝视同一轮明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我们凝视同一轮明月

古人赏月【 清院本 《十二月月令图》之八月 】

秋季的八月居中,谓之仲秋。天蓝月明,气温初凉。《尔雅•释天》中云:“八月为壮。”郝懿行义疏解释说,“壮者,大也。八月阴大盛,《易》之大壮,言阳大盛也。”故称八月为壮月。“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民间又把八月称为桂月。画中描绘了中秋节的夜景,人们特立离台,张设盛宴,观赏着月色。闺中女乐,吹奏着琴笙,一派融融景象。

我们凝视同一轮明月
我们凝视同一轮明月

我们凝视同一轮明月中秋愉悦

我们凝视同一轮明月

主编:何东先生 | 联系方式:17637078999

责任编辑:阿宇 | 联系方式:13781555596

#投稿须知:作者自选作品并附简介、照片、微信号投至邮箱,平台按照投稿先后顺序择优而取,诚邀您投稿支持。#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们凝视同一轮明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