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研學後教”課改背景下讀與寫的無縫對接

摘要:“研學後教”教學模式是一種調動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構建高效和諧課堂教學的課改教學模式。基於這種課改背景下,“研學後教”可以把轉變觀念、傳授知識、培養興趣與技能等系統地加以實現,從而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中學語文教學“聽、說、讀、寫”,讀與寫是重中之重。讀是基礎與吸收,寫是表達和釋放。兩者不可分割,互為作用。切實找到讀與寫的結合點,是解決長期以來作文教學“費力低效”問題的關鍵所在“研學後教”課改背景下的“手拍原創”是讀與寫的一個“接榫點”,是中學語文教學讀與寫的一種無縫對接。

關鍵詞:研學後教 手拍原創 接榫點 無縫對接

“研學”是讓學生更深入、更本質和更全面提高學習的能力,“後教”是教師依據學情而確定教學的方法和策略,用恰當的手段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讓每一位學生達到最優化的發展。眾所周知,中學語文教學“聽、說、讀、寫”,讀與寫是重中之重,讀是基礎與吸收,寫是表達和釋放。兩者不可分割,互為作用。那麼,“研學”在讀與寫結合的過程中有什麼重要意義?“恰當的手段選擇最優的教學方法”究竟是什麼?找尋讀與寫的“接榫點”並加以無縫對接的途徑又在哪裡?這些問題,筆者經過了較長時間的思考和尋求解決的辦法,覺得“手拍原創”教學效果不錯,認為這是讀與寫的一個“接榫點”,是“研學後教”課改背景下中學語文教學讀與寫的一種無縫對接。

所謂“手拍原創”,就是“研學後教” 中學語文教學讀與寫結合的一種實踐創新,“手拍”就是讓學生親自把可遇不可求的景象拍下來,“原創”就是根據照片“景象”來寫一首詩(仿古詩、現代詩皆可),“手拍原創”力求詩與畫(照片景象)的完美融合。筆者做了以下三點嘗試:

一、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把文字想象成畫面

中學語文教學之“讀”,最為常見:朗朗上口的“有聲讀”,默默未語的“無聲讀”;童聲稚氣的學生“試讀”,聲情並茂的教師“範讀”;有配樂的“混聲讀”,無配樂的“清聲讀”;分門別類的“小組讀”,齊聲和諧的“全班讀”……可謂形式多樣,別具一格,美不勝收。但筆者以為,讀與寫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如把讀與寫結合起來,把讀放在寫的框架內,那效果就不一樣了。而“想象讀”,正好把讀與寫結合在一起。

所謂“想象讀”,就是引導學生在閱讀時,結合自己的生活積累和體驗,把文字想象為畫面。“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蘇軾《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這個畫面的內涵無論從空間的寬廣性、時間長久性、層次的豐富性,還是從認知的親切度、情感的深厚度、感染的震撼度,都是空前絕倫的。

筆者不妨以讀“雪”為例,加以闡述。當讀到“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時候,出現在眼前的畫面是:北風一吹,大雪紛飛,漫天皆白,遍地銀裝,所有樹枝上都掛滿了雪花,就彷彿是一夜春風至,千樹萬樹的梨花都開了一般。這滿樹壓枝、晶瑩雪白的雪花正如綻放的朵朵梨花一般,讓人彷彿置身溫暖的江南,頓覺春意盎然,心曠神怡;當讀到“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的時候,出現在眼前的畫面是:成片的雪花如竹蓆般大小,飄飄灑灑,隨風揚落,撒滿了軒轅臺,一派銀裝素裹的景象;當讀到“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時候,出現在眼前的畫面是:天地茫茫,純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天雪地,廣袤無垠,舞姿輕盈……

一個“雪”字,“讀”到的是有形有色、有靜有動和有滋有味的精妙絕倫的畫面,這樣引導學生去“讀”,不僅讓學生進入了美輪美奐、奧妙無窮的語文世界,更讓他們獲得了無與倫比的感官衝擊和精神享受。這種“想象讀”絕妙之處還在於,隨著個體(學生)閱讀時間、閱讀空間和閱讀心境的不同,出現在他們眼前的“畫面”不僅截然不同,而且還是瞬息萬變的:上一分鐘讀雪時出現的“畫面”,下一分鐘就換了另一種景象;在A處讀雪時出現的“畫面”,在B處讀雪時又換了另一種景象;心境的不同,讀雪出現的“畫面”,同樣也是景象迥異。這是 “想象讀”的精妙之處。

二、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把畫面凝縮成文字

擁居“半壁江山”的中學語文教學之“寫”,可謂是語文教學的一塊“硬骨頭”。為找到一條切實有效的作文教學途徑,語文教師可謂上下求索,殫精竭慮,但總感力不從心,收效甚微。無可否認,目前學生的作文狀況是不盡人如意的,學生作文無論從內容到形式,處於“失真狀態”:無個性——內容“假”(虛偽做作)、“大”(不著邊際)、“空”(無病呻吟);形式不是循規蹈矩,就是為創新而“創新”。造成這種尷尬局面的原因,往往歸咎於學生閱讀“量少面窄”,生活“枯燥單一”等因素。語文教師雖然使出了十八般武藝 ,但猶覺“回天乏術”,儘管在不斷努力找尋作文教學“通衢”,然總感“山重水複疑無路”。

“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蘇軾《東坡題跋·書摩詰〈藍田煙雨圖〉》)東坡居士此言,“一語驚醒夢中人”,正可謂“柳暗花明又一村”:蘇軾“讀”王維之詩,讀到的全是畫面。筆者“豁然開朗”:學生的生活(直接的和間接的),不就是一幅幅日新月異、靈動鮮活的“畫”嗎?!學生的周圍,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個廣闊無垠,洶湧激盪的生活海洋,只要學生能採擷其中任何一朵浪花,掬捧其中的任何一絲漣漪,都能寫出只屬他個人獨特體驗的個性作文來。

下面是筆者觀覽黃山和三清山(“畫面”)後的兩段描述(文字):

“夜宿“西海山莊”,枕窗聽松,又是另一番景緻。群峰四圍如屏,剛才還無風朗月,愉悅著幽靜的神秘;此刻,風起雲湧,松聲成渦,“嗚嗚嗚嗚”,不絕於耳,下沉、上翻、升騰,響遏行雲。人寢於床,身猶羽毫,旋於青冥。漸而入睡,弱風拂松,松聲似被,裹身入眠,眠沉夢香。(《黃山聽松》)”

“三清山的水是青的,青得有點碧。澗風微瀾,水面皺纈,漣漪四起,如裙似袂潺潺而下。澗水似乎故意要讓出點空間予山嵐,慷慨地下落一米左右,蠟黃的岩石刀切似的,斧砍似的,正像山嵐盆景的木盒底座,一下子讓你驚歎不已;三清山的山是秀的,濃密翠綠的樹陰,碧得在滴翠流綠。藍藍的天宇下,山腰間,雲蒸霞蔚,霧氣似帶如練,舞之蹈之,遮之掩之,宛如半遮琵琶的江女,害羞、靈動而驚豔。”(《三清山聽泉》)

在泰山之巔,孔夫子用的是“登泰山而小天下”;望廬山瀑布,李太白用“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雪後初晴午後的長城,毛澤東用“望長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一邊是鑼鼓喧天,洞房花燭,一邊是孤影焚稿,孤苦無助,此情此景,除了“月影移牆”,再也沒有什麼詞語能夠準確生動、惟妙惟肖地刻畫出林黛玉無聲無息、無知無覺地香消玉殞;走進雲南石林,才真正知道什麼叫“鬼斧神工”;站在樓蘭遺址,才真正知道什麼叫“滄海桑田”……

中學語文教學之“寫”,就是導引學生把生活畫面凝縮成文字(句),讓學生用平時閱讀積累起來的獨特鮮明、生動形象和凝練精準的語言文字,描繪出色彩斑斕、靈動鮮活、扣人心絃的生活畫卷。

三、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讀與寫的無縫對接

筆者嘗試的“手拍原創”之“手拍”,是指親自拍的照片,“原創”是指根據自己拍的照片,寫一首詩。實踐下來,覺得畫與詩合成一體,詩與畫渾然相成的“手拍原創”,是一個讀與寫的“接榫點”,是語文教學讀與寫的無縫對接,效果不錯。如果把“手拍”比作“金風”;把“原創”比作“玉露”,“手拍原創”,正好比“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手拍”,無論從選景、色彩和構圖,還是從層次、對焦和主旨,都是“預設”的,先做好“功課”的。比如,拍“蝶戀花”(見下圖),蝶與花在照片中的位置,照片背景的襯托、層次的疊加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要特別說明的是,“手拍”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是專門“犒賞”給有準備的人的。學生利用雙休和假日,隨時隨地可以“手拍”,說不準會得到一幅不錯的照片。

其實,早在北宋,東坡先生的題畫詩《惠崇春江晚景》就是根據惠崇的畫《春江晚景》 題的詩,只不過《春江晚景》畫是高僧畫家惠崇所作:“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桃花初放、江暖鴨嬉、蘆芽短嫩、鮮美河豚……畫中有詩,詩情畫意;詩中有畫,水乳交融。

“原創”,是“讀”與“寫”的精準對接。面對自拍照片的構圖要素,用準確凝練、生動形象的語言,模仿五言、七言絕句(律詩)的韻律和平仄,引導學生練習寫作:首先是“讀”,獲取畫中“素材”,哪個是主要的,哪個是次要的;哪個是靈魂,哪個是陪襯,都要讀準、讀懂;然後是“寫”,可以是四句都寫景,也可以是前三句寫景,後一句抒情議論。

筆者把“手拍”(照片)投影到多媒體屏幕,讓學生根據“手拍”來“原創”(寫詩),然後師生進行交流,最後筆者藉助“圖曰”APP製作的“手拍原創”(見下圖),再投影到多媒體屏幕,讓學生與教師的“原創”進行比較,然後學生談認識、談感悟,最後學生對自己的“原創”進行修改。

“研學後教”課改背景下這種教師示範、學生參與和師生互動的“手拍原創”作文教學,學生學習氣氛濃厚,參與意識強烈,主體意識增強,在一次次讀與寫的無縫“對接”中,把讀與寫緊密地連在一起,切切實實提高了學生語文學習讀與寫的能力,值得同行一試。

參考文獻:

1、葉麗結,《“研學後教”理念下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及思考》,《文理導航 中旬》,2015年08月

2、葉聖陶,《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年;

3、錢夢龍,《和青年教師談語文教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4、劉國正 陶伯英 郭希芬 趙玉品,《中國近現代名家作文論》,文心出版社,1992年6月。

基於“研學後教”課改背景下讀與寫的無縫對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