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我們該如何與小區門衛相處

最近,估計大家通過各種途徑,看到過很多居民與門衛發生矛盾的情況。我自己也是親眼看過幾次,有的是吵架,有的是直接上手。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點與門衛相處的感觸。


一、認識一下社區門衛的職責

疫情期間,與門衛發生衝突的場所很多時候是小區。

以往,小區的門衛的職責,主要與物業服務有關。以我自己住的地方為例,跟我有關的業務主要有:進出口人員核查、車輛管理、門卡管理。後來,隨著小區服務意識的提升,提供推車、偶爾存收物品、幫忙開門、提供雨具等也跟小區的門衛有了關係。

隨著疫情的發生,社區防護變得十分重要。平時,我們很少接觸什麼社區服務站、社區居委會(小編注:我國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在疫情發生期間,就需要與物業緊密配合。政府的一些一些重要決策的落實,通過最基層的政府組織傳達給物業,用最近流行的官方語言叫“責任層層壓實”。這樣的結果,是小區門衛和在門口配備的志願者或者借調公職人員,成了矛盾的高發區域。

高發的原因,我簡單總結一下:

1、居民對門衛的職責的不理解。

2、居民習慣難改。我自己就是好幾次忘記了帶出入證出門,後來進來很麻煩。

3、居民防護意識不夠。有的居民,在疫情防控前期,認識不夠,覺得沒有必要弄這麼嚴格。

4、尊重不夠。有的居民對門衛人員尊重不夠,嚴重的時候,有對其工作和人進行攻擊。

5、應對突發事件的訓練不夠。門衛在面對糾紛的時候,堅守職責和應急處理沒能好好把握,不能有效溝通和說服,不會處理矛盾。

6、門衛工作方法和態度不對。確實也存在個別案例,在面對業主和租房者等各類人群的標準不統一,對於租房者尊重不夠,工作方法粗暴的情況。


以上內容,是根據個人感受簡單總結的。可能不一定完善或者正確,只為了大家能夠稍微深一點認識他們的部分情況。


補充一個知識,其實我寫這個主題的時候,分不太清楚門衛和保安這兩個詞。後來查了下,這兩個詞是有不少差別的。

保安是經過公安部門系統培訓,經考核合格,發給上崗證、統一著裝的人員。理論上保安隸屬於保安公司(公安局直屬機構),外派到用人單位。

而門衛室單位自聘人員,沒有任職資格要求,不能穿著保安制服(有時候有的地方,也可能不排除有人給門衛弄個保安服,顯得專業的情況)。


二、與門衛相處的方法

既然是矛盾容易發生的,那作為我們這樣普通的居民,可以稍微掌握或者注意自己與門衛相處的方法。個人小建議如下:

1、多打招呼。平時進出,多找個招呼,大家彼此有個印象,減少盤查。

2、多說謝謝。我住的地方,門衛經常看到居民兩隻手都提著菜就給幫忙開門等,面對這樣的幫助,要說聲謝謝,以示回應。門衛所需,無非一句口頭感謝,這聲感謝,也是代表著對他工作的認可和對其本人的尊重。

3、盡力剋制。面對門衛盤查,盡力多點剋制。特別是發生口角的時候,一定要盡力放慢語速,避免動手。我們小區的門衛,我感覺應該就是保安。人家可是學過的,練過的,真打架,吃虧的可能是自己。而且,最近疫情期間,大家應該看到過很多豪橫的人被拘的案例吧。咱們雖然沒有到那個程度,但是可別攤上刑事處罰。

4、多想未來。這一點,個人有一個很重要的經歷,一次門衛盤查我兩次,我因為不太耐心,多說了一句:“你怎麼老是記不住我?”從那次以後,我感覺那人每次對我好像都不太友好了。這讓我自己也有點不舒服。而這種不舒服,那可真的是“抬頭不見低頭見”那種常態化的不舒服。我後來覺得這樣不是給自己添堵嗎,有一次測體溫,我熱情地說了下謝謝。後來才算慢慢順過來了。這讓我想起了年前買菜一次經歷,一個大媽和買菜的女子大吵的情景。後果我猜只有兩種,一是大媽偏就要常來,只是每次買菜的時候心裡會不舒服(這種不舒服,要麼導致繼續跟賣菜女子吵架,要麼自己默默難受);二是大媽不再來這裡買,換個遠的地方,自己買菜將不在方便。其實,這兩種情況,都對自己不好。對於和大媽吵架的女子,依然一樣,要麼不舒服,要麼少了一個顧客,都是兩虧局面。

分享一個我一個長輩的經驗給大家。我那個長輩,平時進出門,經常會跟保安打招呼,還經常給人家遞煙。我跟他進出過幾次,感覺真的很舒服,保安的熱情,讓每次進門、出門,體驗都特別好。你想,懷著好心情出去,做什麼事情情緒都挺好,就容易換來一天的開心。這開心傳給自己的同事,或者顧客,或者合作者,都是正能量。回家的時候,心情也挺好,對家人和家的幸福感可能也有一些好處哩。

文章主要說的門衛。其實,與保安也是一樣的方式。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吧。週末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