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不足530万的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是重视教育、尊重老师

芬兰这个国家,以前谁也没有听说过它。它地处冰天雪地,常年不见天日,缺乏自然资源,人口不足530万,周围环绕着强国,它就像一个小可伶,蹲在一个角落里。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可怜,却创造出教育奇迹。2000年开始,每隔三年就开展一次全球几十个国家的学生测评:国际学生评量计划。到2006年第三次测评,芬兰次次都是全世界第一。

芬兰的学生整体表现太出色,他们不只阅读力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居高不下,数学、自然科学等项目,也跟亚洲学生旗鼓相当。

人口不足530万的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是重视教育、尊重老师

更难得可贵的是,芬兰学生的受测的失败率不足5%,真正实现平等教育的理念,成为“世界上落差最小”的教育体制评量成就,让芬兰举世惊艳,世界闻名。

为什么芬兰的教育能获得这么高的成就?这个成就并不是偶然得到,芬兰早在100多年前就认识到自己的劣势,没有自然资源,只要森林和湖泊,要强大国家唯有教育,于是他们从100多年前就扎实教改。

1、重视教育,教育均衡发展

芬兰人重视教育,世界公认的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主校区位于首府赫尔辛基市的中心,对应于中国来说,这所大学相当位于位于人民大会堂的位置。教育事业在芬兰的地位,可见一斑。

那么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是什么?说起来一点也不神奇:教育资源不但众生平等,还向弱势群体倾斜。

人口不足530万的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是重视教育、尊重老师

教育资源平等表现在城乡差距小,教育资源共享,各地校舍与建筑品质优良状况相同,学校与地方图书馆分布、藏书丰富情形相似,不论你我的出生和家庭,绝对保障享有高水平基础教育。

不论你是在芬兰的哪个地方,学生都一样有着热腾腾的营养午餐可吃、有一样高水平的教科书可读、有一样基本素质优良的教师、有相同的教学理念被完整地执行出来,以及充足的课外读物鼓舞着学生的心灵。

芬兰从不强调精英教学,只在乎不要任何一个孩子掉队,他们认为,有天分的孩子已经比别的孩子占了优势了,那么就多帮助一下有可能落后的孩子吧。

当然他们有这样的平等的理念,是因为芬兰是个小国家,人口不足530万人,学龄的孩子人数就更少。

如果有一个孩子掉队,必须要花很多的钱去修补这个孩子的过错,所以他们不允许任何一个孩子掉队,靠扎实的教育和人才发展到如今的芬兰,不能承受哪怕不到1%的人才耗损。

人口不足530万的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是重视教育、尊重老师

寒冬腊月要出发的图书馆巴士

2、结婚前要认识字,读育儿圣经,才能给结婚证

我们一直感叹,父母的教育给予孩子的影响是终生且至关重要,可是父母却不用持证上岗,真的是太可怕。

芬兰就要求所有结婚的人,必须认识字,还要会读育儿圣经,里面是一些教育理念,就是孩子出生后父母必须给孩子读书,教会孩子阅读书籍。

这个结婚限制是世界领先,芬兰没有说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他们强调要给孩子读书,只是想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体会到书本的乐趣,让孩子们能把阅读当做终生的爱好。

人口不足530万的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是重视教育、尊重老师

儿童图书馆

都说喜欢阅读的孩子都不会变坏,芬兰在整体强调全民阅读下,整个国家的阅读气氛是非常好,他们的图书馆管理也是非常完善,经常开着载满图书的巴士,到处转悠,谁都可以上去看,谁都可以借书。

这样的流动图书馆在整个国家转动,在路边随处可见到,就算是一天24小时没有阳光的北极圈深处,在严寒的黑夜里。这样的巴士载满了温暖人心的书册、影带、杂志、CD、DVD等,定时定点来到各个社区,为扶老携幼的一般民众,带来了寒冬的精神粮食。

这样重视阅读,让孩子们耳濡目染,他们从小就种下了喜欢阅读的习惯,这个习惯让他们有自己的追求,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能更好的融入学习中。

人口不足530万的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是重视教育、尊重老师

为学生选购的图书

3、教师是芬兰学生首选的职业

跟我们中国不同,芬兰的学生的首选职业是教师。不是说教师的薪水厚实,但教师绝对是最受欢迎和最受尊重的职业。

2007年,芬兰国家教委会专为日本教育界举办的芬兰教育研讨会上说:“教师在芬兰一直都有着承担社会心智启蒙的重要职责,因为自从芬兰独立后,芬兰人知道,唯有教育,才能走出自己的康庄大道,并在强国中崛起。”

芬兰不是口喊口号,从下面几个表现可以看到了,国家是的的确确赋予了老师课改的权利与信任。

① 所有老师都是好的,不评比老师,也不评比学生

芬兰人认为教育体制对老师进行评比、考核,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和不信任,所以老师们只需要想怎么样对待学生是最好,而不是想着要教学效果争第一,抢第一。

所以不评比老师,也不评比学生,只要求所有的学生都不掉队,这个就是芬兰的教育理念。

老师们不用拼命地改作业,而忽视了学生的情绪,不用因为要参加教学比赛,而看不到学生的冲突。

因为不用评比,老师的时间都用在实处上,跟学生的交流比较密切,更能掌握学生的变化,好做出教学调整。

人口不足530万的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是重视教育、尊重老师

认真学习缝纫的男学生

② 老师上课时间可以自主,经常变动

芬兰的天气比较恶劣,所以有时老师会调整一下上课的时间让学生少受点苦,但是从来没有因为风雪太大而停课,都是风雨无阻。

③ 上课的地点可以变化,学生也可以去外面实习

芬兰一位的老师自称拥有“自己的王国”,他的教室空无一人,学生都到哪里去了呢?去比萨店、花店、洗衣店、餐厅、快餐店等实习了。

等几天后学生回来,他们再来讨论实习的经验,讨论生活的各项课题。为什么这些学生可以随意出去外面实习呢?

校长解释说:“这群学生不太一样,他们在教室坐不住,他们的学习方式要从实务去鼓励他们,根据学生的兴趣安排到不同的地方去实习,从实习中体会到不学习的不方便,再从内心渴望回到学习中。”

其实校长说的这群学生不一样,就是我们口中说的后进生,他们没有把这批孩子当做后进生,只把他们当做需要去其他地方体验生活的一群孩子,等待他们渴望学习的时候再回归到学校来。

人口不足530万的芬兰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是重视教育、尊重老师

学生的木头课、烹饪课、织毛衣课

而这位号称有“自己王国”的老师就是在照料和鼓励这群学生的老师,他付出时间去关怀学生,从心里去鼓励学生,让学生重燃学习的热情,这个就是他们“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教学理念。

这位老师说他拥有专业的自主权力,和自由的工作环境,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结语:

归根结底,一个国家教育的良好发展与秩序,是同丰厚的经济、清明的政治、完善的体制、开放的文化心态所构成的良好社会环境是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

国家好,则教育好。教育好,则国家的未来更好。教育的本质是为了给孩子良好的学识、心态和人生,从而促进社会良性成长,是为了让大家都好。

如果脱离了好的社会氛围而一味讲求“精英教育”、“从幼儿园开始赢在起跑线”,这样给孩子的,只是一生无尽去争去抢的烦恼。天才与精英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的孩子,要过的还是平凡充实的人生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