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看历代农民起义普遍失败的内因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个战略方针是朱元璋的开国谋臣朱升提出的,

当时朱元璋面临的局势是东面有张士诚、西面有陈友谅、北面有元军、南面有方国珍和陈友定,可以说是强敌环伺,危机四伏。而且当时朱元璋还受制于小明王韩林儿,可以说发展前景十分不明朗。朱元璋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找到朱升询问对策,于是就有了这个战略。

而朱元璋也如实的执行了朱升的这一战略,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攻下应天(南京)以后,将南京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开始修建坚固的城墙。另外又下令进行屯田,在短短数年的时间里囤积了大量的粮草,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小明王封朱元璋为吴国公,朱元璋接受了,暂缓了称王的打算。通过步步为营的方式,朱元璋得以逐渐壮大,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作为为数不多成功的起义政权,透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个战略,我们可以看到历代农民起义普遍失败的内因所在——

从

失败内因之:被忽视的大后方和未曾深耕的力量

历史上农民起义一旦爆发,往往一呼百应,规模十分庞大,短时间就席卷全国。这些农民起义原本都具有天然的优势,但最后能够成功的往往十分稀少,从陈胜吴广起义、黄巢起义到太平天国起义,这些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整体上去看,他们失败的原因又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第一个原因就是忽视对大后方的经营,朱升对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其中“高筑墙、广积粮”就是要求朱元璋暂时放缓发展的劲头,先停下来巩固和经营自己的大后方或者说根据地。所谓“高筑墙”是要求朱元璋将自己的根据地建设的固若金汤,即便前方战事失利,也可以退而守,不至于四处逃窜,“广积粮”就是要他储备足够的战略物资,这是后续发力的重要储备。

但审望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起义军往往以星火燎原的趋势在短时间内攻城掠地,主动权巨大,所以他们在第一阶段往往非常顺利。这并不难理解,朝廷统治腐朽,民怨沸腾,突然有一个人站出来喊一声“反了”,于是大家纷纷附和,凭借一腔热血顿成燎原之势,而朝廷的腐朽本身又导致它们起初无力抵抗。

从

但太顺利的结果就是让这些起义政权忽视了对大后方的经营,他们每攻下一处城池,又继续奔向下一个城池,仿佛要一口气把朝廷推翻,譬如陈胜吴广起义中他们一路西进,一度逼近咸阳。结果一旦战事遇到挫折和失利,这些起义政权就一路败退,基本上再也没有反抗的能力,顿作鸟散。

如陈胜吴广起义被章邯击败以后,顿时土崩瓦解,无力反抗,六国贵族更是见死不救,陈胜反而被自己的车夫杀害。再譬如来势汹汹的黄巢起义,一度攻进长安,吓得唐僖宗一众君臣仓皇逃亡四川。然而,由于对军队纪律的不重视,对攻打下来的城池建设不重视,对后勤物资的不重视,在唐军的反击下,不过二年的时间就退出长安,最后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还在史书上闹出以“人”充当粮食的记载。

一退再退的黄巢没有根据地可守,最终在唐军的反攻中黯然退出。再譬如辉煌无比的明末农民起义,作为成功推翻明朝的起义政权,李自成(前期军队纪律较严,进入北京城以后失控)和张献忠这些起义军身上也有相似的弊病,

极度涣散混乱的部队纪律、流动作战的方式、缺乏战略物资和根据地作为支撑,基本上走到哪里抢到哪里,即所谓“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都透露出强烈的无政府主义、无组织化的特点。

从

在这一点上,太平天国运动反倒做的较为恰当,他们提出“专意金陵,据为根本”的战略,对攻打下来的领土都妥善经营,部队纪律也较为严格,此外太平天国还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发行有自己的货币,还有自己的科举制度,可以说较为完善的制度是太平天国能够坚持14年的原因。

但反观历史上其它的起义政权,无不都是太平天国的反面例子,他们不注重深耕自己的力量,不注重维护力量的持久性、组织化和系统化,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虽然起初他们往往都能取得很好的开始和胜利,以星火燎原的方式予以朝廷沉重的一击。然而就像一家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野蛮生长,没有目标,没有战略规划,没有核心的竞争力,当对手喘过气来时,只要稍微组织一下有效的反击,他们便一击而溃,顿作鸟散。

这就是没有将自己的力量精炼化、系统化,组织化的结果,他们的力量虽然庞大,但本质上是分散的,只要稍微遇到大的挫折便立马化为乌有。因此,“高筑墙、广积粮”使朱元璋完成了自己的力量转化,他通过深耕自己的武装力量,提高部队纪律的方式,使自己转变为一支系统的、组织化以及理论化(后来朱元璋在《喻中原檄》中打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纪陈纲,救济斯民”的口号)的武装力量,这为他以后夺取最高政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

这些固然都是那些失败的农民起义政权所不具备的条件——

失败内因之:起义力量的腐化,不注重维护阶级关系和笼络人才

通过总结历代农民起义失败的教训,其中有一条非常醒目:当这些农民起义建立政权以后,他们的领袖立马就会陷入声色犬马,荒淫无度的生活中。譬如刘邦入主咸阳以后,被巨大的财富和美丽的宫女们迷的流连忘返,陈胜建立“张楚政权”后心态也发生变化,他开始变得傲慢自大,最终导致起义军内部分裂,而陈胜也落得个“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的孤家寡人的下场。

黄巢入主长安建立“大齐”政权以后,无法节制部队,导致长安城内犹如人间地狱,给人民带来更加深重的苦难。在诗人韦庄的叙事长诗《秦妇吟》中各种残卷人寰的描写比比皆是,再如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以后,也是无法节制自己的部队,对上敲诈勒索明朝官员,对下纵兵劫掠百姓,最终在历史上闹出因拘禁陈圆圆导致吴三桂降清的传闻,也导致自己进入北京城仅仅42天以后就被迫退出。

从

而与朱元璋同时期的方国珍、陈友谅和张士诚无不都有这种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朱元璋击败陈友谅以后,在他的住所里发现一张镶嵌有各种宝石的七宝龙床,其制作极度奢侈夸张。陈友谅作为朱元璋后期最强劲的对手,本来是有机会击败朱元璋的,然而由于他自己的短视骄狂,喜好猜忌,杀死徐寿辉,最终削弱了自己的力量。

友谅豪侈,尝造镂金床甚工,宫中器物类是。既亡,江西行省以床进。太祖叹曰:"此与孟昶七宝溺器何异!"命有司毁之——《明史·陈友谅传》

所以这里又展现出这些失败的农民政权的另一个特点:不注重笼络人才,不注重维护自己和士大夫阶层的关系。通过观察这些起义政权失败的原因,可以在他们身上发现一种“反智主义”的倾向,他们对士大夫阶层怀有一种情绪上的仇恨,因为这些人过去都是统治的官僚阶级。

从

然而想要夺取天下,难免还是需要依靠他们的力量,而且这些官吏中并不全然都是贪官污吏,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正直的官僚。

但这些起义政权无不对他们充满蔑视和仇恨,而且起义领袖们本身狂妄自大,不善于笼络人才,譬如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刘邦和项羽。

项羽在前期始终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论军事力量他可以横扫刘邦,但不注重对人才的运用,最终却让刘邦“群策天下智力”将他击败,刘邦自己本身能力并不出色,但是他手底下谋臣云集,武将荟萃,这些都是刘邦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重要原因。

如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以后对明朝官吏极尽勒索,四品以上的官员一概不用,导致李自成身边无人可用,全是一些庸才,倘若他能择人而用,扩充自己的谋臣队伍,让大家为自己出谋划策,又怎么会落得一个黯然失败的结局呢?

从

又如陈友谅,此人"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设计杀害徐寿辉,导致其众叛亲离。即便在太平天国中也没有能避免这一点,后期起义领袖们的相互猜忌,争权夺利,在外部力量还没有进行有效的打击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自行从内部瓦解分裂,导致力量严重受到损害。

对权力、财富的过度迷恋瓦解了他们的斗志和力量,相反之下,朱元璋的成功基础就是经受住了这些物质的诱惑,当他意识到自己面临危机的时候,他知道寻求人才谋士的帮助,也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当朱升向他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时,他无不严格了执行了这些要求。

因此在他的手底下涌现了大量的谋士和出色的武将,这些都是以后朱元璋夺取天下的重要资本,在这一点上他和刘邦是极为相似的,相比之下像项羽这种自大,既不注重笼络人才,又不善于听取意见的领袖,其失败有时候往往是必然的。

而那些最后胜出的胜利者,在他们的身上无不具有那些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自律性、组织性,这些都是他们成功的原因,也是历代农民起义不具备的因素从而导致失败的缘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