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做好這3點,孩子的未來才有保證

作者 | 樂晨媽媽

來源:這很辣媽(ID:)zhehenlama2017

01

“媽媽,有空幫我寫一份優秀少先隊員申請書吧!”某天中午放學,連拖鞋也沒換的樂樂興奮地衝我嚷嚷。

初聽有些詫異,因為之前還說不想報,理由是那些更受老師喜歡的孩子會更有機會。

“你又想報了?為什麼是少先隊員呢?不選更有機會的紅領巾文明監督員?” 我笑著問他。

“因為已經選過了。老師臨時通知,讓沒交申請表的現場發言和投票,我的票數是全班第二,僅比第一名少了一票。我好高興,也好意外。”他邊逗弟弟邊回答。

“那你很厲害啊,媽媽恭喜你。xx報的什麼?”

“他沒報。”“為什麼啊?”我奇怪地問到,XX是品學兼優的學生,要報是十拿九穩的。

“老師是臨時通知的,你也知道他,做什麼事情都得他爸媽同意才行。他爸媽沒來得及交申請表,可能不知道要報什麼吧。”

“好可惜,還有機會補救嗎?”“沒有了,投票完就算定好了。”樂樂回答到。

樂樂本沒打算報,卻意外入選;XX是早有打算,且十拿九穩,為什麼結果反差如此大呢?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他爸媽替XX做得太多,干涉得太多,導致孩子的應變能力有點弱,才錯失了這次的好機會。

父母做好這3點,孩子的未來才有保證

俗話說,計劃沒有變化快,父母再怎麼替孩子安排,也無法預知未來。好成績固然重要,但培養孩子的應變能力更重要。

所謂應變能力,就是當環境、條件、對手等發生變化時,能夠及時採取措施迅速加以應對的能力。

在這個變化迅速的時代,擁有強大的應變能力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02

前段時間,明星奚夢瑤被賭王兒子何猷君求婚一事在網上引起熱議。很多人在議論的時候都會提到她當初在維密摔的那一跤,那一跤讓奚夢瑤家喻戶曉。

父母做好這3點,孩子的未來才有保證

當時,在舞臺秀的行走過程中,奚夢瑤因為重心不穩,當場摔倒。摔倒後的奚夢瑤表現讓很多評論質疑她的專業水準。

她是怎麼表現的呢?

摔倒後她反應了好幾秒,似乎是沒搞明白髮生了什麼,還一直傻笑,過了幾秒,才開始整理頭髮,嘗試站起來。

嘗試了幾秒,都沒有站起來,還是後邊的模特幫忙扶起來的。最讓大眾詬病的是,站起來的她,似乎還是懵圈的狀態,走得踉踉蹌蹌,最後定點Pose也是軟綿綿的。

奚夢瑤一摔成名,此後名氣越來越大,現在似乎一隻腳又要踏進豪門了。

可是,去除運氣這種帶點玄幻的東西,奚夢瑤作為模特,在維密那一跤,展現出來的是她的應變能力實在是太差了。

那麼,好的應變能力表現是什麼呢?

同樣是2017年,TFBOYS四週年演唱會第二場,因為公司的失誤,導致演出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意外情況。

第一個意外是王俊凱做遊戲時傷了右手,於是他唱歌時多用左手握話筒,儘量把貼有創可貼的右手藏在鏡頭後。

父母做好這3點,孩子的未來才有保證

第二個意外是王源演唱的時候,帶的耳返沒有聲音了,可是王源憑藉良好的音樂素養硬是唱完了整首歌,期間還沒出現走調或搶拍慢拍的情況。

父母做好這3點,孩子的未來才有保證

第三個意外是易烊千璽要表演跳舞,話筒還沒收走,表演就開始了,於是我們看到的是易烊千璽用手擋著話筒跳完整支舞。

父母做好這3點,孩子的未來才有保證

意外是隨時可能發生的。意外發生後,惱火,抱怨、生氣是正常反應,可是抱怨沒用,生氣也不解決問題,重要的是你的演出,你的工作要接著進行。

臨場應變能力就是突發狀況了,你要解決問題,你還要完美地解決問題。

在這一點上,TFBOYS的三個十幾歲的孩子展現了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強大的應變能力。

反觀奚夢瑤在維密上的表現,差別不能太明顯。更重要的還是在我們國家發生的,所以中外媒體才毫不客氣地批評她丟臉丟到家門口了。

03

擁有強大的應變能力可以讓我們在面對突發事件時,用良好的心態解決好問題,讓事情向好的方面發展,最終變成我們想要的結果。

你可能會說,我們是普通人,我們的孩子也是普通人,缺少應變能力有什麼關係,我們又不是奚夢瑤和TFBOYS,丟一下臉,失去個小機會有什麼大不了。

可是普通人就不會遇到突發狀況嗎?普通人遇到突發狀況就是等待和抱怨嗎?

2017年10月8日,江蘇無錫一棟居民樓5樓起火,家中小女孩從樓上扔下小紙條,消防人員才得知6樓也有人被困。於是迅速實施營救,救了家中5人性命。

父母做好這3點,孩子的未來才有保證

試想如果不是小女孩隨機應變,想到這個方法求救,就是5條人命啊。

擁有良好的應變能力,能夠讓我們面對突發事件時,不會驚慌失措,自亂陣腳,而是能夠藉助所能借助的一切有利迅速處理好事件,重新掌握主動。

反過來,缺少應變能力,在外界事物發生改變時,我們不能第一時間做出做好的反應,最後會使自己限於被動,造成無法估計的損失。

所以說應變能力是當代人應當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應變能力也不是天生就會形成的,它需要父母后天的精心培養。

1)父母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應該放手讓孩子獨立去做一些事情。

樂樂上四年級後,提出要嘗試自己坐車上學。

一開始的嘗試並不順利,經常出意外情況。

第一次是中午等車,等到覺得再趕不上車都快遲到了的狀態;還有一次,他忘記帶錢了,同學想替他刷卡,司機不讓,把他趕下車,他在路上哭哭啼啼地給我打電話;還碰到過車上只有他一個人的情況,他說心裡挺害怕的。

經過幾次嘗試後,他開始學著自己計算時間,知道了哪個時間段等車比較容易,也知道在人多的時候去坐車比較有安全感。

現在,他越來越喜歡自己網上查乘車路線,坐車去他想去的地方。

當然,放手的前提是家長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像坐車我都會讓他帶上定位手錶,方便有突發情況和我聯繫。

在日常生活中,放手讓孩子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會逐步增強他們的自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讓孩子多去參加不同的活動。

去年暑假,我給樂樂報了一個夏令營班,他給我講了夏令營一段難忘的經歷。

那一天,他們是晚上露營,聽起來很讓人興奮,可是過程太苦了。

吃完早飯,坐了幾個小時的車,下車後馬上過溪流,爬兩座山。

早飯是稀飯,餓得快,可是夏令營規定只能帶一壺水,沒有吃的,只能拼命喝水。爬兩座山的過程中還因為爬錯了,爬下去重新爬。

山路很不好走,路上還很多牛糞之類的,很多孩子走到中途,都開始大哭。

問他有沒有哭,他說也很想哭,也很想停下來不走。可老師說了,不走也沒人幫他們,走不到終點,沒有飯吃,最主要是被人扔在在那裡,會很害怕。

所以無論怎樣也要咬牙堅持走完,最後他們互相鼓勵,互相打氣,互相幫忙,都走到了終點。

多參加不同活動,給他們鍛鍊的機會,他們的應變能力就會逐漸增強。

3)經常向孩子提問,刺激他思考,鍛鍊他的思維能力。

某天中午放學回來,樂樂告訴我,數學單元考成績出來了,先給我講一下失分的問題。

他總結說扣分的題集中在3類,一是理解錯誤扣了8分,二是粗心扣了2分,三是不會扣了3分。

問他如何改變這三種失分的情況,他回答說加快做題的速度,有多餘的時間多看兩遍,有些題錯誤可以避免。

那麼多檢查這些題就會避免失分嗎?他說第三種題不行,因為他徹底不會,所以需要爸媽的幫忙。

鍛鍊孩子的思維,讓他的思考和行動都有自己的一套邏輯,這樣,遇到突發事件的時候,他能保持頭腦冷靜,並快速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想要孩子有良好的應變能力,需要父母從小就開始培養,而應變能力強大的孩子,可以更好地適應未來這個變化迅速的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