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如何讓下垂的內臟恢復?把握住42天黃金期,不做“大肚婆”

懷孕後,隨著寶寶的發育,子宮越來越大,體內的各種內臟器官也會被擠壓。

然而隨著寶寶的出生,肚子就像一個吹鼓的氣球被放了氣,鬆鬆垮垮。同時,被擠壓的內臟也需要恢復到原位。這時,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出現內臟下垂,造成“大肚腩”的困擾。

產後如何讓下垂的內臟恢復?把握住42天黃金期,不做“大肚婆”

在醫學角度講,產後42天為恢復的最佳時期也被稱為“黃金期”,所以,科學、有效的恢復內臟器官,對後期身材的恢復也很有必要。

產後恢復莫心急,用對方法是關鍵。

笑笑是一名剛剛生產的寶媽,面對著剛剛到來的小生命,臉上藏不住的是喜悅。但是低下頭再看看自己臃腫的體形,尤其是在寬鬆的衣服下,也藏不住的大肚腩。

因為笑笑生產前,是在五星級酒店做前廳經理的,對形象的要求也十分嚴格。而且笑笑把事業看的很重,剛生產完,就喊著兩個月以後要上班。

產後如何讓下垂的內臟恢復?把握住42天黃金期,不做“大肚婆”

然而閨蜜們來看她,取笑的說道:“你這個大肚婆如何能穿上收腰的工服呢?”笑笑也十分苦惱,因方法不得當,不但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還差點落下小毛病。

但是,笑笑的同事,聽說了笑笑的苦惱,就把自己產後的有效經驗分享給了她,果然,笑笑如願將身材恢復的和產前一樣,走上工作崗位也更加的自信了。

防止內臟器官下垂注意哪些?

1. 及時有效的排除惡露

①配合醫生按壓肚子

生產後最讓每個產婦痛不欲生的要數按壓肚子,雖然疼痛難以忍受,但是也要積極地配合醫生。

如果是選擇刨腹產的寶媽,生產之後,產婦的子宮收縮能力要比順產產婦差的很多,因此需要通過外力來幫助子宮收縮。

因為按壓肚子是在刺激子宮的收縮,及時的將惡露排除,同時能有效地讓內臟器官及時的恢復。

產後如何讓下垂的內臟恢復?把握住42天黃金期,不做“大肚婆”

②及時哺乳

生產後即使沒有奶水,也會讓寶寶儘早的去吸允,因為這個動作不但有利於開奶,而且對於惡露能及時排除,有利於子宮的恢復。

2. 骨盆和盆底肌的修復

懷孕期間骨盆的改變,盆底肌承受著巨大的重擔。所以,產後要及時、專業的對骨盆和盆底肌進行修復,這樣也能促進各內臟器官歸位。

產後如何讓下垂的內臟恢復?把握住42天黃金期,不做“大肚婆”

3.適度使用收腹帶

無論是剖腹產還是順產,適度的使用收腹帶很有必要。

不但是對刀口是一種保護,更重要的是減輕盆底肌產後的損傷,防止肚子贅肉帶給內臟器官的下垂。

4. 合理的飲食結構

民以食為天,產婦的產後恢復在飲食上也要注意。

因為產後身體比較虛弱,以為頓頓大魚大肉的才是進補,實則這樣反而不利於身體的恢復。

產後如何讓下垂的內臟恢復?把握住42天黃金期,不做“大肚婆”

建議多食用水果、青菜等,口味清淡,這樣更利於惡露的排除,對器官恢復有利。

5. 儘早的下床走動

生產後,身體得到恢復以後,醫生都會建議下床走動,這樣能促進惡露的排除,子宮有效的恢復,剖腹產的話,防止刀口粘連。順產防止血栓。

身體恢復到一定程度後,可以適當的做一些有氧運動,比如瑜伽、慢跑等,都可以利於產後器官的復位。

產後如何讓下垂的內臟恢復?把握住42天黃金期,不做“大肚婆”

【媽媽寄語】

雖然產後容易成為一個“大肚婆”,但媽媽們也不要因此沮喪,凡事都有一個過程,需要時間,莫心急,

只要做一些科學、健康的恢復,調整飲食結構,輕微的鍛鍊,一定會迎來一個全新的自己。

【今日話題】

你產後為了各內臟器官恢復,做了哪些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