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公平的,没有哪种动物的形象一直是正面的

导语:汉代乐府《古艳歌》写道: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借兔子左顾右盼的动作来抒发被情人抛弃出走的苦痛之情。唐代李白在《古朗月行》中用"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表达了儿时对月亮的美好幻想、

可见兔子早已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和像龙在中国人的眼中是祥瑞而在西方文化中却是邪恶类似,兔子的意象也非常复杂,有玉兔的温顺形象,也有"兔起鹘落"的灵巧形象,还有"狡兔三窟"的智慧形象。可见世界是非常平衡的,没有哪一种事物能一直保持一个形象。

一、古人眼中的兔子

1、"兔"字的演变

几千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兔"字,其形象为:头朝上,耳下垂,肚皮朝左,腿也朝左,尾巴向后下方弯曲。甲骨文一种是象形文字,是商人对生活中常见的能描绘事物的文字表达,比如"山"、"日"字等都是对现实中山峰和太阳的刻画,可见兔子在商朝时期就已经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动物。

世界是公平的,没有哪种动物的形象一直是正面的

兔字

甚至在后人撰写《封神榜》中,还刻画出姬昌无意中吃了自己儿子伯邑考的肉做的丸子,回到封地后吐出兔子的故事。

随着字体的演化,如今的"兔"字依然还能形象出兔子味道,上面的部首"刀"是兔子的耳朵,中间的长方形是兔子的身子,下面的部分是兔子的腿和尾巴。

世界是公平的,没有哪种动物的形象一直是正面的

姬昌吐丸子变成了兔子

2、关于兔子的习俗

古代民间有很多和兔子相关的忌讳,比如晋朝的《博物志》记载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习俗:"妊娠者不食兔肉,令儿口缺。"兔子是三瓣嘴,如果妇女在妊娠期间吃兔肉,就会遭到兔子的诅咒,生出的孩子是会唇裂的。他们哪知道,豁唇和唇裂等疾病是近亲结婚或者基因突变等原因造成的。

世界是公平的,没有哪种动物的形象一直是正面的

兔子三瓣嘴

在这之前,东汉学者应劭编纂的《风俗通》也有类似的记载:"食兔髌者,令人生髌"意思是说吃兔子的膝盖部位,就会长出膝盖骨。古代很多受到膑刑(髌和膑是一个意思)的人都吃兔子的髌骨补充营养。这种思想和现代人吃啥补啥的思想差不多,农村过年杀猪,大人们都会把猪心留给孩子吃,寓意着长大后多长个心眼。

世界是公平的,没有哪种动物的形象一直是正面的

髌骨

兔子也是古代一种祥瑞动物。宋代《瑞应图》记载:赤兔者瑞兽,王者盛德则至。吕布和关羽的坐骑就取名为赤兔。《宋书》也记载:白兔,王者敬耆老则见。可见兔在人们心目中是一种象征着吉祥、德行的动物,通过和封建统治结合起来,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维护统治秩序。

二、文艺中的兔子

1、古代绘画中的兔子

在古代绘画中有很多关于兔子的刻画,而且非常传神。宋代崔白的《双喜图》应该算刻画兔子形象比较生动的了,在双喜图中,站在树枝上的喜鹊首先发现了兔子,正在向兔子鸣叫,兔子并不惊恐,而是站在地上朝树上观望。树上喜鹊的叫声反而吸引来另一只喜鹊。这幅图刻画了一幅和谐的自然图景,惟妙惟肖。

世界是公平的,没有哪种动物的形象一直是正面的

双喜图

但是在遇到天敌时的兔子却是另外一个样子。南京博物馆馆藏的《苍鹰逐兔图》中,在一片杂草丛生的土地上,一只兔子正在全身心地奔跑以躲避天空飞驰而下的老鹰,旁边的小鸟趁着老鹰追兔子的空隙,逃向了相反的方向。

兔子擅长奔跑,而且胆子非常小,看见生人撒腿就跑。古人在没有相机等设备的情况之下就能把兔子刻画的这样细致,可见人们已经对各种形态的兔子了如于胸,达到了"心中有兔,兔在心中"的境界了。

世界是公平的,没有哪种动物的形象一直是正面的

苍鹰逐兔图

2、古代文学中的兔子

在古代文学中,兔子是常见的角色。人们一下子想到的的应该是"守株待兔"、"狡兔三窟"、"静如处子、动若脱兔"、"兔起鹘落"等小故事。这些故事反映的兔子性格大不相同,狡兔三窟出自《战国策》,说的是兔子的狡猾,比喻人给自己留很多退路。静如处子、动若脱兔出自《孙子》,比喻行军打仗要抓住时机,迅速发起进攻。兔起鹘落出自苏轼的《文与可画蒷筜谷偃竹记》,说明兔子跑的即使再快,也有没有鹘快。后来人们用来便于书法绘画流畅。

世界是公平的,没有哪种动物的形象一直是正面的

守株待兔

神话故事中也有关于兔子的描述,其中以嫦娥奔月最典型,晋朝《拟天问》就记载:"月中何有,白兔捣药。"《淮南子》记载嫦娥因偷吃后羿不死药升天后变成了捣药蟾蜍,而闻一多考证说蟾蜍的蜍字和兔谐音,后来人们便把蟾蜍叫成了蟾兔,月亮上的动物由蟾蜍变成了兔子。人们还把月亮称之为"兔魂"、"玉兔"、"顾兔"。

而《西游记》黑化了这个美丽温柔的玉兔形象,玉兔逃离天宫下界为妖,变成了天竺国的公主,想诱惑唐僧并吸取唐僧的元气,升为上仙。孙悟空看出来端倪,本来想打死玉兔精,却被太阴星君收走。可见即使可爱如此的兔子,也有邪恶的一面。在人类眼中,没有哪一种动物只有优点,没有缺点。

世界是公平的,没有哪种动物的形象一直是正面的

玉兔精

3、古代雕塑中的兔子

兔是十二生肖之一,而一提起十二生肖人们就会想起在英法联军中流失的兔首。十二生肖兽首有人说是康熙年间由法国传教士所制,有人说是乾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所造,无论是谁制造的,都属于中华国宝。2013年,兔首已经由法国皮诺家族归还给中国,现在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世界是公平的,没有哪种动物的形象一直是正面的

兔首

配饰中也有兔子形象,如白玉巧作双兔望月饰件,这是一种立体雕塑,两只玉兔蹲在树下,抬头仰望天上的月亮,非常生动传神。

三、兔子的寓意

1、现代的兔子寓意

别看兔子小巧敏捷、灵气十足,在"龟兔赛跑"中兔子的形象却是懒惰的、目中无人的,兔子因为瞧不起持之以恒的乌龟而输掉了比赛。有趣的是,根据美国一项科学研究,发现乌龟一生中行走的里程确实比兔子一生中行走的里程要远,所以说龟兔赛跑中兔子输的并不冤枉。

世界是公平的,没有哪种动物的形象一直是正面的

龟兔赛跑

兔子的繁殖能力很强,宋代《太平广记》记载:"永淳年时,岚胜州兔暴,千万成群,食苗并尽。"为此西方人把兔子象征为性欲强盛的男性,并且兔子温顺可爱,不会引起人们的嫉妒,即使它做出非分之举也不会让人感到讨厌。二十世纪美国的"花花公子"、韩国的"流氓兔"等品牌形象就因此而出世,并逐渐成为世界名牌。

2、体育中的兔子寓意

体育竞技中也有兔子的身影。《燕京杂记》中记载,元朝时期辽国人在春天要举行射木兔比赛,用木头雕刻一个兔子放在指定的地方,参赛者需骑马弯弓射兔。兔子在草原上是一种猎物,而且很狡猾,不易捕捉,射兔比赛不仅寓意着狩猎大丰收,也象征着人们的射箭技术高超。

世界是公平的,没有哪种动物的形象一直是正面的

瑜伽兔子式

中国自古就有模仿动物的动作编排健身运动的先例,比如华佗的"五禽戏"就是模仿虎、鹿、熊、猿、鸟所形成的一套养生功法。在现代瑜伽中,有一种体式叫兔子式,其动作是把双手放在脚踝处,手心朝天,然后头向前弯,用额头触碰地面。有伸展脊椎、促进身体代谢、激活脑细胞等功效。

结语:古代人非常容易把大自然中的动物和自身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社会文化,比如说图腾、祭祀等。其实人类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分子,而大自然是一个超强的生态系统,其中的每一分子都想积极生存下去,而每一分子自身都是有缺陷的,要想生存就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

妇女在妊娠时期不吃兔子,是为了避免子女唇裂;人们模仿兔子进行身体活动,是为了强健身体;"狡兔三窟"是为了提醒人们要多准备几条后路。这些都说明

人类进化的并不是很完整,需要向大自然汲取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宋书》

《燕京杂记》

《风俗通》

《太平广记》

《淮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