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想要孩子有出息,少走彎路,家長要記住“三不慣兩不管”

家長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所以,如何教育孩子,是家長最需要關注的問題。

但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你越是對孩子好,越是掏心掏肺,得到的結果可能越是不如意。

李玫瑾:想要孩子有出息,少走彎路,家長要記住“三不慣兩不管”

案例:

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一定都聽過。別看她是研究犯罪心理的,但是她對孩子的教育方面也深有了解。

這是因為,在研究犯罪心理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發現人早年的心理問題和它息息相關,兩者是相通的。我們也由此得知,孩子的教育非常關鍵,教育不好很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李玫瑾:想要孩子有出息,少走彎路,家長要記住“三不慣兩不管”

李玫瑾教授就遇見過這樣一件事,一個12歲的小男孩,在被母親批評了幾句以後,就跳樓自殺了。這件事如果是換我們來看的話,可能會有些不解,不過就是批評了幾句,孩子怎麼就會這麼做呢?再說,一個孩子,怎麼會懂得自殺呢?

李玫瑾:想要孩子有出息,少走彎路,家長要記住“三不慣兩不管”

孩子為什麼會這麼做?

其實,凡事都是有原因的,孩子之所以會這樣做,和家長的教育是脫不開干係的。李玫瑾教授也表示說:“孩子之所以會這樣,其實是因為母親的愛在孩子看來是無限制的,孩子只不過是在用母親的愛來威脅母親罷了,至於自殺的含義,他也許並不是很懂。”

李玫瑾:想要孩子有出息,少走彎路,家長要記住“三不慣兩不管”

所以,由此可見,家長的教育很重要,孩子以後的一舉一動,都和家長的教育方式有著緊密的聯繫。

李玫瑾:想要孩子有出息,少走彎路,家長要記住“三不慣兩不管”

李玫瑾:想要孩子有出息,少走彎路,家長要牢記“三不慣兩不管”

1. 三不慣

(1). 不懂得尊重不能慣

現在有很多孩子被父母寵得連基本的尊重都不懂,對長輩也沒大沒小的。孩子平時如果對人有不尊重的話,我們就應該及時管教孩子,堅決不能由著孩子來。因為,如果在這種時候我們不及時管教孩子的話,孩子將來則是會越來越無法無天、越來越張狂,他們還可能會因為肆意妄為而走上錯誤的道路,犯下大錯。


李玫瑾:想要孩子有出息,少走彎路,家長要記住“三不慣兩不管”

(2). 沒有原則、沒有底線不能慣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是需要遵守一定的規則的,要有一個基本的原則。作為家長,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在心中留有一個堅決不可觸碰的底線,一旦孩子觸碰到了這個底線的話,我們就必須要管教矮子,不能對孩子的行為置之不理。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教會他們規矩,他們才會成為一個有原則、有底線的人,才更不容易走彎路、走錯路。

(3). 毫無責任感不能慣

責任感,對於我們來說也非常重要,我們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讓他們學會承擔責任。當他們犯了錯誤的時候,我們不能讓他們去逃避,而是要讓他們學會主動承認錯誤,主動承擔責任。否則的話,孩子將來很可能會成為一個經常闖禍還總是不認賬的人。

李玫瑾:想要孩子有出息,少走彎路,家長要記住“三不慣兩不管”

2. 兩不管

(1). 能自己獨立完成的事不管

有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擔心孩子這個做不好,那個做不好。所以,他們就會在這時候幫助孩子去完成一些事情,或者是替代孩子去做一些事情。

這些家長的做法最後只會培養出一個“廢人”,或者是培養出一個非常“叛逆”的孩子,我們必須要懂得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件事,我們也必須在某些事兒上尊重孩子的思想,不過度控制孩子,不為孩子包辦大小事。

(2). 自己可以承受的小挫折不管

現在的父母對孩子可以說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所以,當孩子遇見挫折的時候,有些家長往往比孩子還要緊張,生怕孩子因此受到傷害。但是遇見挫折其實是我們每個人成長過程中一個非常必要的、不可或缺的環節,有些小挫折我們作為家長,最好不要管。否則的話,孩子就會被我們慣壞,成為“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

你平時都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你有什麼小妙招嗎?歡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言評論。

李玫瑾:想要孩子有出息,少走彎路,家長要記住“三不慣兩不管”

育兒小貼士: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所以有不少家長為了不讓孩子受過去自己受過的苦,就會格外寵愛孩子。愛孩子,本身是沒有錯的,但是我們要有一個最基本的底線,要清楚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而不是一味地縱容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