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這是一段差點摧毀村莊的歷史。賣血來錢快,來錢也多,農村人無法抵擋誘惑。據媒體2015年報道,河南全省38個有艾滋病人100人以上的村子,上蔡縣佔了22個,這裡同樣是河南最落後的地區。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駐馬店上蔡縣教莊村坐落在河南南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那場以“血禍”命名的艾滋病感染潮襲擊了這個村莊。如果不是眾多村民賣血染艾滋後死亡,很多人不會知道,也不會關注這座普通的村莊。艾滋病感染者李大姐家就住在這裡,藍頂白牆很氣派的那座大樓房就是她家。
2019年,“艾滋村”的陰影已逐漸消散,李大姐出演了一部叫《血脈》的電影,她飾演一位艾滋患者。戲裡戲外她都是艾滋病人,不同的是李大姐已經熬了20多年。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李大姐嫁到這裡時婆家只有一間土房。自己和丈夫都是農民,農作物產量很低,農閒時就跑跑堂會及紅白喜事,給人家唱唱戲。最苦的時候家裡人出去“叫門”,“叫門”說起來好聽,其實就是討飯時在人家門口唱唱戲拉拉二胡,來討些食物養活家人。
90年代初,李大姐的婆婆患了重病,但家裡沒錢。當時很多人在賣血,抽一管子血就可以掙50元錢,而在那個年月50元相當於城裡一個多月工資,對於農村家庭來說是更是一筆很大收入。她和丈夫遂一起賣血,第一次丈夫的血還因“不合格”被血站拒絕。夫妻倆拿著賣血的50元錢給婆婆交了住院費,剩下的給家裡添置生活用品,給孩子們改善伙食。
但婆婆一直病著,她和丈夫短則一週賣一次血,長則十來天去一次。這樣的情況一直維持了好幾年,後來生活好了一些,外出跑堂會紅白喜事掙錢多了就不再去賣血了。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李大姐夫婦在婆婆去世前的家庭合影。


李大姐回憶說,大約九幾年的時候,村裡及附近村莊死了好多人,聽說是因為賣血得了一種叫艾滋的病,自己和丈夫也在其中。
感覺天都要塌下來了,她家日子剛好一些,孩子們還沒長大。當時教莊村及附近村子有些家庭也是兩口都感染了艾滋,然後全都走了,丟下孤苦無依的孩子。親戚朋友們知道他們兩得了這個病以後,就像避瘟神一樣,很多親戚幾年都不來串門,幾乎斷絕了來往。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卜大爺背影


村裡一位卜大爺也是艾滋患者,更不幸的是他兩個女兒。姐妹倆是最早賣血的一批人,才二十多歲就染了病,倆人發病比較快,缺乏有效的藥物治療,在2000年後就相繼去世了。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因為艾滋氾濫,很多收血的血站接連被取締,不過還有些人偷偷收血和賣血,有的跑到豬圈、玉米地裡交易。賣血來錢快,來錢也多,農村人無法抵擋誘惑。卜大爺靠賣血蓋房子娶媳婦,結果感染了艾滋一切都沒了,再後來政府管得嚴了,很多人染病去世,大家也都不敢再偷偷賣血了。


早些年,卜大爺到過南方打工,可是工廠一兩月就檢查身體,發現感染了艾滋工作就沒了。他只能在家鄉附近當個泥瓦匠,幹些體力活。那時村民對艾滋也不瞭解,很多人都是被嚇死的,連親爹孃都不敢給孩子穿衣服。現在村民沒有忌諱了,每天吃兩次抗病毒藥物,每月到衛生院免費領一次即可,如果保持用藥,患者的病情都能穩定住。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教大爺和老伴已經七十多歲,老兩口也因賣血而染上了艾滋。20多年過去,他兩身體還算健康,孩子們已成家立業,常年在外地工作,老兩口在村裡養了十幾頭豬和雞鴨鵝。老人對過去的2019年比較滿意,這裡沒有遭遇非洲豬瘟,幾頭豬在價格合適的時候賣了,家裡還剩幾頭,準備再養養膘,等年關吃肉的人比較多,興許能再賣個好價格。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進鎮子的路上,有一座“紅絲帶橋”


剛檢查出艾滋那段時間,李大姐時常提心吊膽,生怕傳染給孩子,但又沒辦法和孩子分開生活,精神壓力巨大。後來政府帶村民到醫院免費檢查,免費提供抗病毒藥物,也宣傳了很多艾滋病防治知識。李大姐心裡陰影漸漸散去,健康也得到了保障。20多年過去,孩子們都成家立業,她和丈夫身體依然健康,老兩口在家帶兩個孫子。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家裡蓋了新房,孩子成家有後,這是二老最大的心願。因為這個病,以前幾乎沒人願意把姑娘嫁到村裡。但教莊村及旁邊多個村子都在感染區,對此已“見怪不怪”,兒子討的媳婦就來自附近村子。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如今村裡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平時誰家有個活去要幫忙,鄰里們都會互相幫幫忙。一位鄰居大娘在幫李大姐搬晾衣架,豫南到了冬天還是很寒冷的,這幾天正好大晴天,很多村民會湊著好天氣晾曬衣服和被子。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在城裡工作的方大娘和老伴退休後,又回到村裡居住,他們告訴作者,還是生活在農村好,在城裡菜還得買,住著也不太習慣。但艾滋剛爆發那段時間別說敢回村子了,就連提都不敢提和老家有關係。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李大姐的兒子和兒媳繼承了事業,成為了“民間藝人”,給各種“黑白喜事”表演。不再靠賣血為生,家裡的大樓房是靠著每天在外辛苦演出蓋起來的,演出場次少的時候李大姐在家帶兩個孫子,丈夫就外出做油漆工。家裡人都喜歡吃白麵大饅頭,李大姐一次蒸一大鍋,夠吃好幾天。演出忙的季節,一家四口就全部出動,街坊鄰居就幫忙接孩子上下學。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兩個孫子吃飽穿暖後,李大姐會開著電動車送孩子們去幾里外的學校上學。冬天忙完農活,沒有演出,照顧好兩個大孫子是她生活的一切。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天好的時候留守在家的老人們,會湊在村裡的必經路口曬曬太陽,嘮嘮嗑。誰家嫁出去的閨女,或者外出打工的孩子們回來看望老人時,老人們都會投向羨慕的眼光,有時還會互相念叨兩句,看看人家孩子又回來了,這家孩子每個月都是這個時候來看爹孃,孝順的很。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村裡年輕人外出務工,掙了錢回到村裡給父母和孩子蓋大房子,賣血的那一代人逐漸老去。
一位兒媳給正在曬太陽嘮嗑的婆婆送來剛熬好的雞湯做午飯,旁邊的老人們嘬了嘬嘴,投來一陣羨慕目光。感染艾滋引起的恐慌恐懼已過去二十多年,村子又歸於平靜,除了每天需要吃抗病毒藥物及每月定時檢查身體,大家仿若忘記了曾經的傷痛。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這是李大姐夫婦年輕時候在照相館拍攝的照片。她說,那個時候丈夫家挺窮,嫁給他以後,丈夫對自己非常好,年輕時從來沒有發過脾氣。嫁給這麼好的丈夫別說賣血就是把命賣了自己也不怕,不過這老頭現在年紀大了,這兩年脾氣漸長,經常朝李大姐發火。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李大姐的兒子與兒媳也繼承了他們的事業,成為了一名民間藝人,常年在外為辦紅白喜事的家庭演出。圖為李大姐的兒子在一場白事上演奏嗩吶。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當地一位老人在外地去世,按照當地風俗需要在路口燒紙紮的牛進行祭奠,儀式進行時需要嗩吶演奏。以前這是很讓人看不起的職業,那個“五花八門”中說的八門“吹響的”就是其中之一,不過現在更開放,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演出忙的時候,李大姐也會跟著孩子們跑跑場,提高收入,孩子們也可以稍微歇一下。李大姐會唱很多戲曲選段,但是她最喜歡唱的是《花木蘭》。現在演出不像以前那樣需要人工樂隊伴奏,都是電腦播放,演出時兒媳在後臺幫忙放音樂,李大姐邊唱邊跳。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這兩年演出市場一直在下滑。以前村裡有紅白喜事請劇團演出,舞臺前會圍著很多人觀看,如今一場白事上的演出,幾乎連一名認真觀看的都沒有,更沒人討論演員唱的是否字正腔圓。但村裡一有紅白喜事還是要請小劇團來演出一下,人們只是機械地執行這個儀式。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紅白喜事演出會按照事主的要求天數不一樣,夜裡演出完以後,兒子與兒媳就住在車裡等到第二天繼續演出。為了方便回家,也為了少讓媳婦受點苦,兒子零首付買了一臺車,因為家裡剛蓋完房子實在沒有錢了。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2019年初,附近村子的一個小夥子找到李大姐,請她在一部名叫《血脈》的電影做演員。電影真實反映了河南農村艾滋病感染群體的生活。當時家裡正在蓋房子很缺錢,演電影能提高收入,李大姐就答應了。
對於隱私,李大姐根本沒有忌諱,“我們村裡誰得這個病大家都知道,以前因為不瞭解所以害怕,現在瞭解了其實也沒啥,很多人身體都好好的。在家也不耽誤給家人做飯帶孩子,家人也健健康康的沒有被傳染,其實傳播途徑就那幾個,只要注意了就不會有事。”

河南艾滋村:一管血賣50,半個村染病

電影《血脈》劇照


這是一段差點摧毀村莊的歷史。雖然李大姐和她的孩子們甚至村子裡的艾滋感染者都有勇氣面對鏡頭,但是村子外的人們卻有很多人沒有勇氣面對真實的他們。據媒體2015年報道,河南全省,38個有艾滋病人100人以上的村子,上蔡縣佔了22個,這裡同樣是河南最落後的地區。
好在李大姐家的“血脈”正在傳承,下一代至少不用賣血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