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吃的是什么桃?

食美学 | 悟空吃的是什么桃?

猴子吃桃,本性使然。猴王吃桃,当然要吃桃中极品。

哪种桃可谓桃中极品,齐天大圣吃的是什么桃呢?读过《西游记》的一定不会陌生。当初在上界,大圣搅和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仙桃神丹没少偷吃。大圣吃的,不是普通的桃子,是蟠桃,而且是蟠桃中的极品。若说这桃有多厉害,这一段里有分教:

大圣看玩多时,问土地道:“此树有多少株数?”土地道:“有三千六百株。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大圣闻言,欢喜无任,当日查明了株树,点看了亭阁回府。自此后,三五日一次赏玩,也不交友,也不他游。

食美学 | 悟空吃的是什么桃?

玉皇大帝让偏爱吃桃子的猢狲看桃园,必会引出监守自盗的事情。这或许也是玉皇大帝的攻心之计——本就不想让大圣安安稳稳做天神的。

《西游记》中,有三大灵药:蟠桃、人参果和唐僧肉,吃了都可长生不老。人参果不是凡间之物,唐僧肉怕是送到嘴边也吃不得,唯独这蟠桃,仙界有,人间亦有,还给凡人留了一丝念想。

食美学 | 悟空吃的是什么桃?

蟠桃之蟠,指的不是果实,而是桃树的样子。《大戴礼记·五帝德》载:“﹝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济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孔广森补注:“《海外经》曰:东海中有山焉,名曰度索,上有大桃树,屈蟠三千里,裴駰谓蟠木即此也。”《论衡·订鬼》亦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蟠屈三千里。”这大树能盘踞三千里,结出来的果实自然不一般。这蟠木在哪儿呢?据说就是扶桑,也就是今天的日本群岛。

《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内传》载:七月七日,西王母降,以仙桃四颗与帝。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

这便是《西游记》中王母娘娘蟠桃宴的由来,当然,《太平广记》多怪力乱神之说,小说家言,不能当真。这写家的笔也着实厉害,嫌三千年结一次果子还不够,后面还有六千年和九千年一熟的。

食美学 | 悟空吃的是什么桃?

王母娘娘的蟠桃三千年一结果

再往前推,还有夸父逐日的故事,也记录在《山海经》里。

《山海经·海外北经》写:“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杖;化为邓林。”

“邓林”就是桃林,一说是夸父的拐杖变成了桃林,另一说是夸父的尸身变成了桃林。我倒更倾向于后者。桃铁含量高,能活血化瘀,补益气血,养阴生津,润肠通便,适用于气血亏虚,面黄肌瘦,心悸气短者。夸父也算上古的神仙,不化李子栗子梨,将一身气血化为桃林,似乎更说得过去。

食美学 | 悟空吃的是什么桃?

夸父化为桃林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桃带仙气,跟桃近了,是能成仙的,最不济,也能避祸山林,隐居于世,逍遥自在,所以陶渊明写“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原来是武陵渔人误闯了人间仙境“桃花源”。

吃桃令人欣喜,倒是也有吃桃吃出悲苦愁叹的。《诗经·魏风·园有桃》“园有桃,其实之殽。心之忧矣,我歌且谣。”晏子用“二桃杀三士”,诡计多端。孔尚任一出《桃花扇》,虽未直写桃花,却是血泪点点,令人唏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