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還沒打,曹操就已經註定輸了

曹操徹底整合了北方的力量之後,他就開始了一個更為宏大的計劃,那就是要發兵打南方了。對於他來說,這將是他人生中最後一場大規模的戰役了。只要這一場仗打完了,那他基本上就不用親征了。因為對於他來說,天下的局面早就已經註定了。這一場戰爭以後,南方再也沒有能夠抵擋他的軍隊的底氣了,再次面對他的時候就會是幾千人面對幾萬人的局面,成不了什麼大事。就算他們整合到四川,也拯救不了他們失去了全國性根基的局面。所以對於曹操而言,只要這一仗打贏了,那麼他就徹底解放了,可以去享福了。然而赤壁之戰還沒打的時候,這四點原因就已經註定了,曹操一定會失敗。

赤壁之戰還沒打,曹操就已經註定輸了

其一,曹操手下根本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水軍。北方因為都是平原,基本上沒有什麼丘陵和河流。所以特別適合騎兵作戰,也就是用騎兵面對步兵和弓箭手。在北方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就能夠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了。然而在南方,就完全不一樣了。先不說長江這一條最大的河流,跨過了長江以後,有很多小河流阻礙了騎兵的衝擊。所以說要打下南方最重要的就是水軍了。運氣不好的是,打南方最大的阻礙就是曹操必須用他的弱項去攻打對方的強項,並且還要完虐對方。這一點根本就沒有什麼大的可能性,就算他已經拿下了荊州的水軍,然而就這一支水軍的士氣而言,是成就不了什麼大事。加上孫權的水軍也不是吃素的,所以在這一點上,曹操就已經輸了。

赤壁之戰還沒打,曹操就已經註定輸了

其二,收降的幾萬荊軍根本就沒有發揮應有的實力,反而是拖累了。在拿下了荊州以後,曹操收下了荊州本土所擁有的水軍和步軍。對於他而言,自己的兵力增加了幾萬,要收拾孫權和劉備反而是更加簡單了。只要大軍一揮,用人都能把對方給堆死了。然而他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人和人之間的情緒是會傳染的。荊州的兵給曹操的大軍增加了一定的數量,然而就整體而言,荊州的士兵在補入曹操這一方的時候,士氣本來就已經足夠低迷了,還要被曹操一方的人所嘲笑,就更加難以發揮出他們應有的了能力了。在後勤上這些人還成了吃飯的能手。而在面對戰爭的時候,要是前方戰事順利的話,他們還能夠在後面跟著收人頭,然後要是不順的時候,他們就成了整一支軍隊士氣低迷的一個來源點。

赤壁之戰還沒打,曹操就已經註定輸了

其三,曹操手下的人都不適應南方的環境。南方的環境成了曹操手下軍隊的一個噩夢,因為他們在面對這個環境的時候,根本就適應不了南方的溼度,適應不了南方的環境。這些環境反而導致了他們水土不服,還有各種疾病問題的發生。而這也就大幅度的削減了曹操這一方軍士的戰鬥能力。在後來大戰的時候,曹操手下雖然號稱幾十萬人,然而能夠出來戰鬥的都已經出來了,剩下的都被疾病給帶走了一大部分。

赤壁之戰還沒打,曹操就已經註定輸了

其四,曹操的心態早就不是以一個面對對手的態度去面對孫劉的,更多是用俯視的視覺去看待他們。打贏了前面幾場戰爭以後,曹操覺得孫權和劉備區區幾萬人的實力,早就已經阻擋不了他的腳步了。所以他在這個時候就已經開始有點自大了,有點看不起孫劉幾萬人的軍隊了。而這個時候他早就註定了,不會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到他們,這也就決定了他已經開始有了輕視的情緒。

赤壁之戰還沒打,曹操就已經註定輸了

總而言之,這四點早就已經註定了曹操的失敗,註定了他在還沒打仗之前就已經失敗了。因為在這四點原因的背後,是曹操手下沒有戰鬥力,高層已經被勝利的光芒給矇蔽了雙眼,看不清楚真實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