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看五四:五四原來是這個畫風……

甲:今天是什麼日子,你知道麼?

乙:我知道我知道!今天是第一個勞動節四天假的第四天,明天都該上課了!

甲:emmmm今天是五四青年節!還是百年五四。

乙:哼~╭(╯^╰)╮我當然知道。

甲:那我來考一考你有關五四運動的知識,你敢應戰麼?

乙:放馬過來。

甲:五四運動的導火索是什麼?

乙:當然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高中知識。

甲:那五四運動的口號呢?舉幾個就行。

乙:讓我思考下,“拒絕在合約上簽字”肯定是有的,還有“外爭國權,內懲國賊”。

甲:你果然有點東西,最後問一問你,我們一直在宣傳的五四精神是什麼?

乙:當然是愛國、敬業、誠信、友……等等,走錯片場了,應該是愛國、進步、民主和科學。

甲:小火汁有前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五四精神都了熟於心。

乙:那必須的,我可是社會主義接班人。

換個角度看五四:五四原來是這個畫風……

今天是勞動節假期的第四天,大家應該都還一邊沉浸於假期的歡樂之中,一邊在明天就要上班or上學的悲痛之中。在五四的今天,大家或外出旅行看遍人從眾,還堵在路上,或宅在家中玩耍,快樂吃喝,但是一百年前的今天是不平凡的一天,以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為導火索,北京十幾所學校數千學生湧上街頭,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等口號,掀起了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史稱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拉開了中國青年運動的序幕,是中國青年的一次偉大覺醒。青年學生在運動中起到了先鋒隊的作用,站在了時代的前沿,而在五四運動之後,這群大學生開始走入民間、走向群眾,逐漸成為了共產黨的早期骨幹,為中華民族的復興譜寫了一曲青春樂章。

換個角度看五四:五四原來是這個畫風……

伴隨五四存在在人們記憶中的,是新文化運動,這直接改變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書寫方式。在文學上,文人們尋求著文學的新可能,當然,大家知道開創的道路是艱難的,所以當時文學的畫風是這樣的——

比如胡適同學,這第一位提倡白話文和新詩的學者,我們來看看他的作品:

《兩個黃蝴蝶》

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

不知為什麼,一個忽飛還。

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

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

換個角度看五四:五四原來是這個畫風……

我知道現在肯定有很多同學躍躍欲試,看來做個詩人也很簡單嘛!

不過正是胡適的“嘗試”,給了諸多作家“與人放膽創作的勇氣”,於是郭沫若同學徹底放開了膽——

《天狗》

我是一條天狗呀!

我把月來吞了,

我把日來吞了,

我把一切的星球來吞了,

我把全宇宙來吞了。

我便是我了!

我是月底光,

我是日底光,

我是一切星球底光,

我是X光線底光,

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總量!

我飛奔,

我狂叫,

我燃燒。

我如烈火一樣地燃燒!

我如大海一樣地狂叫!

我如電氣一樣地飛跑!

我飛跑,

我飛跑,

我飛跑,

我剝我的皮,

我食我的肉,

我嚼我的血,

我齧我的心肝,

我在我神經上飛跑,

我在我脊髓上飛跑,

我在我腦筋上飛跑。

我便是我呀!

我的我要爆了!

換個角度看五四:五四原來是這個畫風……

當然,這只是整個文學革命的一點極端,我們不去評判他們的人品怎麼樣,但沒有他們的這些看似搞笑的作品打頭陣,做鋪墊,也就沒有整個文學革命的輝煌成就,也就沒有我們所熟知的聞一多、徐志摩等各位詩人與作家。

我想,五四百年,最能讓我們學習與銘記的,就是那個時代的青年們敢於無畏地反抗一切黑暗,和敢於創造新世界併為之不懈探索的勇氣。

當代的大學生,似乎陷入了“無能狂怒”的困境,既不佔有生產資料,也不參與生產過程,對社會的直接影響力太弱了。但是青年人正應該是太陽,是炬火,我們有的是活力、激情和理想,雖然現在的熱度不夠,但是最終我們會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

魯迅先生《熱風》裡說:“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陽,我們自然心悅誠服的消失。不但毫無不平,而且還要隨喜讚美這炬火或太陽;因為他照了人類,連我都在內。

我又願中國青年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會這冷笑和暗箭。

願中國青年永遠向上走,成為這炬火與太陽。

換個角度看五四:五四原來是這個畫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