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日持久的西安、洛阳历史地位之争是时候有个了解了

作为一名历史文化爱好者,常常有意无意的都会看到西安和洛阳网友对于两地历史地位的争夺,也不乏有水军故意挑起地域黑,俗称看热闹不嫌事大。作为西安人,有时候看到偏激的言论也会怒发冲冠,有时候看到歪曲事实也会面红耳赤。

西安和洛阳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座古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正是因为历史的悠久,没有办法去衡量到底哪座古都地位最高,所以才会出现激辩的现象,甚至上升到陕西人和河南人之间的口诛笔伐,在我看来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原因就一条,我们是中国,不是欧洲,我们自己人都无法认清事实只会让外国人看笑话。

旷日持久的西安、洛阳历史地位之争是时候有个了解了

接下来我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尽量站在历史的角度客观公正的表述观点:

1、关于建都时间、建都数量之争,西安的建都时间明确于西周,西周在今西安沣河两岸建立沣京和镐京。洛阳的建都时间明确于商,汤在亳建立商朝,查询亳这个地方,可以看到西亳位于偃师(洛阳下辖地级市),虽然夏朝的中心地带是在洛阳、郑州一带,但是夏朝都城至今历史学界尚未定论,暂时不能拿来作为依据,即便如此,也可以确定洛阳建都时间比西安要早。目前普遍认为,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洛阳是九朝古都,为此部分认为西安抢占秦都咸阳算一朝,还有很多是胡都,洛阳九朝只是表示数量多,其实也是十三朝,关于朝代数量,别说是网友了,就是历史专家也不能确定究竟是几朝。我个人认为,西安的十三朝确实有些名不副实,其中:新莽从历史的长河来看不能算是一朝,其昙花一现的属性更类似于大顺、大齐政权。再者东汉末年汉献帝以及西晋晋愍帝到长安类似于慈禧到西安逃难,本质上不算迁都。但是秦都咸阳算作西安的一朝是无可争议的,在秦朝以及其后千年,咸阳和西安本就是一个行政区,在当下,秦宫遗址也都处于西安管辖范围内,所在在这个问题上也没有必要再起议论。洛阳的九朝也不准确,我个人认为,武周更类似于年号变更,当然要说一朝也是无可厚非的。二里头遗址仍不能确定为夏都遗址,所以夏朝都洛阳也不可靠,即便如此洛阳也不止九朝。西安与洛阳究竟各为几朝实在是难下定论,一来诸如夏朝建都何处不明了,二来,皇帝在哪不意味着都城就在哪,朱元璋也是在迁都西安无望之后才正式宣布定都南京的,日本政府迁到东京至今都没有宣布定都东京,三来,什么样的情况算做一朝也是颇具争议的,几朝之争一时半会不会有结论的。几朝之争尚不能定论,建都多少年又从何谈起。

旷日持久的西安、洛阳历史地位之争是时候有个了解了

2、关于丝路起点之争,西安人认为西安是丝路起点主要是因为西汉张骞通史西域开启了西汉与西域的经贸,洛阳人认为洛阳是丝路起点主要是因为东汉商贸达到欧洲。所谓丝绸之路是近代西方一位学者提出来名词,并不是单纯的指丝绸,而是代指东西方的商贸交流,从这个概念来讲,首先排除了丝绸诞生时间和产地的说法。从商贸交流的角度来讲,张骞通使西域就是丝绸之路的开端,所以习惯性将西汉首都长安看作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至于有没有通达欧洲,又或是货物来自江浙还是齐鲁都不是重点。

旷日持久的西安、洛阳历史地位之争是时候有个了解了

3、胡都、外族之说,中国的历史是经历了多次的民族大融合,而各个民族又都组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所以无论是汉族人建立的王朝,还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都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从政权的等级来说都是平等的,就如明朝的北京和清朝的北京都是中国历史朝代的首都一样,本质没有贵贱之分,西安有少数名族定都,洛阳同样也有少数民族定都,北京也有少数民族定都,无畏贵贱尊卑。再者,民族融合、人口迁徙到如今这个时代,没有谁敢说自己祖上都是纯正的汉人,没有谁敢说自己祖上世世代代都是原著居民,如今的西安居住着大量的河南人,河南人经过几代人的生活也已经完全融入到西安这座城市。很多人会说起犬戎,其实犬戎和鲜卑、女真等一样都是古代的少数民族也早已融合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有些人总会将犬戎和狗联系在一起,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扭曲的表现。

旷日持久的西安、洛阳历史地位之争是时候有个了解了

4、战争宜都长安、和平宜都洛阳。在盘点了历朝都城之后,就会发现有个规律,长安的地形有利于在战乱时盘踞于此,稳定后方,进而夺取天下,武王伐纣、秦国一统、楚汉争霸、隋朝一统,无不应验。等建都长安修养生息后,长安作为首都又没有洛阳地处中原方便管理天下的优势,所以隋唐两朝会实行两京制。有人取笑天子六逃,要知道关中与蜀地相连,蜀地自秦就一脉相通,所以刘邦才会从汉中反击,这和唐玄宗逃亡四川又反攻关中是一样的,这样的地形才能绝地反击,这也是为何把汉中划归陕西的缘由,而洛阳乃四战之地,一旦攻破洛阳哪有逃的机会。

旷日持久的西安、洛阳历史地位之争是时候有个了解了

5、地域黑,这是个很不理性的做法,这不是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问题,而是总有一个老鼠害了一锅汤的问题,网上经常会说河南人偷井盖,说西安是贼都。我想说的是,哪个地方还没有几个人渣了,河南人偷井盖前几天新闻确实报道过,我在西安丢了辆自行车也是事实,但是我从来不会把丢东西归结到河南人,只会认为是贼偷的,我们不能片面的认为哪个地方的某些人有什么问题,就盖棺定论这里的人都存在这问题,这是不公平的,也会潜移默化的让我们对某些事情出现误判,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发展很快,但是有些问题是不能马上解决的,比如素质,可能需要几代人,我们要做的是要求自我提高,传播正能量,希望豫陕两地的人民能如同两地的球迷一样亲如一家。

旷日持久的西安、洛阳历史地位之争是时候有个了解了

6、城市级别,很多人会说洛阳要是河南的省会发展肯定会比西安好,西安就图了个陕西省会靠吸纳陕西省内兄弟市的资源。洛阳在建国初也做过河南的省会,后来才迁到郑州。其实,两地如今的地位与历史已经没有绝对的关系了,影响两地地位的是近代当代的发展,郑州的铁路公路枢纽地位显然是洛阳不能比的,西安的交通枢纽地位也是其他西北城市不能比的,交通作为近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决定了很多城市的兴衰。西安的发展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那么快,手握众多王牌去没有打出效果,洛阳作为中部地区仅次于省会的经济强市,无法与西安相提并论,但是取得的成绩也是可喜可贺的,无论是西安还是洛阳,在如今的发展潮流下还去拿历史较劲都是不明智的决策。

7、未来定位,西安是国家中心城市、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国家重要交通枢纽,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洛阳是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不难看出,由于定位的不同,两个城市也很难在形成竞争态势。

除此以外,西安和洛阳谁才是古代最大的都城,谁才是最大的城门,谁才是历史的巅峰,就连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和陕西黄土埋皇上这种埋死人的地方也都要一争高下。无论过去两座城市有多少爱恨情仇,在新时代都是过眼云烟,发展才是硬道理,深圳从来不和别的城市比历史,但是无碍深圳身居一线的事实,再不向前看,会涌现更多的深圳,合作共赢才有未来,两座城市都应担负起振兴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的重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