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惹是生非并非调皮,多半情绪能力不够,培养曲线思维是关键

经常听到有的家长抱怨说自己家的孩子“总是惹是生非,特别调皮”,或是“这孩子啊,就是一根筋”等等的话语。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犯错比较多并不代表他故意调皮,反而有可能反映出孩子情绪能力不足的问题。

我女儿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班上有个男生,体型肥胖、力大无比,却总是喜欢找瘦小的学生“单挑”,甚至我女儿本人就遇到过他的“挑衅”。

据说,平时在教室里的时候,男生就总是踢我女儿的桌子,踢完之后还会问:“单挑吗?”甚至在吃完晚饭、大家排队等待其他同学就餐完毕的时候,男孩也会走到我女儿身边问:“要不要单挑?”

为此,我女儿感觉既害怕又生气——一个大男生,为什么总是要欺负比自己力气小那么多的同学呢?在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我也是第一时间联系了我女儿班上的班主任,这才知道,原来这个男孩对班上的很多同学都说过类似的话。这位男同学看似调皮的背后,是父母由于工作太忙而不常关心他的事实。

孩子老惹是生非并非调皮,多半情绪能力不够,培养曲线思维是关键

实际上,虽然这位男同学看似调皮,但是也许这些错误并不能全部归咎于他自身。对于父母长期外出的日常生活,男孩逐渐在自己的世界中迷失了方向。

他不知道什么样的做法是正确的,而什么事情又是自己不应该去做的;他不能够理解别的同学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何种感受。

这种无法将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联系在一起的现象,其实就是情绪能力不够的表现。情绪能力,顾名思义,就是指我们处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也就是用社会所认可的方式抑制或调解自己情绪的能力。

一个孩子是否有足够的情绪能力,将直接关系到他能否获得老师的喜爱和同伴的欢迎;而没有足够情绪能力的孩子,通常被称为拥有“直线思维”的存在。

“直线思维”是什么?拥有这种思维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现呢?这种思维方式有何利弊?

孩子老惹是生非并非调皮,多半情绪能力不够,培养曲线思维是关键

“直线思维”

“直线思维”就是直行的、单向的、不转弯的思维方式。拥有这种思维方式的孩子总是被别人成为“一根筋”。具体表现为总是固执己见、听不进爸爸妈妈的建议;或者是即使是自己的错误,也还是毅然决然地坚定自身立场、绝不承认错误;还有些“直线思维”的孩子很容易情绪化,遇到一些小事就会脾气爆发,显得喜怒无常、小题大做。

不过,这种思维方式也有它的过人之处。拥有直线思维方式的孩子,更容易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在平时的生活中,这些孩子更懂得为自己所欣赏的事物坚持到底。

从这个角度而言,“直线思维”当然也是有自身的闪光点的。只是,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恰恰相反,其实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准则。

因此,为了避免直线思维带来的弊端,面对所有无论是否存在着情绪能力不足问题的孩子,其实都有一种共同适用的思维方式——曲线思维。

相对于直线思维而言,曲线思维是动态的、生动的,能够在变化之中寻求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模式。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有时不合逻辑的举动却恰恰有助于应付变化多端的事态,而正常的逻辑有时却只能将自己带进一个死胡同。”是啊,在这个世界上,曲线思维往往比直线思维更能为人带来他人的尊重与喜爱,也更有利于自身灵活思维的养成。

孩子老惹是生非并非调皮,多半情绪能力不够,培养曲线思维是关键

也许有的父母看到这里就会产生疑问:“父母应当如何培养孩子的‘曲线思维’呢?”下面,就让我来介绍几种较为常见的培养曲线思维的方式。

首先,父母应当首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再教孩子如何控制情绪

每一个孩子在人生刚刚开始的时候,都处于对整个世界懵懂无知的状态中。家长之所以肩负着养育孩子的重任,就是因为家长有义务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面对孩子不能恰当处理个人情绪的问题,家长首先应当做到接纳和理解:孩子毕竟还是孩子,如果在每个方面都能做到极致,就不符合常理了。

在接纳孩子的情绪之后,爸爸妈妈们可以利用自身的榜样作用,教育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让孩子看清楚,什么样的情绪处理方式是冷静而有效的,发脾气很多时候不但不能处理问题,还会将问题本身扩大化,甚至还会拉低自身的水平,不是吗?

孩子老惹是生非并非调皮,多半情绪能力不够,培养曲线思维是关键

其次,教会孩子换位思考、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连结起来

马克思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你只有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

在这个养育万事万物的地球上,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独一无二的地方,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在我们遇到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时,如果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上、重新审视整件事情的话,也许对方的行为就变得可以理解了。这样一来,不仅化解了矛盾,更培养了自己宛若海浪一般宽阔的胸怀,岂不是一举两得之事吗?

当孩子逐渐学会将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连结在一起之后,才是真正融入身边环境的开始。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的社交活动,也会比情绪能力不足时进行的交友行为要轻松许多。

孩子老惹是生非并非调皮,多半情绪能力不够,培养曲线思维是关键

最后,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开拓眼界

孩子曲线思维的养成,与自身的想象力水平密切相关。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言:“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游刃有余,就必须帮助孩子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向,不局限于狭小的空间之内。

在平常的生活中,家长可以多引导孩子绘画或创作,以此来促进想象力的进一步提升。除去要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之外,家长还可以在平常的闲余时间里带着孩子去世界各地游玩。

旅游是一种最为直接有效的拓宽眼界的方式。当孩子游历各地之后,对于整个世界的认知都会更加深刻,思维也就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扩展,同样有利于曲线思维的养成。

孩子老惹是生非并非调皮,多半情绪能力不够,培养曲线思维是关键

孩子总容易犯错,真的不是故意惹事生非,只是对于自身的情绪没有良好的自控能力。面对这种情绪能力不足的问题,爸爸妈妈们一定不要着急,而应当理解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再鼓励孩子控制情绪、将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进行连结。

父母应当努力使孩子理解: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发散自身的思维模式,才能打破直线思维的固有定局,成为一个拥有曲线思维的、头脑灵活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