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歷史】十五歲孩子一句話,一場宮廷政變煙消雲散

《史記·呂太后本紀》載: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發喪,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張闢彊為侍中,年十五,謂丞相曰:"太后獨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闢彊曰:"帝毋壯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請拜呂臺、呂產、呂祿為將,將兵居南北軍,及諸呂皆入宮,居中用事,如此則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脫禍矣。"丞相乃如闢彊計。太后說,其哭乃哀。呂氏權由此起。一般的歷史評論裡,都是說張闢彊這一句引來了長達十五年的"諸呂擅政"。

【趣歷史】十五歲孩子一句話,一場宮廷政變煙消雲散


呂后亂的是漢帝國還是劉姓王族

讀歷史我們不能簡單的照搬一些觀點看法,因為中國的歷史大部分是儒家讀書人編寫的,這些編者本身就帶有強烈的主觀思想。《史記·呂太后本紀》中,除了說呂后怎麼收拾姓劉的,就說呂后怎麼提拔姓呂的。似乎呂后當政的十五年(含孝惠帝在位的七年),呂后除了排除異己,任用諸呂,什麼好事也沒幹。

劉邦活著的時候,呂后就是他的重要政治聯盟。誅殺韓信、彭越雖然是劉邦的主意,但都是呂后下的最後黑手。劉邦本來判彭越流放到蜀地青衣縣,但是呂后向劉邦陳述說:"彭王是豪壯而勇敢的人,如今把他流放蜀地,這是給自己留下禍患,不如殺掉他。所以,我帶著他一起回來了。"於是,呂后就讓彭越的門客告他再次陰謀造反。廷尉王恬開呈報請誅滅彭越家族,劉邦就批准,於是誅殺了彭越,滅其家族,封國被廢除。韓信更是被呂后和蕭何合謀,殺死在長樂宮的鐘室。一直以來,誅殺韓信、彭越,以及後來的打擊劉姓諸王,都是史家詬病呂后的把柄。但是,從劉邦打擊諸異性王的行動上看,他是明白的知道諸侯王的存在是大一統皇權的隱患。呂后打擊劉姓諸王諸王,從這個層面可以看作是劉邦政策的延續。如果算上以後的"吳楚七國之亂",呂后這波打擊還是太輕了。

漢朝建立之前,歷經秦末農民戰爭、楚漢戰爭,社會經濟嚴重破壞。劉邦在位時間不長,外部忙於抵抗匈奴入侵,內部忙於應付諸王叛亂,無暇顧及社會經濟的恢復和建設。漢初的社會經濟恢復實際是在呂后當政期間完成的。經濟上,輕徭薄賦,工商自由。恢復了"十五稅一"的制度;徭役均在農閒時間,每次不超過一個月,一個長安城前後修了五年,真正做到了輕徭薄賦。劉邦時期,重視農業,抑制工商業的發展,呂后當政時,為了搞活經濟,採取工商自由的政策。因此,"衣食滋殖"。法治上,改革法制,體恤民生。廢除"挾書律",刪除法令中妨礙官員和百姓的條文。從此以後,官員、百姓抄看各種歷史文化典籍不再犯法,這對我國古代傳統思想和文化的傳播起了巨大的作用。此外,還廢除了嚴重威脅人民生命的"三族罪"、"妖言令"等苛刑。呂后五年,開始命令戎守邊疆的士卒一年一輪換,重新確定了兵役制。充分體恤下情,不讓士兵視戍守為畏途,從而為國家奉獻青春和激情。民族關係上,以和為主,謀求安寧。呂后彌補了劉邦時期在處理民族關係上的不足,立搖為東海王,既消開了反叛的可能,又使粵地兩王互相制衡,達到了分而治之的目的。在與匈奴的戰爭中,獻馬和親,為漢初的休養生息創造了一個相對安寧的環境,充分表現了一個政治家顧全大局、忍辱含垢的政治智慧。

劉邦死前對未來的未來漢朝的人事做了一個安排,蕭何死後曹參接替,再然後是王陵、陳平,劉氏有難,周勃可平亂。呂后忠誠的執行了這一人事安排。如果,呂后真的如一些史家說的那麼不堪,那麼第一個就該殺了周勃,看到時候誰還能平"諸呂之亂"。呂后任用的諸呂,除了呂祿和呂產統領南軍和北軍外,再沒有什麼實權派。一堆的諸呂王侯,除了享受榮華富貴,基本沒有一個實權派。西漢軍隊分中央與地方軍二大類。中央軍隊負責保衛京師。分南軍和北軍兩大系統。南軍由九卿之一的衛尉統領,負責守衛皇宮(駐守於未央宮宮城之內,因未央宮地處長安城內西南部,故名南軍)。北軍由中尉(武帝時改稱執金吾)統領,負責守衛京師(駐守長安城北部,故稱北軍)。說白了,一個京城衛戍區司令,一箇中央警備隊司令。一個女人和一幫造反起家的大漢功臣共事,再不任命兩個信任的保鏢兼打手,你還讓不讓人活了。至於諸呂王侯,誰家還不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有什麼好說的。

當然,我們不能只說好的不說壞的。比如殘殺戚夫人、毒死劉如意等等事件,呂后為人的冷酷和暴虐不可盡數。這些歷代史家說的夠多的了,這裡就不再累牘了。有興趣的讀者,自可以去各種度娘綜上所述,呂后當政的十五年,除了禍害了劉家,對於漢朝積極作用大於消極作用。

【趣歷史】十五歲孩子一句話,一場宮廷政變煙消雲散


神奇的張闢彊

班固在《漢書·惠帝紀》中說:孝惠內修親親,外禮宰相,優寵齊悼、趙隱,恩敬篤矣。聞叔孫通之諫則懼然,納曹相國之對而心說,可謂寬仁之主。曹呂太后虧損至德,悲夫!也就是說,在經歷了劉邦對功臣的殘酷打擊後,孝惠帝劉盈如一股春風襲來。但是,這樣的好日子沒過太久,僅僅七年就結束了。孝惠帝死時才二十四歲,太子劉恭年幼。

對於功臣集團來說,就算太子即位,說了算的也是呂后。想到劉邦在時呂后就是劉邦打擊功臣的急先鋒,再想到呂后做的"人彘",功臣集團現狀恐怕是覺都睡不香了。對於呂后來說,劉邦活著時候她是劉邦的政治盟友兼打手,得罪了功臣集團,後來毒殺劉如意得罪了劉姓皇族。兒子在時還有個依靠,現狀兒子死了,真的就是四面楚歌。功臣集團和呂后的矛盾真的就是一觸即發,功臣集團骨子裡就是造反派,什麼都幹得出來;呂后冷酷、殘暴,也是什麼都不怕。這時候的未央宮內外可謂劍拔弩張,局勢就像架在火上烤的炸藥包。宮廷政變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而結果卻殊難預料。

就像是電視劇一樣,在這危難的時候,霹靂一聲震天響,來了救星張闢彊。這個十五歲的孩子,一句話就把火滅了,炸藥包拆了。用小嶽嶽的話,"我的天哪,太神奇了!"(畫面腦補)

【趣歷史】十五歲孩子一句話,一場宮廷政變煙消雲散


歷史真是這樣嗎?

首先,大家都知道一個十五的孩子再天才,他的話就算再對,也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分量。張闢彊的話實際是他爹說的,就是當時碩果僅存的"漢初三傑"之一張良!

其次,當時的丞相是陳平,漢初最大的陰謀家。史書上只記載了陳平拿劉邦的錢去收買項羽的部將,除此之外陳平似乎就沒幹什麼了。實際上,劉邦有兩大謀主,張良和陳平。張良出的都是"陽謀",陳平專幹"陰謀"。楚漢戰爭中,劉邦桌子旁邊,一左一右站的就是張良和陳平。韓信討要"假齊王",劉邦發怒,陳平和張良同時在桌子下踹了劉邦一腳。老大發怒,用一個小動作就能平息老大的怒氣,讓老大做出正確的決策,至親都不可能,只有親信才可以!可見,陳平的能力是得到劉邦認可的,他和張良對於劉邦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只是,陳平乾的事見不光,不能寫進歷史書。張闢彊的話說白了就是互相妥協,各退一步,功臣集團讓諸呂進入中央,安呂后的心;呂后保證不對功臣下手,不損害功臣的既得利益。這點陳平看不出來嗎?可是,就算看出來,陳平也說不出來,因為他在功臣集團裡威望不夠。陳平加入劉邦集團非常晚,資歷不夠;陳平乾的事又見不得光,業績不顯。這會的陳平可以說有勁使不上。

呂后這裡其實並不想發生宮廷政變,因為未央宮裡除了自己和一個沒成年的孫子,一個自己人都沒有。一旦政變發生,除了挨刀她沒有任何出路。這就是她"泣不下"的第一個原因。另外,她是急於和功臣集團溝通的,人選有兩個——樊噲和張良。樊噲是呂后的妹夫,又是和劉邦從沛縣出來的老兄弟。但是,樊噲是個粗人,叫他拿刀子砍人,吃個生豬腿什麼沒問題;讓他去做說客,不用估計,就是沒洗。張良作為"漢初三傑",又素有"謀聖"之稱,而且劉邦要廢劉盈的時候,請商山四皓的主意就是他出的,人選是沒問題的。但是,張良自漢朝建國就閉門不出,劉盈那次他也就是出了個主意,這次要人出山,呂后還真沒覺得自己有這麼大面子。

【趣歷史】十五歲孩子一句話,一場宮廷政變煙消雲散

張良的陽謀

我們都知道張良的閉門不出是為了避禍,一是怕位高權重遭劉邦猜忌,韓信就是這樣的下場;另一個就是怕捲入是非,英布就是這樣的下場。但是,"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要不然,劉盈的事他不可能給出這麼一個切中要害,又天馬行空的主意。這次也一樣,張良用隔岸觀火的眼洞察到事件的關鍵。功臣集團的大老粗們怕了,想先下手為強;呂后哪裡沒有合適的人表明態度。所以,他讓兒子出面了,順手給兒子在各方面撈一點資本。

張良的陽謀之一,是宮廷政變不能鬧。功臣集團殺進未央宮砍了呂后,然後誅滅呂氏家族,這真沒什麼;就算諸呂反抗,把長安打成一鍋粥,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就怕"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別忘了未央宮還有一個小皇帝劉恭。如果小皇帝死了或者受傷,給藩王一個"起兵勤王"的理由,事可就大了。"吳楚七國之亂"就可能提前爆發,如果納貢不長眼的藩王在聯合匈奴,那就是漢朝內憂外患齊至的巨大危機。加上彼時的漢朝還沒有從戰爭中恢復過來,亡國也許就在眼前。

張良的陽謀之二,呂氏不能由功臣集團誅殺,至少不能是功臣集團挑頭。呂氏是什麼人,名正言順的外戚,說大一些也是皇族的一部分。功臣集團誅殺呂氏,就等於和皇族秀肌肉。另外,呂后通過聯姻的方式,把呂家的女兒嫁給了很多的劉姓諸侯王。劉呂兩家這會是扯不清楚的關係。很難說功臣集團誅殺呂氏,不會引來皇族的報復。後來平定"諸呂之亂",雖然重要的事都是功臣集團乾的。但是,陳平等人就是等著朱虛侯劉章坐不住了,讓他來挑頭的。

張良的陽謀之三,呂氏的劣跡不足以被誅殺。呂后對付功臣雖然積極,但是鍋不能呂后背,全是劉邦的主意。劉邦死以後,呂后除了收拾自己情敵和他們的兒子,也沒幹別的壞事。這事說大了是迫害皇族,說小了就是婦人吃醋報復,說怕大天去,就是他們的家務事。老公死了,大老婆虐待小老婆和小野種,這事誰家沒有,法官來判也罪不至死。所以,呂氏就算是漢朝的膿包,也要等膿包發起來再擠。現在,是不是還兩說呢。重要的是,把漢朝擠膿包的實力保留下來。


最後說一句,這麼一群老謀深算的人,心懷鬼胎,全都躲在幕後縱橫捭闔,卻讓一個十五歲的孩子在前臺翩翩起舞。更可笑的是老狐狸陳平,在一個孩子面前做醍醐灌頂裝。歷史不仔細讀,還真看不見它有趣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