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國》——悽美的曠世奇作

《雪國》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於1948年出版的第一部中篇小說。

讀雪國,從開篇到結尾,能感受的都是一種極致的美,無論是景色還是小說中的女子,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們的美都是純潔無瑕、觸不可及的。

《雪國》——悽美的曠世奇作

小說分為兩部分:

一、雪國

第一部分講述的是研究西洋舞蹈的中年富家子弟島村來到偏遠的小鄉村雪國,與藝伎駒子,葉子,之間發生的情感糾葛。

島村第二次來到雪國,是與駒子的第二次相會,也是小說的開頭。在列車上,島村初見了這位像白雪一樣潔白無瑕的少女葉子,他被葉子的純潔的美所深深吸引,作者反反覆覆描寫這種美,從中也表現了作者唯美主義的思想。

“這是一束從遠方投過來的寒光,模模糊糊地照亮了她眼睛的周圍。她的眼睛同燈光重疊的那一瞬間,就想夕陽的餘暉裡飛舞的夜光蟲,嬌豔而美麗。”

此時,駒子已經為了賺錢給師傅的兒子行男治病成為藝伎,雖身為藝妓,也無法阻擋駒子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幸福未來的憧憬,甚至,她從十五六歲就開始記日記和讀書筆記。

駒子對島村強烈的感情遭到了島村的迴避,他沉醉於葉子身上所散發出來的純潔的美,以至於在葉子葬身火海時,他看到的都是葉子身上獨有的,無法觸及的美。

“葉子經閉著那雙迷人的眼睛,突出下巴兒,伸長了脖子。火光在她那慘白的臉上搖曳著。”

《雪國》——悽美的曠世奇作

二、湖

第二部分講述的是參戰回來成為教師的銀平與學生久子、二十五歲的宮子、少女町枝之間的故事,銀平迷戀於女子身上這種富有魔力的美,從最開始的宮子到小說末尾的町枝,銀平被她們的美所陶醉,像是一股牽縈的力量引誘著銀平,致使他每次見到如此潔淨的少女,他都不由自主的尾隨而去,但是這些虛無的美總是易於消逝的,就如同少女總會消失在路的盡頭,又或者如同潔白的雪會隨著陽光的照射而消失在空氣當中。

與女子的美形成對比的,是銀平醜陋的腳,這雙腳形如他內心的自卑感無時無刻不追隨著他,他厭惡這種醜陋,就如同他厭惡小說最後他厭惡穿長筒膠鞋的中年女子一樣,恨不得轉身離去。

《雪國》——悽美的曠世奇作

小說兩個部分描寫的都是對美的追求,第一篇是島村對葉子美的追求,是一種至純、虛無的美,同時也是一種徒勞的美,就好比紗窗上的蝴蝶,那種異乎尋常的美最終也難逃生死宿命,但這種美卻又超脫了生死界限。

第二篇湖銀平對美的追求是失落、失望和痛苦的,相比自身的醜陋,他感到自卑,在美與醜的對比之下,就好比現實中的川端康成失敗的戀情。

在令人窒息的美景當中,作者表達的卻是男女情愛之間的哀傷,在美中夾雜著幽怨、淒涼,表達出人們在對美的追求的過程中,往往是以失敗而告終的,因為在追求者眼裡這種美無比高尚,然而這些美在生命的襯托下只是顯得徒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