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 墨翟 墨子(一)

现如今,我们谈及墨子,墨家,大多是一种的什么样的心态与感觉?

墨家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与学说,如今的影视、动漫等作品呈现出来的墨家形象大多是让人感觉甚是奇妙,像什么“机关术、墨者、游侠”等元素都是经常出现的。

那么,历史上的墨子,墨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的主张又是什么?

墨翟;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有说鲁国人,滕国人),生于约公元前476年死于约公元前390年;著有《墨子》,创立墨家学派,同时因为墨子自身在科学上的成就,被后世称为“科圣”。

诸子百家 墨翟 墨子(一)

图源网络(侵删)

从上述的简单简介来说,墨子的一生足够辉煌,并且留名万世。那么,墨家,墨家学派又如何。

墨家学说,在先秦时期影响力大而广,百家之中,儒墨显学,有“非儒即墨”的说法,但是墨家学说在战国后期渐渐往秦朝靠拢,在秦依旧有很大影响力,但是进入汉代之后,墨家学说渐渐消散,并没有如儒家一般延续下去,那么为何同为“显学”,差距却如此之大呢?这个问题至今依然值得深度的研究,值得肯定的是,绝不是一个因素导致的,多层次的原因让它迅速“散去”。

我们首先来看看墨家的最主要的两个主张理念:

兼爱非攻”,这与儒家的“天命、爱有等差”相对立,因为墨子师从儒家,所以在他的思想观点之中,多使用“仁爱”等词语,但是,墨子本身的身份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士人,即“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所以从他的观点出发,对儒家所提倡的厚葬久丧和奢靡礼乐不为满意,认为儒家所讲的都是些华而不实的废话,“故背周道而行夏政”。

墨子的兼爱思想,更像是理想主义的乌托邦,他的兼爱是“平等与博爱”。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他反对无义的劫掠战争,要求和平。

但是这种思想在战国时期基本是螳臂当车,在各个诸侯不满足于称霸的时代背景下,墨翟更像是坚守理想的“乌托邦者”。

以兼爱非攻为核心的墨家思想,对“鬼神”一事有着不同的解读,区别于儒学所言“子不言怪力乱神”,这也是儒墨之争的一个点。

诸子百家 墨翟 墨子(一)

图源网络(侵删)

明鬼非命”,这个思想在墨子的思想学说中还是占到一部分比重的,但是如今的一些人在解读这部分的时候,往往会把他拆分来看,其实这是不对的,辩证法我们都了解一部分,了解,解读一件事情,不能只从事物的一个面来进行评述,客观的看待事物的两面,得到全面的方法论。

墨子所主张的“明鬼”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树立一个独立于人之外的事物,这个事物能够起到公平主宰一切事物的作用,所谓“鬼神”便是墨子树立的一套“法规体系”,这是这体系不是人的规则搭建,而是要人认识到有这样的“东西”存在,让人人有敬畏,那么便会达到大同境界。

天鬼分工明确。正如有学者所言,墨子的天鬼‘天’是墨子设立的法的体系,法的权威性不容置疑……同时,任何法的体系在执行过程中都需要受到独立的监察,于是墨子设立了‘鬼神’。鬼神的作用是监察人们对于法的执行,对之进行必要的匡正。

天是设立者,鬼是执行者,二者共同致力于法的体系建设和贯彻实施。

鬼神为祸福。即本意上的能够赐福或降祸。墨翟所述不能因个人暂时福祸来质疑“鬼神”的明智。由此可知,我们大致可以判断墨子的“鬼神”可为祸福,是在向众人昭示,对信仰要坚守,不能因一时的得失而动摇初衷。

在《墨子·明鬼》前篇,墨子花了大量笔墨来描述“天、鬼”的概念,同时辅以以往的王朝更替等现象来辅证“天、鬼”的意志。但在《明鬼》的下篇,墨子所描写的更像是一种所持相反观点的辩论赛。

一方执无鬼的说法来与之进行辩论。

综合来看《墨子·明鬼》篇,看似说鬼神,倒不如说墨子借鬼神来抒发自己的想法,更像是让人们看到对自己的初心的坚守,不要一时的福祸而动摇,“鬼神”更像是一种无意识的“监管”。

倘若墨子真的完全笃信“鬼神”,那也不会有墨子所言的“非命”一说。

墨子指出过唯命论的危害。认为执有命者“覆天下之义”,为君不义,为臣不忠,为父不慈,为子不孝,为兄不良,为弟则不悌。

执政者若信命并依此行事,则会懈怠政务,致国家治理混乱 ;若百姓也和执政者一般,则会懈怠生产,致衣食不足。更有墨子在传教授业时,告诫众人做好一件事,要做到考察本源、审察事故、实践应用这三步,即“三表法”,“三表法”戳穿“执命者曰”的一言之堂,破除宿命的观念,进而积极进取。

看待墨子的思想,并不能切开来看,联系起来,综合来看,“明鬼非命”更像是一种“秩序”的构建,“鬼神”只是躯壳。

墨子死后,墨家三分,每家都说其他的是“别墨”,现如今的《墨子》每一篇都分上中下似乎也会证明了这一点。

关于墨家的思想观点先且介绍这几点,后面的同样比较重要的“尚贤,尚同”以后再作总结。

下期,我会着重介绍,大家最感兴趣的墨家之中的侠客文化。

墨者行会!

诸子百家 墨翟 墨子(一)

图源网络(侵删)


资料来源:《淮南子》,《信仰与非命:墨子的鬼神观念述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