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有可能通行世界的文字是中国汉字,而不是拉丁文的世界语

为什么最有可能通行世界的文字是中国汉字,而不是拉丁文的世界语

​世界语言千千万万,单单是中国的方言,就数不胜数,于是100多年前就有人提起这个问题,为什么不创造一个能通行世界的语言呢,这样各国交流就更加便利了。

后来真的有人发明这种语言,还得到世界各国名流的推崇,像中国的蔡元培、鲁迅、胡愈之、巴金、陈独秀都曾支持它的推广,这就是世界语,到现在已经有129年的历史。

为什么最有可能通行世界的文字是中国汉字,而不是拉丁文的世界语

世界语版本的《西游记》

这个世界语是拼音文字,只有28个字母和简单拼音规则,学会后基本看了就能发出这个语言正确的音调,而且比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易于学习和掌握。

但是至今,能说、能写世界语的少之又少,由于基数太少,导致出现最尴尬的问题就是当你高兴地“磨刀霍霍向猪羊”之时,竟然发现没有牲口,如此磨再好的刀一切都白搭。

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除非采用殖民的方法,否则语言文字的推广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不靠暴力能成为世界通行语言绝对不可能是拼音文字。从某种程度来说,阿拉伯数字就是最理想的语言工具,为什么呢?

为什么最有可能通行世界的文字是中国汉字,而不是拉丁文的世界语

0-9的数字,全世界都认识,哪怕是目不识丁的也能很清楚的分辨,而它这种巨大的成就足以让推广世界语的艳羡不已,这不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虽然各国数字的发音不同,但是字意一样,理解也不会出现偏差。

参照阿拉伯数字,比较世界语,只有汉字拥有变成世界通用文字的巨大潜力。

为什么最有可能通行世界的文字是中国汉字,而不是拉丁文的世界语

第一:象形文字的特点

汉字是历史最悠久的文字,它最大的优势就是不同语言(方言)可以完全共用,这个跟阿拉伯数字一样。中国南腔北调,方言的差异甚至远超欧洲各国,南方更是“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调”,但是一写汉字,一点争议没有。但是拉丁文字却没有办法表达其他国家的语言,只会造成歧义。

第二:汉字的辐射潜能

古代中国不靠武力,却使得东亚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自主普及汉字,这就说明了汉字拥有普及到其它语言的潜能,尤其是能在中国国力强大的时候。

现在中国已经超越欧洲、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可以预见的是待王者归来之日,汉字必将成为国际语言的主轴,凭借超大的使用规模,势必会为世界各国语言的统一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倘若各国语言成方言,而世界通用中国汉字,细思之处,是否跟如今中国国内各省情况一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