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辰,遇见上饶的诗意

十二时辰,遇见上饶的诗意

十二时辰,遇见上饶的诗意

十二时辰,遇见上饶的诗意

十二时辰,遇见上饶的诗意

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

十二时辰,遇见上饶的诗意

信江书院

十二时辰,遇见上饶的诗意

十二时辰,遇见上饶的诗意

  荷塘灵山

  中国古代人们把一天划分为十二时辰,以知日夜、晓晨昏,并给这十二个时辰起了富有诗意的名字: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给你一天的时间遇见上饶,你将如何度过?跟随着十二时辰的变化,卸下疲惫、放松身心,来感受时光流转中上饶的美好与温暖吧……

  卯时·日出 5:00-7:00

  东方泛白,旭日东升。当第一缕阳光从东方温柔地洒下,整座城市在朦胧的微光中苏醒。晨风轻抚,信江河微微荡漾。河水、山峦、绿树、繁花、路面、房屋、高楼……一幅惬意的晨景图缓缓展开。

  等天稍亮些,城市里的公园中,多了些嬉闹声,早起的人开始了一天的晨练。龙潭湖公园、紫阳公园、市民公园、创业文化公园、三江公园、滨江公园……处处可见早起的身影,晨跑、晨泳、太极、舞蹈……人们用满满活力迎接新的一天。

  信江河南岸的云碧峰国家森林公园聚集了不少晨练者,这处大自然的氧吧,城市的绿肺,是上饶人锻炼和养生的好地方。城市里的国家森林公园实属难得,园内苍松叠翠,景色优美,山、林、江、寺融为一体,葱茏碧翠之中,气势恢宏的东岳庙香火已经延续了800多年,如今香客不绝。站在250多米的最高峰上,俯瞰全市美景,心中油然而生对生活的热爱——“我们生活的城市是如此可爱”。

  辰时·食时 7:00-9:00

  太阳升得更高了,阳光温暖又不刺眼。

  早起上学的孩子们,早已背着书包走在去往学校的路上,三三两两,结伴而行,一路说说笑笑、嬉戏打闹。早晨的菜市场里摆满了新鲜的蔬菜,刚从地里摘下来的蔬果还带着清晨的露水和泥土的气息。超市门口,准备买第一批蔬菜的市民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这城市里的烟火气总是叫人喜爱。

  路边的早餐铺里,刚出笼的包子冒着腾腾热气。米粉店里,坐满了吃早餐的人们。米粉是上饶人最爱的早点,或炒或烫,全凭个人喜好。再加根油条,一杯豆浆,这一天便是再忙碌,也觉得元气满满。

  巳时·隅中 9:00-11:00

  阳光又再明媚了些,可以出门去拥抱大自然美景了。

  从市区驱车半个多小时,便到“睡美人”灵山了。在与天交接的地方,“睡美人”在云烟袅袅中如仙子般神态翩然。

  灵山,一座心灵之山,也叫灵应山,是上饶人的母亲山,在上饶的东北处绵延几十公里。阳光灿烂的上午,与心灵之山来次亲密接触,和它聊天,听它低语,看奇石观云海,悠游且自在。游走在灵山的高空栈道上,环形的栈道让风景一览无余。象形奇石,缥缈云海,还有远方云雾缭绕、绵延起伏的山峦,都在眼前尽情展现。亿万年前的地壳运动,造就了如今灵山奇特的花岗岩块石。这些花岗岩,经亿万年风雨雕琢,姿态万千。灵山的奇石,石石玲珑,各具灵气,石石玄妙,各有故事。“双鱼对吻”“小象戏松”“神机妙算”“观音送子”……一个个有趣的名字带着人们在奇石海洋开启一段奇妙的想象之旅。

  午时·日中 11:00-13:00

  到了每天的午餐时间。中午的时候,可以好好地享受上饶味道的咸鲜味美。

  饶帮菜(即上饶菜)“喜鲜香,味偏重”,以古信州为中心,兼纳广丰、铅山、玉山各县市美味佳肴而成,与南昌菜、浔阳菜、赣州菜共同构成传统的赣菜系。上饶菜选料广泛新鲜、注重刀工、制作精细,因“食”制宜,“烧、焖、炖、蒸、炒”等烹饪技巧将食物特有的原味保留,或清爽、或酥脆、或鲜辣,只为一求食材的“原汁原味”。

  精致的酒店、路边的小炒,上饶味道随处可寻。鲜香的食物,为奔忙的人们补充能量,也送去慰藉。

  未时·日昳 13:00-15:00

  饱食过后,开始一个轻松惬意的午后。

  去茶馆里点一杯香气四溢的清茶,或是去咖啡馆里喝上一杯苦涩且醇香的咖啡,又或是寻个甜品店,让甜甜的滋味绽放味蕾,心也跟着轻舞飞扬。

  在上饶喧嚣的闹市街头,隐逸着一处静谧的清幽之处——信江书院,让夏日里浮躁的心也跟着沉静下来。

  午后艳阳中,伫立在信江南岸南屏山北麓的信江书院默默地注视着这个城市,忆起了衣袂飘飘的过往,绝口不提曾经几个世纪的烟云。踏着厚重的青石板拾阶而上,念着“揽英接秀世有今名,琢质绣章国之良干”的楹联,穿过修旧如旧的讲堂、乐育堂、钟灵台、春风亭、一榻轩、夕秀亭、日新书屋等古建,目光拂过文人墨客留下的珍贵题记和吟咏之作,书香余韵中信江书院昔日讲经论籍独领风骚的盛景仿佛触手可及。历史沧桑凝固在阶曲廊回间和茂林修竹中。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为广育贤才,广信知府周镐元对信江书院大规模扩建,改其名为“钟灵讲院”。此后,陈世增、康基渊、王赓言、刘体等历届广信知府都对信江书院进行了扩建修缮。乾隆八年(1743年)陈世增在后山建楼以祭祀朱熹,将书院更名为“紫阳书院”。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康基渊扩建书院后改名为信江书院。嘉庆十四年(1809年)王赓言带头捐资买下附近民房,使信江书院规模扩大到占地6万平方米(现遗存2万平方米)。

  城市里的这处古书院为忙碌中的人们提供了休憩和安宁的去处,也时时提醒人们匆忙间别忘了手执书卷的快乐。

  申时·晡时 15:00-17:00

  盛夏的下午,阳光耀眼,绿树浓荫处,涌动着蓬勃的生机。这城市里的幸福和惬意,来得并不容易,在这红土地上,一个个坚毅的身影,在70多年前的狂风中为自由和胜利呼喊。

  坐落于上饶茅家岭的集中营旧址中埋藏着一段惨烈的旧岁月。“内战内行纪上饶,江南一叶愤难消。”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为迅速审查、迫害被扣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和被俘的将士,在第三战区司令部驻地上饶,抢占了众多民房,经过改造,设立规模庞大的法西斯式人间地狱——上饶集中营。集中营囚禁了新四军军长叶挺和新四军高级将领三纵队司令员张正坤、军直教导总队副队长兼教育长冯达飞、著名作家冯雪峰等760余人。在狱中,共产党员们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坚贞不屈,可歌可泣的斗争,近200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新四军干部及爱国志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气贯长虹的无产阶级正气歌。

  昔日的集中营,如今名胜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也是人们了解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地方。在盛夏的午后,开启一段红色旅程,在追忆、悼念、感悟之中,懂得幸福的来之不易。

  酉时·日入 17:00-19:00

  夕阳西下,太阳一点点下沉,在远处天际落下,留下一整片余晖。

  橙红色的晚霞铺满信江河,随着水流摇曳。下班的人们,卸下一整天的忙碌,等待属于自己的夜生活。

  灵山工匠小镇热闹了起来,一盏盏红灯笼之下,觅食的人在这里寻找美食,也享受夏夜的热闹。这处灵山脚下的小镇是上饶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匠艺体验、文化特产、创意工坊、民俗演艺、休闲娱乐、风情美食民俗……好不热闹。原汁原味的徽派古建吸引了大批知名手工艺人,将石雕、根雕、瓷器、纸艺、竹艺、铜艺等传统工艺活态化演绎,游客来了还能亲手体验抄纸印拓、染布体验、油纸伞、陶艺制作等传统工艺。汇集全国的小吃美食,让这里更是成了一条美食文化街,彻底征服了城市里一颗颗吃货的心。今夏开市的消夏夜市,用多样美食为饶城人的夜晚增添了滋味。

  戌时·黄昏 19:00-21:00

  夜幕开启,华灯初上,饶城又是另一番迷人景致。月色浸染之下,所有的风景都更具诗情画意、更富浪漫气息。信江河上,渔火和着月光在江面跳跃、荡漾。信江河依旧汨汨流淌,带着这座城市里所有的故事,沉入夜色。

  三江公园,这里的三江映月如今是上饶的标志性建筑。云霞缭绕间一轮明月伴着上饶的三清女神等景观,勾勒出了上饶的景致。夏夜晚风中,乘一叶扁舟在信江河上漂游,于水光潋滟中细品两岸美景。

  横跨在信江河上的上饶大桥,如一艘帆船迎风航行。全长798米的大桥,连接着上饶的南北两端,便捷着交通,也展现了上饶城市的现代建筑美学。灯火倒映在信江河面,流光闪烁。穿越上饶大桥,来到信江河的北岸,沿着水流方向漫步,则来到了双塔公园。始建于明代的奎文塔和五桂塔是上饶信州城区历史文化遗存的宝贵财富。灯光之中,龙潭传说总能撩拨起行人的遐思。夜晚散步的人们在树下倚着青石凳而坐,一边轻声地交谈,一边欣赏着这怡人的美景。江风掠过,双塔周围的桂花树迎风摇曳,塔铃迎风作响。

  亥时·人定 21:00-23:00

  亥时在古时夜色已深,而在现代,夜生活却正是热闹精彩。

  一个个深夜食堂,一串串热辣的烧烤、一份份火红的小龙虾、一盘盘热气腾腾的炒螺蛳让夏天的夜晚更加热气腾腾,再来一瓶冰镇啤酒或是一碗爽口的清补凉,在热辣中为夏夜添一份凉爽。

  夜宵,是夏天里最快意的仪式感,抚慰着城市里每一个疲惫和烦热的灵魂。

  子时·夜半 23:00-1:00

  子时,新旧交替,旧的一天过去了,新的一天悄然开始。

  街道渐渐空了下来,夜班的士疾驰而过,灯影依旧闪烁,信江河依旧日夜奔流……

  归家的人酣睡入梦,这城市里装着多少人的美梦与心事啊。

  丑时·鸡鸣 1:00-3:00

  河风送来清凉,城市褪去嘈杂,卸下一天的热闹,披上梦的衣裳。

  路面上倏忽的灯光,映衬着光影,那是最让人心安的点点灯火。

  晚归的人在回到家的那一刻,放下所有的疲倦,这城市里永远有人比城市睡得更晚。

  寅时·平旦 3:00-5:00

  夜色深沉,这是一天中最安静的时刻。

  星星眨着眼睛,时间一点点消逝,夜色也渐渐消散,天在深邃的蓝中渐白。

  晨光微露时,路上也开始出现早起的人们,晨练者的脚步声和环卫工人扫地的沙沙声合奏成动人的晨曲。

  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