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中”学写人

美人在骨不在皮,画人画皮难画骨!自古以来,吟咏美人的诗作就有很多,而杜甫的《佳人》却因其格调高雅,成为名篇!

读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中”学写人

《佳人》作于759年秋季,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五年。诗人刻画了一个贵族夫人因战乱而命运悲惨,却终不改其志的美人形象。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来形容她的一生: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佳人身居华楼,享无事之忧;无奈战乱之下,华楼轰塌。家族四裂,兄弟身死,夫婿再得新人,无奈被弃。然心有高志,择幽谷而居,采柏子而食,依修竹而眠,让人动心忍性,佩服其能!

佳人 杜甫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败,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读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中”学写人

这是杜诗专咏美人的佳作,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写人的高明手法呢?

一、写人物不精雕细刻,只勾勒轮廓

“佳人”题材的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学里屡见不鲜。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如《卫风.硕人》 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赞美: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后来便成为后世公认的形容美人的词汇。

中国文学家,描写美女如何美,大抵有两种写法。一是精雕细刻:从头写到脚,甚至连衣服首饰都要夸一夸。如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对东邻女的称道:“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就从身体的各个部位精雕细刻;再如《孔雀东南飞》中“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都是从头写到脚,抓住主人公的各个部位,做精细刻画,突出佳人之美。此种描写为正面实写,让人明白佳人的眼耳鼻口,服饰肌肤,到底如何。

读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中”学写人

二是勾勒轮廓,从整体形象中抽出一部分,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此诗就是采用这种写法。来看第一句“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直接用“佳人”二字开篇,点明主人公容貌昳丽,佳人到底有多美,佳人的眼耳鼻口、身形肌肤到底是什么样的?诗人不着一字,却吊足胃口,让读者不断去猜测,这就是高明的写法。

再看此诗,虽题为“佳人”,却并没有一句细写女子容貌、身形。只在最后一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勾勒了一幅身着翠绿单衣,在暮色残阳里斜倚修竹的瘦弱身影。这翠绿的衣裳和身边的环境融为一体,让人忍不住想看仔细;这瘦弱的身影又不免让人想起她的身世之悲,引人同情、遐想。这种写法还有很多,如《西洲曲》中“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周邦彦《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都没有正面描写佳人容貌,而是选取最具特色的一角,让人情不自禁地由此联想到佳人外貌、服饰、肌肤之美。

读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中”学写人

语言的表达范围是有限的,但人的想象力却是无限。高手都是这样,用极简单的语言勾勒一个轮廓,让读者无限想象,自己去把这幅仕女图的细节描补完整。

二、取材于生活,写出新意

杜甫一生大约有13首专为女性而作的诗歌,主人公有底层劳动人民,有新婚女子;这首诗的主人公却是一个战乱时被遗弃的女子。诗歌史上,以女性为主角,有弃妇诗、爱情诗,还有继承香草美人传统,借美人言志诗,而此诗仍能独树高格,从选材上就有所创新。

你看:此诗描写的主人公是一个贵族妇女,而且是一个经历战争丧乱,见证人世浮沉,失去原来贵族生活后在深山勉强度日,却又不改自身节操、品格的高尚女子。此诗的创新之处,不在于生活中确有其人,在此基础上弥加想象和虚构,也不仅仅在于诗人把笔触着眼到贵族妇女的跌宕起伏的身世上,而是在于贵族妇女李经丧乱却终不改自身懿行的高尚节操。

读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中”学写人

在历来文学作品中,歌颂贵族女子的容貌懿行的作品少之又少。《安娜卡列尼娜》,确为贵族妇女,但却不守妇道;《羽林郎》中的胡姬,不如此诗“佳人”身份高贵,也没有这样高尚的节操。再到后来《西厢记》《牡丹亭》,文学家们创作了一个个佳人,都或多或少有缺陷,但此诗的佳人却让人佩服!

为何世人都爱才子佳人呢?因为人心皆爱美啊!美人遇难,极易让读者感兴趣,也更易引起读者的同情,读者读之,难免猜想遇难之后的故事。像安娜出走后卧轨而死,张生题名后停妻再娶......而此诗的佳人,及时被抛弃,也不改高尚情操,这样的佳人就不禁让人佩服了!

三、塑造典型环境,烘托人物品格

佳人的命运是悲惨的,情操却是高洁的。

叙述佳人命运之悲惨,诗人采用主人公自述的方式;而赞美佳人品格,则是通过第三人称,用诗人自己的视角来写,把作为旁观者所看到的佳人在倾诉后的一举一动描写出来。这叙述人称和视角的来回变换,自述身世,更有身世同悲之感;他人的赞美,则比自夸更有效果!

读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中”学写人

诗人在人物品格上更是采用比兴的手法,通过描绘典型环境来烘托人物品格。你看:她空谷而居,虽茅屋需补,翠袖单薄,靠卖珠度日,采柏而食,生活多么清贫困窘啊,可她依旧不改高尚节操,仍然首不戴花,倚修竹而临风。诗人借“柏”子、“修竹”这些代表高尚节操的景物,以及“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连山泉也因佳人而愈加清澈,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突出佳人的品性懿行。

写人贵在画魂,而人物品格就是人物的灵魂。品格是抽象的事物,如何才能让它深入人心呢?唯有借典型环境、典型事例来烘托!

读杜甫《佳人》“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中”学写人

文字到达不了的地方是想象,想象到达不了的地方是远方,远方的“佳人”,是每个人的梦想!我的“佳人”在冲我招手,你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