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 掌 地 ”變 身“ 增 收 園 ”

“ 巴 掌 地 ”變 身“ 增 收 園 ”

全 地 區 41 萬 戶 農 家 庭 院 力 爭 戶 均 年 收 千 元

看著自家庭院小拱棚裡蔥綠的水蘿蔔苗,墨玉縣烏爾其鄉巴扎博依村村民海爾妮薩·艾合麥提託合提滿心喜悅。“2019年,光小拱棚就增收1200元,這是以前不敢想的。”4月14日,海爾妮薩一邊在拱棚裡忙活,一邊說。

和田地區人均耕地不足1畝,以往本地農民庭院利用率不足30%。為給貧困群眾開闢增收新途徑,2017年起,地區利用庭院內外、房前屋後、住宅附近的“巴掌地”,發展“小拱棚、小畜牧”等庭院經濟,幫助農民實現持續、穩定增收。


“ 巴 掌 地 ”變 身“ 增 收 園 ”

洛浦阿其克鄉喀勒臺拜勒村村民帕爾哈提·麥提如則妻子麥合皮熱提·熱合曼精心餵養。


“再有十來天,水蘿蔔就上市了,接著我要種辣子,一年能種三、四茬,自己吃不完的菜還可以賣錢。”如今的變化,讓海爾妮薩喜上眉梢。

近年來,地區遵循“宜農則農、宜養則養、宜加則加、宜商則商”的原則,幫助貧困群眾規劃好院落佈局,為他們傳授種植技術和管理方法。各縣市、鄉鎮按照“一村一品”思路,引導各村種植辣椒、水蘿蔔、西甜瓜、秋葵等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提升庭院經濟效益,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如今,我們鄉已初步形成了‘小規模、大群體,小產品、大產業’的發展格局,每個村農戶庭院都有自己的特色,每個村都有各自主打的蔬菜種植品種,形成良性循環發展。”烏爾其鄉鄉長海拉提·祝馬洪說。

小庭院連著大增收,地區庭院經濟助農增收效益正在進一步顯現。

洛浦縣阿其克鄉喀勒臺拜勒村村民帕爾哈提·麥提如則是地區眾多發展庭院經濟的受益者之一。他告訴記者,以前他家庭院規劃不合理,院子裡的土地閒置著,在“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的幫助下,他開始在庭院養雞、養羊。“養了35只雞,45只羊,年初到現在光賣雞蛋就收入了800元。”帕爾哈提高興地說。

截至目前,全地區已有41萬戶農民完成庭院改造,清理房前屋后土地20萬畝。令人欣喜的是,一度無人問津的房前屋後“巴掌地”,變身一個個“增收園”。

“接下來,我們將圍繞‘一村一產業,一戶一庭院’目標,力爭2020年種植庭院蔬菜10萬畝。”地區農業農村局調研員李福厚說,“我們將進一步挖掘庭院經濟潛力,力爭實現每個庭院年增收千元的目標。”


記者 古哈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