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上网课父女动刀,当失控妈摊上叛逆娃,如何管教孩子才肯听?

3点上网课,2点了女儿还没起。

父亲急了,冲进女儿房间,掀开被子,拍了女儿赖床的视频,发家庭群示众。

为上网课父女动刀,当失控妈摊上叛逆娃,如何管教孩子才肯听?

母亲看了视频,晚上一回到家,就凶女儿不懂事。

18岁的姑娘,都读大一了,被这样对待,女孩觉得很委屈,躲进房间生闷气。

晚上10点多,父亲再次不敲门,进来掀被子质问:“你怎么还在睡!”

为上网课父女动刀,当失控妈摊上叛逆娃,如何管教孩子才肯听?

女孩拿起剪刀,跟父亲对峙……

看了这条新闻,心理专家武志红老师发微博称:神经病父亲,母亲也病得不轻。

为上网课父女动刀,当失控妈摊上叛逆娃,如何管教孩子才肯听?

一次网课,闹到父女动刀报警,这个父亲的做法确实不妥。

父亲擅闯女儿房间,拍视频,发家庭群,心里可能觉得:你不起床是吧?让整个家族都看看,你还要不要脸面!

对女儿来说,这是莫大的羞辱,也是激怒她拿起剪刀,与父亲对峙的导火索。

有句老话叫“知耻而后勇”,很多家长都试图通过羞辱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但羞辱,真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吗?

1 孩子真能“知耻而后勇”吗?

很肯定地说:不能。

一个简单的逻辑是:人要脸,树要皮,孩子面子都没有了,还改来干嘛?

一个人,只有形成自己稳定的内在自我肯定系统,才能变压力为动力。而孩子,还没有强大到对外界的评价刀枪不入的程度,他的价值感是通过父母、老师等外在因素建立起来的。

有研究表明,孩子在3岁时就已经形成了独立人格。

孩子从这个时候起,就已经有了自我感知,他们单纯而又敏感。大人的每一句话,都在改变孩子的思想。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就是“权威暗示效应”。孩子的认知能力还有限,父母和长辈就是权威的化身。父母的羞辱,会让孩子信以为真,更会让他们产生自我怀疑。

为上网课父女动刀,当失控妈摊上叛逆娃,如何管教孩子才肯听?

迈阿密14岁女孩Nakia曾在社交媒体上直播自杀,直播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很多陌生人都在苦口婆心地劝她珍惜生命。

而她的亲生母亲居然评论羞辱女儿:“你是有多动症吧,蠢到家了。你就是个不听话的惹事精,总做些夺人眼球的事,根本不把精力用在读书上!你可以一直喊‘狼来了’,然后去死,然后被人们埋了!”

骂完之后,这位母亲压根儿就没当回事儿。她觉得女儿不过是在哗众取宠,玩够了就会消停了。她万万没想到,女儿竟是认真的!

凌晨三点,Nakia在寄样家庭的浴室里,自杀了。

为上网课父女动刀,当失控妈摊上叛逆娃,如何管教孩子才肯听?

美国精神科医师大卫.霍金斯博士,经过20年长期的临床实验,累积了数千人次和几百万笔数据资料,经过精密的统计分析之后发现:人类各种不同的意识层次都有其相对应的能量指数,其中羞辱的能量级几近死亡。

羞辱不会让孩子进步,只会让孩子丧失自我,压抑自己。

还有研究表明,幼年被羞辱的孩子,大脑发育也会受到不良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羞辱的威力甚至堪比有意识的自杀行为,会夺去人的生命

2 管教的目的,从来不是让孩子输

管教不应该让孩子产生羞耻感。

很多家长会说,不让他内疚他能改?

其实内疚,跟羞耻感,是两回事。

孩子内疚,他会觉得“我做错了,我得想办法改正或弥补”;孩子觉得羞耻,他会觉得“我就是错误本身”。

为上网课父女动刀,当失控妈摊上叛逆娃,如何管教孩子才肯听?

为什么有的孩子屡教不改?

一个孩子有自尊,他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被爱的,他才会看重自己,进而做符合社会规范的事情。

相反,羞耻感,要么让孩子看轻自己,破罐子破摔;要么发展出攻击型人格,你越羞辱我,我越跟你对着干。

童年时期,如果孩子不被家人接纳,就会压抑自己去顺从家人。这样形成惯性后,他在外也会养成顺从和讨好他人的习惯。久而久之,他就失去自己,失去了自己的价值感和存在感。

而这种低价值感和低存在感将伴随他们漫长的人生,成为他们内心无法摆脱的一个重要的痛苦根源。

之前看到过这样一个新闻报道:

一位妈妈,在公交车上,扒光了11岁儿子的衣服,仅剩一条小裤头。

为上网课父女动刀,当失控妈摊上叛逆娃,如何管教孩子才肯听?

事情的起因是这位妈妈接到了老师的电话,得知儿子连续一周都没完成作业。

在接儿子回家的公交车上,她当众质问儿子为什么不好好写作业?

男孩满不在乎地说:“我学习好,不用写作业。”

车到站了,妈妈憋着气下了车,男孩却不肯跟她一起走,还一脸不屑地看着她。

这位妈妈一怒之下喊停公交,跑上去扒光了男孩的衣服,然后头也不回地下了车。

男孩一句话也没说,赤裸着身子,面对一车乘客,一直坐到终点。

他恐怕一辈子都不愿再坐公交车了。

为上网课父女动刀,当失控妈摊上叛逆娃,如何管教孩子才肯听?

管教的目的,从来都不是让孩子输。

父母无论多生气,都不应当众批评孩子,让孩子丢脸。

英国哲学家洛克曾说:“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愈看重。他们觉得自己是有名誉的人,因而更会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是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其无地自容,他们愈是觉得自己的名誉已经受了打击,设法维护别人好评的心思也就愈淡薄。”

3 孩子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

许多父母错误地认为:要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要让他们感觉更糟。他们更看重如何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而非让他们从自己的行为中学习。

对此,正面管教理念的创始人简·尼尔森说:事实恰好相反。孩子们在感觉更好时,才会做得更好

如何才能保护孩子的面子,让他做更好的自己呢?

❶ 呵护孩子心中那个装爱的罐子

美国著名心理治疗师萨提亚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装爱的罐子,罐子里的状态代表着自我价值感的高低。

儿童是通过父母的接纳、肯定、承认、赞美、表扬、鼓励等方式逐渐建立起自我认同的,其核心是自尊。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越强,他自我完善的欲望、向上向善的欲望也就越强。

为上网课父女动刀,当失控妈摊上叛逆娃,如何管教孩子才肯听?

呵护孩子的情绪,一个比较有效的办法是——与孩子共鸣。孩子开心,陪他开心;孩子悲伤,给他肩膀。你能看到孩子,孩子会感觉到被重视,他就会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从小树立起“无论我表现多糟糕,父母都爱我,我都是有价值的”的观念,孩子将来才会内心充盈,敢于做自己。

❷ 私下批评,公开表扬

孩子心智尚未成熟,会尤其在意外界的看法,当众被批评带来的羞耻感会像子弹一样杀伤力巨大。

前些天,在超市门口,一位妈妈大声呵斥孩子。孩子满眼噙泪,来来往往的人都会看他们几眼。

有位路过的老奶奶看不过去,过来劝那位妈妈,没想到却适得其反,怒气冲天的妈妈再次抬起脚踢了孩子屁股两下。

孩子吓得一动不敢动,只是不停地哭泣。

为上网课父女动刀,当失控妈摊上叛逆娃,如何管教孩子才肯听?

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孩子,也许非常有效,一次就能让孩子“长记性”。但这样做,可能帮孩子改正了一个错误,却又犯下一个更大的错误——伤害了他幼小的心灵。

教育孩子,最安全又有效的方式,应在私下进行。西方有句谚语说,表扬可以公开进行,批评应该放在密室。现代父母都应有“人前不教子”的意识,保全孩子的面子。

❸ 打开孩子的“优势开关”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只是很多父母没有打开这个“优势开关”。

《优势教养》一书中写到:优势开关的作用就像一个断路器,我在脑海中想象出一个开关,拨动它,关掉负面思维的灯,打开正面思维的灯。当我们打开了“优势开关”,就会看到孩子很多优势。

孩子的优势包括身体上的、智力上的、社交方面的、技能方面的、也有优良品质。打开这些优势开关,你会发现你跟孩子的相处会变得融洽很多,孩子也能从父母的赏识中获取更多上进的能量。

为上网课父女动刀,当失控妈摊上叛逆娃,如何管教孩子才肯听?

4 写在最后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曾指出人们需要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积极关怀。他认为有两大要素影响着一个人的自我形象:一是童年经历,二是他人的评价。

罗杰斯指出,自我价值最初是在孩子与父母互动中形成的。他认为,孩子需要被珍视和被尊重的感觉,需要父母的真情和被爱的感觉。

如今我们是父母,但曾经我们也是孩子。

父母不是万能的,但曾经出现在我们身上的悲伤经历、负面评价,不要带到对孩子的养育中去。

教育家蒙特梭利说:一旦孩子内心有自卑感,孩子的生活就会充满冲突。自小在父母的打压、贬低、羞辱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无论表面多么风平浪静,骨子里都会饱受折磨。

从小被爱,将是孩子一辈子的铠甲。#养娃我在行##育儿心理说#

--

科学养育,快乐成长。一键关注 ,育儿路上少走弯路。


我是卷儿妈,4岁女孩小卷儿的妈妈,科学育儿实践者与分享者,著有《好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孩子》《提升女人幸福力的10堂课》。分享科学育儿干货,推荐优质教育资源,与你一起轻松育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