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友飲食指南:三個技巧,讓你可以“大魚大肉”

很多風友患病以後,整日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大魚大肉再也不沾,每天粗茶淡飯、清湯寡水。得了痛風以後就真的不能吃肉嗎?我院劉菲主任認為,只要掌握技巧,痛風患者不必將肉視為洪水猛獸,同樣可以享受美味。

風友飲食指南:三個技巧,讓你可以“大魚大肉”

指南一:肉類要煮

風友們都知道,嘌呤類的物質在水中很容易被溶解,特別是在高溫的環境下會溶解的更快,因此,肉類經過高溫蒸煮後,其中所含的嘌呤成分已經被溶解掉大部分,風友可以放心用來做美食。要提醒的是,在烹飪的過程中,要牢記低油、低鹽、低糖的三低原則。容在下再囉嗦一句,煮過的湯一定不要碰,因為這些湯中含有從肉類中分解出的大量嘌呤,會加重風友們的病情。

風友飲食指南:三個技巧,讓你可以“大魚大肉”

指南二:肉類要“老”

肉類在烹飪的過程中,可以延長加熱時間,將肉做老。此舉是為了破壞肉類中的細胞,溶解細胞核酸,從而減少尿酸生成。同時,在食用過程中,可以搭配一些鹼化尿液、降低尿酸的飲品,比如蘇打水等,以保證體內的酸鹼平衡。

風友飲食指南:三個技巧,讓你可以“大魚大肉”

指南三:肉類要“白精”

餐桌上常見的肉類包括豬肉、牛肉、雞肉、魚等,而在營養學的分類中,豬牛是屬於紅肉,雞鴨魚是屬於白肉。有研究表明,紅肉會增加痛風的風險,而雞鴨魚這類“白”肉更加適合痛風病人。

同時選擇肉類時,要儘量選擇瘦肉或把皮去掉,過多的油脂不僅影響尿酸排洩,還會影響體型,造成肥胖。而除雞鴨魚外,還有一種“肉”常被大家遺忘,那就是雞蛋。雞蛋是重要的動物蛋白來源,同時嘌呤含量極低,十分適合痛風病友。

附上一張常見食物嘌呤含量的圖片,風友們可以盡情保存!

風友飲食指南:三個技巧,讓你可以“大魚大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