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女孩如何养育?《养育女孩》读后感

《养育女孩》这本书作者是澳大利亚的吉塞拉·普罗伊朔夫,百度百科上是这样介绍她的,心理学家,亲子教育专家,经验丰富的家庭治疗师,从事家庭治疗已达30年,期间接触了众多女孩家庭,积累了丰富的案例,成为撰写本书的素材。

她已在亲子教育、人际关系、建立自信与沟通方面撰写了超过20本著作,作品十分畅销。

读完本书,你会发现男孩女孩他们真的是大不一样的,他们的发育、智力、爱好、交友、学习、运动几乎截然不同。

女孩更需要妈妈,男孩更依靠爸爸,当然,爸爸妈妈对谁都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但你需要了解到你对他们的意义和关注的重心会有显著的差异。

《养育女孩》这本书写的很有借鉴价值,我家老二是个小姑娘,如何更好的养育她,这也是我需要学习的。

家有女孩如何养育?《养育女孩》读后感

下面来聊聊我的读后感:

书中,首先作者把女孩的成长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安全感(出生-2岁)

父母在这个阶段应该即刻回应宝宝,以便让宝宝找到安全感,形成一种释放压力的通道。这个阶段,爸爸的主要任务是带着孩子玩,而妈妈要注意自己的情绪管理,因为妈妈的狂躁会传导给女儿,让她变得焦躁。

有些人说,那妈妈实在有脾气要发或者情绪很糟糕怎么办?避开宝宝,跑到外面去,然后再回来可以吗?

其实研究表明,狗能够感知200多种情绪,而作为初生儿的人能感知的情绪种类或许更多。因此,还是先修炼成一个平静、恬淡而又内心强大的妈妈吧!

作为人类的婴儿,是地球上依赖性最强的婴儿。他们出生后,本能地需要周围的成人无条件地爱他,否则就无法获得足够的照顾。吃饱穿暖,并不够,父母温柔的爱抚、深情的歌唱、充满爱意的话语和逗她开心,才能够让女孩在各个方面都充满活力,从而确信生活是美好的。

这样,孩子才会觉得安全,感知到被爱。

第二阶段:探索世界(2岁-5岁)

这个阶段的女孩,开始对周围的世界发生兴趣,这和她在第一阶段建立起来的安全感有关。

让孩子自由探索,充分释放她的天性

你可以鼓励孩子用泥土、树叶捏些小玩意儿,并且自己也参与其中;你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客厅播放音乐、蹦蹦跳跳,并邀请她们的朋友一起玩乐。孩子也可以养养宠物,像小金鱼、蝌蚪,还可以种种花草。

你可以一有机会就带孩子去外面淋淋小雨,去树林里散散步,去海滩游游泳。

要鼓励孩子不要太讲究干净整洁,不要拘束,要有活力、多走动。无论孩子玩得多脏,你都不要抱怨。要为孩子挑选耐脏、耐磨、防水的衣物。只要有空,就带孩子出门,去自然的环境里尽情玩乐。

不要用任何类似“女孩子要整洁、可爱、有女孩子样、温顺”这样的观念束缚她。给孩子穿有利于她活动的衣服,让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

如果周围的大人一直跟她保持亲密的关系,照顾她,那她就能放松下来,去摆弄玩具,在花园里玩耍,跌跌撞撞地走过草坪,跟泥土、石头和树叶玩的不亦乐乎。

获取自信,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变得聪明。否则,她就只会胆怯地看着周围的一切,黏在父母亲亲人身边。

第三阶段:与人交往(5岁-10岁)

让女孩学会社交最好的方法是,父母做好榜样。

董卿产后复出,接受采访的时候,她说:“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自己先去做一个这样的人。换句话说,你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的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父母对女儿最好的教育,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

如果一个女孩的父母在社交场合中,会主动与人交谈,很喜欢和别人交流,并且很开心。女孩就会知道如何与人交往,并一直会享受社交带给她的愉快的感觉。这样她就会认为大多数人都不错,并成为一个人缘很好的人,总是能够知道如何和别人愉快而有益地相处。

家有女孩如何养育?《养育女孩》读后感

第四阶段:了解内心(10岁-14岁)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女孩们开始有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想要成为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体。虽然还称不上“女人”,但她已经不是一个孩子了。她将要在这几年里增强自己的“内在”力量,认清自己是谁。

在这个时期,父母要帮助她想明白自己到底赞同和支持什么,最关心什么,什么才是她感兴趣和喜爱的;帮助孩子找到生活的目的和创造价值的方式,让她们明白活着的意义。

这样,她们的人生就会精神富有,一生中都会有自己热爱和坚持的事情。

第五阶段:责任感(14岁-18岁)

14-18岁,走向独立。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负责。这是女孩子的关键时刻,因为这个年纪会接触到风险,不过我认为随着互联网传播的便捷性,未来我们孩子的风险和叛逆年龄还会提前。

需要给女孩子订立规矩:

刚出生的乳牛,悠闲地在地上吃草,好像正片天空和草原都属于他们。直到有一天,小牛想走的更远,碰到一根细的几乎看不到的线——这就是界限。线上充了电。

触碰到了,小牛吓了一跳,它停了下来——原来这世界上有不能去的地方和不能做的事情

比如:晚上几点必须到家,穿衣的尺度、要远离酒精和毒品。妈妈的角色很重要,一些私房话是留给妈妈来跟女儿说的,而父亲为家庭和女儿提供的是安全感和权威。

如果这个时候女儿跟爸爸的亲密程度大于跟妈妈的亲密程度,不是一种很好的现象。

女孩将在18岁成年,但为了这一天,需要从14岁开始做准备,比如健康、安全、理财、着装以及饮食管理等。

她们要学会自立,培养思路清晰的逻辑,情感强大的内心,学会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并且能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李玫瑾教授讲过一个故事,女儿想要一辆小汽车,家里很多也要买,不买就在店里哭,这种情况下,李教授没有动摇自己的原则,冷静地把女儿抱回家安置在卧室里,卧室里没有危险的东西。

然后陪着女儿一对一坚持原则。不打不骂,不说教也不离开,门一关,告诉孩子,不行就是不行。等女儿哭闹够了,给点爱,擦擦眼泪鼻涕,再次告诉,不行就是不行,要哭接着哭。

家有女孩如何养育?《养育女孩》读后感

这次后,女儿就知道“哭闹是没用的”,以后再也没有提过无理要求。

作为女孩父母,对女孩的这五个阶段应该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但是,每个女孩的成长并不是和教科书一样的,她们的不同,有可能会让这些阶段的划分变得很不同,甚至各个阶段之间也有可能会重叠,这点,作为女孩父母,一定要知道。

在书中,作者还特别分享了7个做别人好朋友的技巧,分别是陪伴、分享、有同理心、控制攻击性、道歉、觉察情感,知道如何信任或不信任他人。

而这其中需要着重强调的是要教给女孩在社交生活中如何做到具有同理心,如何去觉察情感和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信任别人,而什么时候不能。

让她交好的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不变的古训。

还有就是帮助女孩成就强大的自己,没有谁的成长是一帆风顺的,在女孩成长过程中还会遭遇五大雷区,这是作者经过调查和研究得出来的。

它们主要包括:过早的性感和性、坏女孩、过度关注体重和体型、粘染酒精和毒品,以及受到网络世界的精神控制。

特别注意,这个时期告诉女孩不要太注重外在。

在这个看颜值的时代,对美的追求早就已经不再是成年人的专属。在很多场合,女孩们都穿着性感的衣服谈笑风生。

在她们的意识里,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美人,为此,她们不惜早早地穿上露脐装、超短裙、高跟鞋;为了追求美,她们去做整形手术,为了苗条的身材而过度减肥……

外在美重要,内在美更可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才是对美的最高追求。

书中还讲到如何保护女孩,不要让她受欺负

教会女儿像岩石一样坚硬的反抗,必要时还手,但不是报复性的打架。当同伴被欺负时,也要鼓励她挺身而出。如果孩子无法解决,家长就需要介入,如果还行不通,最坏的结果就是转学,总之不要让孩子受欺负。

家有女孩如何养育?《养育女孩》读后感

最后不要忘记多让爸爸参与进来

研究发现,在婴幼儿时期,大家对男女孩子的预设就是有区别的。比如你面对一群兔子,一般会对女孩子说,哇你看那些兔子好可爱,但是对男孩子,一般的反馈都是,快看看有几只兔子啊?性别偏见从小就悄悄开始了。这就导致了女孩子偏向感受而男孩子更注重客观数字。

而爸爸,通常会在客观的角度出发(我家爸爸从来都不会说哇你看那些兔子好可爱哦),所以让孩子爸爸多和孩子交流,让她在没有性别预设的环境下思考。

爸爸的形象是强壮,安全感,信任。爸爸的投入,让女儿更自信。

妈妈的参与——榜样的力量,温和坚定地教距离和规矩

英国诗人乔治·赫伯特说:“一位好母亲抵得上一百个教师。”

古有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深入人心,今有把三个儿子先后送入斯坦福大学的陈美玲,让我们看到了智慧的母亲是如何教育孩子、影响孩子性格和价值观的。

拿破仑也有一句名言:“推动摇篮的手,也是推动世界的手。”

这句寓意深远的话,正是告诉人们一个母亲对孩子乃至对整个世界的重要影响力。

这大概是难得的,达成最大范围一致的中外育儿观念了。但作者认为,教她规矩,不是为了让她适应社会或者家庭的规矩,而是让她有信念和底线,在你不在的时候,自己做决策和决定的时候,能够回忆起你曾经立的规矩,帮她去做判断。从这个角度出发,是不是该对每个规矩进行详细的解释呢?

如何提出指令,如何和爱人争论,如何去爱,如何在精疲力尽的时候幽默,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影响你的女儿。

你的女儿将会成为你。这就是榜样作用,如果在做母亲的过程中,你能成为最好的你,那么你的女儿就有了最好的开始。

温柔有加的妈妈,是一个家庭的力量源泉;干净整洁、举止得体,和善而有责任感的爸爸则是女儿的绝佳榜样。妈妈让女孩们安心,爸爸让女孩们自信。

这本书也还有介绍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其他情况,比如学校、青春期、生理期等等,未来的养育路很长,除了生活之外,也需要关注孩子的内心健康成长,总之,快乐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快乐的孩子。

而另外,要养育好自己的孩子,首先自己也得具备爱和养育的能力,所以学习和修行是终身的事情,愿自己能陪伴着孩子健康长大,给她爱,让她的内心温暖如光。

用作者的一句话说明你需要学习养育女儿的意义吧:当你的女儿长大,你能看到你给她的童年与如今她拥有的力量和品质之间的关联。当你离开,一个优秀的女人会继续生活,她还把你教她的一切传给她的后代!

遛娃团长鱼妈,

520亲子社群联合创始人

我不是拍延禧攻略的于妈,

我是带你一起科学遛娃的鱼妈。

擅长亲子活动方案策划和社群流量增长变现。

线下帮助超100组家庭,策划组织亲子活动,享受美好亲子时光。

线上利用社群流量增长变现思维,一个月辅导帮助5位小伙伴月入过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