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口岸核酸检测能力已OK,这两方面仍是短板

绥芬河口岸核酸检测能力已OK,这两方面仍是短板

3月27日至4月13日,经黑龙江绥芬河口岸入境2,497人,其中322人确诊新冠肺炎,接近内地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总数1,464例的四分之一。此外,该口岸入境的无症状感染者有38人。绥芬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永平介绍,境外输入疫情初期,绥芬河的核酸检测能力每天只有96人份,但中国疾控中心紧急驰援绥芬河,搭建了负压式帐篷移动实验室,核酸检测能力可达每天1,000份以上。不过,该市的宾馆配套能力及医疗设备依然是潜在的防疫短板。

近1500人集中隔离 感染率15%

“绥芬河口岸旅检通道关闭后,近日仍有新增的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情况,这是由于有一部分在诊的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患者,部分疑似病例转化为确诊病例,一部分正在集中隔离的人员确诊。”

王永平说,自从3月21日,中国对归国人员实行入境以后就地集中隔离以来,绥芬河口岸累计入境2,497人。截至目前,共有1,479名集中隔离观察,是目前重点要面对的人群。从数据上看,前期确诊的比例大约是10%左右,但是如果加上现有的无症状感染者,感染率约为15%,所以预测未来感染率在15%至20%之间。

救治目标:医护零感染、患者零死亡

“刚来到绥芬河,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没想到’,没想到境外输入疫情这么严峻,感染率很高”,黑龙江省委赴绥芬河疫情防控工作组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于凯江接受采访时说。

于凯江分析,从俄罗斯输入的病例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重症多数是由于治疗时间延误,一般延误10天左右,主要原因就是从莫斯科要坐飞机到海参崴,飞行9个小时,还要坐公共交通到绥芬河口岸。二是有1/3的重症病例除了新冠肺炎之外,同时合并流感。三是输入性病例多数是在国外经商做生意的人士,年龄总体在40到50岁之间。

目前绥芬河口罩、防护服等物资充足,因为实行闭环管控,并未出现本土关联病例。“这么小的城市,只有一个二甲医院,没有经过训练,确实有很多困难”于凯江说,现在,全国都在关注着黑龙江,要变压力为动力。我就给他们定了两个很高的目标——“两个零”,医护人员感染率是零,患者零死亡,实现了咱就圆满的完成任务。

绥芬河口岸核酸检测能力已OK,这两方面仍是短板

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投入使用,成为检测队援助期间进行核酸检测和科学攻关工作的关键区域/受访者供图

医疗救治专家组制定了分层集中救治原则,要求所有抢救,要细化有方案,要坚持个体化原则,做到一患一策,要学习国家指南,但要活学活用,不能生搬硬套,把工作做细。同时强调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加大对院内感染的控制防控培训,对所有参战医护进行培训,考核验收,合格的上不合格的下,找漏洞补短板,增强医护人员防护意识,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

入境检测严格 不会流入外界

对于是否存在入境的无症状感染者没有被发现、流入外界的可能,王永平说,所有入境人员都贯彻“六个百分之百”的原则,所有的输入都做核酸检测、化验检查、CT检查,都要做完全的隔离,不可能有漏掉或失控的状态。因此,从目前的政策、严管的措施来看,几乎没有这个可能性。

绥芬河口岸核酸检测能力已OK,这两方面仍是短板

中国疾控中心紧急驰援绥芬河,搭建了负压式帐篷移动实验室,核酸检测能力可达每天1,000份以上。图为该应急队合影/网络图片

据了解,国家卫健委派出的15名专家组12日抵达绥芬河市后,连夜投入工作,为患者会诊,指导当地的救治工作。4月13日晚6时,实验室检测队仅用几个小时搭建起来的负压帐篷式移动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党委书记、生物安全首席专家武桂珍介绍,“这次的移动P3实验室达到生物安全三级(P3)实验室的防护要求,拥有独立排风系统,更加智能化,只要感知到有人进入,几秒钟的时间内就会自动进入工作状态。”

武桂珍说,该实验室成为检测队援助期间进行核酸检测和科学攻关工作的关键区域,承担实验室筛查和留观等多项工作。“我们带了五十多种实验室检测物材和个人防护用品,做好‘长期战’的准备。”

患者若超千人 防控恐超负荷

目前绥芬河的防疫压力集中在两点,一是宾馆的配套能力不足,二是部分医疗设备不足。

绥芬河口岸核酸检测能力已OK,这两方面仍是短板

绥芬河宾馆的配套能力不足,是当前防疫压力集中的一点/受访者供图

王永平介绍,绥芬河全市符合防疫要求的集中隔离宾馆只有15家,全部房间只有939间。集中隔离14天一个周期,每天平均178人,一个周期需要约2,000多间隔离房,极大超出了绥芬河的承载能力。“尽管牡丹江整合全市资源,挖掘全域宾馆资源来分担,但压力依旧很大。”

最初,绥芬河只有一个在非典期间建设的绥芬河传染病医院,且只有16间隔离留观病房,早已饱和。牡丹江市的定点医院接收确诊病例后,收治能力才有了进一步缓解。

王永平说:“国家和省市专家和医务人员驰援,使我们在短时间里具备了前期的应对能力。但如果疫情继续按照这样的形势发展,我们的防控压力仍然要超负荷运转。”

他并称,如果患者人数在1,000例左右,牡丹江市还可以承受,但如果超过了这个数字,情况则很令人担忧。

另据新华社报道, 截至4月13日,驰援绥芬河的各级专家、医护人员已超300人。为做好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救治工作,绥芬河市人民医院只接收无症状感染者,牡丹江康安医院接收轻型、普通型患者,牡丹江红旗医院负责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据介绍,目前确诊病例中,重症患者占3%左右,危重症占1.5%至1.8%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